言论

世俗种族 VS 宗教/章龙炎

伊斯兰党主席哈迪阿旺12月22日在网络版《哈拉卡》撰文,其中一段指出:“回教判定国家元首及其内阁成员必须是有回教信仰,并来自最有影响的种族。但是,与此同时,在政治、经济及其他日常生活方面,回教给予非回教徒更多的权利。这比其他宗教及人类创造的意识形态的支持者及斗士给予不同信仰者的权利还要多。”

哈迪的言论,被解读为“内阁应全由巫裔回教徒组成”。行动党的林冠英很快的发文告声称哈迪的建议不仅违宪,同时充满种族系极端主义色彩,他最终会撕裂整个马来西亚。哈迪原文语焉不详,让人解读为“内阁全由巫裔回教徒组成”,不让人感到惊讶。



不管怎么样,基本常识告诉我们,内阁应该如何组成,不是他说了算。哈迪可以发表他的意见,但是因为他是一个政党的领袖,作为非回教徒的我们有必要去了解为什么他会发表这样的谈话。我不相信他是心血来潮而发表这样的言论的。当然,哈迪从火箭的党派立场来看,当然是伊党与巫统“眉来眼去”后变质了。从马来回教徒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解读为这是回教徒对非回教徒所表现的“宗教敌视”的反应。其中,最有代表意义的是哈迪在去年5月底提出的私人法案 355法案(回教法庭刑事权限修正案)。

对这个法案,火箭与马华民政都站在同一个阵线反对,而某华团还高调的来个百万人签名运动反对。这样的一种表态,讲白了就是回教与非回教之间的对抗。

可是,很多华人不这么想。他们还把这法案与回刑法相提并论、宗教保守势力抬头,并把反对这法案视为捍卫联邦宪法等等。我看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哈迪战略要敌我分明

我们这个社会,还算是相当开放的。伊党的大门是敞开的,华人为何不能向他们直接表达非回教徒的忧虑,却选择“迂回”的方式在华社里敲锣打鼓自爽,还期望伊党了解华人的忧虑?



不要忘记,回教徒占我国人口的多数。事关回教的事物,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我们。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对抗死路一条,对话才有希望开拓一条康庄大道。可是,华人有了这样的思维吗?

看来是没有。阅读哈迪的文章,我看到是哈迪是就伊党被攻击而做出的辩护,火箭俨然就是带领非回教徒反对伊党(也就是反回教)的政党。非回教徒,特别是华人,为什么反对回教徒履行本身的宗教义务,为什么把伊党形容为一个极端保守的政党?

哈迪的谈话,明显的要为来届大选定调,在战略上当然要敌我分明。

长远而言,要制衡伊党,唯一的选择是给力国阵—也就是给力巫统。毕竟,从历史来看,伊党是由从巫统偏向宗教的分子分裂出去成立的,巫与伊两党在宗教也在种族课题上竞争,而两党的党合作也就只有国阵在1974年成立初期。相比于伊党,巫统看来是“比较好谈”的政党,恰好是因为它是种族政党,不是宗教政党。火箭与伊党三次合作三次失败,马华与巫统合作延续超过一甲子,难道还不值得华人警惕吗 ?

反应

 

名家专栏

宗教与经济资源整合/麦传球

上周我第一次去了雅加达,并立即想去第二次(一笑)。

当然,原因是印尼人是非常友好的(我在马来西亚已经与他们互动而知道他们的友好很长时间了)和美味的印尼食物(想知道为什么他们如此喜欢吃鸭子,因为很多地方都卖脆皮鸭,这也是我很喜欢的食物,他们的炸猪皮也很好吃)。

尽管我们只听懂大约50%的语言,但我们也第一次去看印尼电影了。但一个惊人的发现是,我们在电影院买他们奶茶的钱,比买电影票的钱还要高(奶茶钱也比马来西亚的还高),这个商业模式是相当不错的。

