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兆光通信首季赚153万

(吉隆坡29日讯)兆光通信截至9月30日首季,净利达153万1000令吉,或每股净赚0.88仙。

兆光通信今日向马交所报备,首季营业额写1015万5000令吉。 



由于该公司明年1月8日才挂牌,因此业绩无法按年比较。

不过,兆光通信在文告中指出,公司当季的实际税率是26.5%,比法定税率的24%稍高,原因是要为不获豁减的开销做出调整。

布局东南亚版图

根据兆光通信的招股书,公司在2017财年的全年净利录得1002万3000令吉,营业额则达5451万9000令吉。

展望未来,兆光通信称公司在未来将可从招股书中列明的发展计划中获益,这包括建立新的传输站、加强操作及维修服务,以及提升光纤业务的安装和调试能力水平。



另一方面,公司也正在计划进军其他东南亚国家,尤其是越南、缅甸和老挝等市场。

如无意外,兆光通信相信公司可在2018财年交出称心业绩。

兆光通信即将于两周内就上市创业板,同时也将会是明年首家在大马交易所上市公司。

 

 
 

 

反应

 

财经新闻

【股势先机】财报,就是合伙人履历表/林国佑

有些人买股票靠直觉,有些人靠群组消息,有些人靠“灵感”。但说真的,如果今天不是在股市,而是你要和一个人合伙开公司,你敢只靠感觉决定吗?

我们都知道,合作前一定要看对方过往做了什么、赚没赚钱、有没有欠债,最重要的,是他靠什么赚钱,钱又有没有留得住。这就是财报的作用。财报,就是你合伙人过去几年的履历表,就好像一份身体检测报告。

我有个朋友,听风就进了一只科技股。买进半年,股价跌了不少,他还不断加码。

我问他:“你有看过这家公司财报吗?”他说:“没有啦,但这只股很多人讲,有潜力。”  我帮他上网查看这家公司财报 :连续三季亏损、现金流入是负的、借贷总额比现金多出一倍以上。

我问他:“如果今天这不是股票,而是有人要你投资他的公司,看完这些数据,你会投吗?”他愣了几秒,说不出话来。

很多人说不会看财报,觉得难。但其实你不用学会计,更不需要全都看懂。你只要盯住三样最关键的东西,就已经可以避开很多地雷股了:

1. 有没有赚钱(净利)?

一家企业年年做生意,如果年年都是在亏钱,连最基本的赚钱能力都没有,那就算题材再美,它也只是个“故事股”。你不是在投未来,是在补贴它活下去。

有些公司上了市以后,看起来动作很多,新闻也常出现,但连续几年净利都是红字。这就像你开了一家咖啡店,做了三年,每年都亏,最后只靠“有人来打卡拍照”撑门面。你会继续投钱进去吗?

2. 赚的钱有没有进来(经营现金流)?

有些公司看起来是赚钱的,但一看现金流,钱根本没进来。也就是说,它只是“账面赚钱”,但客户可能还没付款,或者钱卡在别的地方没变现。

这就像你投了朋友咖啡店10万令吉,朋友说“你放心啦公司有赚钱”,咖啡店明明做现金生意但公司账户每次都缺钱。你还会觉得他“有赚钱”吗?

3. 有没有靠借钱在撑(负债表)?

这家公司如果每年都在借钱、负债越来越高,就算账面还有利润,你也要留心。尤其是利息成本越来越重,企业“喘不过气”,只要一遇上风吹草动,股价就可能出事。

就像你身边有朋友,收入不错但每个月靠信用卡轮账、家里又贷款一堆,你会想跟他一起创业吗?公司靠贷款撑住光鲜外表,迟早也会露出破绽。

三样东西,不复杂,也不需要读完厚厚年报。只要你愿意花10分钟,看清楚这家公司“有没有在赚钱、钱有没有进来、是不是靠借钱过活”,你就比很多人更像一个真正的股东,而不是赌徒。

看懂财报,不是为了变专家,是为了不要被骗。这个公司,是不是有能力、有信用、有未来的企业。股票买进去,你就变股东,而不是投票完就散场的观众。你要的,不是涨了就沾光、跌了就撇清,而是看得懂你支持的是谁。

当然,市场有时候也会对好公司给出坏价格,对坏公司短期拉高。但你看财报,就是在建立你对这家公司、这个“合伙人”的基本判断力。

你能不能分辨出,现在跌,是机会,还是开始?现在涨,是实力,还是忽悠?

你不需要比别人聪明,只需要比昨天的自己,多翻一页财报、看清一点逻辑,你就已经比一半人站得稳了。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