这次旅行我得到的另一个收获是资源整合新用法。

资源整合是指整合各种资源(无论是人力、技术、财务还是信息)以实现特定组织或项目目标的战略过程。这一过程对于提高效率、优化绩效以及促进组织内部或跨协作实体的创新至关重要。

并非新鲜事

通常大多数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资源整合都与食品有关,例如,我们在服装精品店、书店、加油站、电影院等内看到餐馆。

但当我得知购物中心内建有一座教堂时,我立即告诉我的朋友,“这是一个绝妙的主意”,无论是从企业还是社区的角度。

我相信他们有充分的理由在商场内建一座教堂。这个发现让我上网搜索更多信息,才知道在商场里建教堂在西方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当然,在马来西亚我们通常看到的是店屋中的礼拜场所,因为在城市中心没有太多合适的地方可以用来建造教堂或其他礼拜场所。

教堂与购物中心的整合代表了资源整合的独特范例,将宗教和商业空间融合在一起,以实现多功能目的。这一概念虽然相对不常见,但在世界各地可以以各种形式看到,反映了对空间的战略利用,使社区和相关企业都受益。

在美国,一些购物中心设有礼拜和社区聚会的综合空间。例如,一些购物中心在空置店面或购物中心拥有的社区空间举办教堂仪式。这种空间的利用不仅为购物中心带来了新的游客,而且还提供了该地区可能缺乏的社区服务。

将教堂融入购物中心:

5大优点

1. 增加人流量:在商场内设立教堂可以每周吸引常客,特别是在宗教活动或服务期间,尤其是在周末。人流量的增加可以促进零售商店和食品店的销售,这可能有利于购物中心的零售店和食品店,

2. 空间优化利用:当购物中心面临在线购物的挑战时,利用教堂等社区服务的可用空间可能是保持相关性和运营效率的战略举措。

3. 社区可及性:将教堂融入到人流量大的购物中心中,可以使社区中更多人更容易获得宗教服务。对于经常去购物中心购物或休闲的居民和游客来说,在购物中心内设立教堂可以方便他们更轻松地参与宗教活动,而无需额外出行。

4. 社会凝聚力:商场内的教堂也可以作为社区中心,提供社交互动和支持的场所。这可以增强该地区的社会结构,创建一个联系更加紧密、参与度更高的社区。

5. 社区参与:教堂可以在商场内营造一种社区感,使其成为不仅仅是购物聚集场所。这可提高顾客忠诚度并为商场树立正面形象。

这些例子说明了,有效的资源整合如何能够带来变革性成果,推动不同地理和行业环境中的增长和创新。

潜在挑战

当然, 将教堂融入购物中心也有潜在的挑战:

●品牌形象风险:人们可能会担心购物中心的形象,因为商业和宗教的结合可能并不适合所有人群。一些购物者和零售商可能认为商业空间内的宗教场所模糊了重要的文化界限。

●营运挑战:在商业环境中举办宗教仪式可能会带来运营挑战,例如噪音干扰、大型集会期间的停车问题以及教堂仪式期间需要不同的安全安排。

●文化和宗教敏感性:在多元化国家,多种宗教并存,将教堂放置在以商业为主的环境中可能会引发关于文化和宗教敏感性的问题。对于购物中心管理层来说,高度尊重和考虑所有社区成员的信仰来处理这种整合至关重要。

●商业化担忧:人们可能会担心宗教空间的商业化。批评者可能会认为,当神圣的空间置于商业和消费者驱动的环境中时,它就会失去其神圣性。这种看法可能会影响教堂的声誉和购物中心的形象。

总体而言,将教堂整合到购物中心可以作为资源整合的动态模型,只要仔细考虑其好处和潜在缺点即可进行管理。 平衡商业利益与尊重宗教习俗和社区价值观是此类企业成功的关键。

当购物中心线上线下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时,我们会看到购物中心运营商使用越来越多的创意来增加人流量和业务。

如果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何乐而不为呢?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