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头水紫菜

说紫菜,很难。

因,没有人有兴趣听“紫菜”。



一,它不是贵物;二,太家常了,几乎家家户户的厨房都备了一份“紫菜”。

所以说紫菜才会被忽视,被视为“无重点”的泛泛之谈。

但,今天要说的“紫菜”,

可能是你吃了几十年,也从未听过的——“头水紫菜”!

踏着夕阳采紫菜去的浪漫。
紫菜炖猪脚。

拌/焖/煎/炸/炖紫菜寻思味



这真是一个“吃紫菜”吃到怕的旅程。可是,也是一个很好的“震撼教育”,没有什么比吃在嘴巴做比较,更精准的仪器了!

值得一提的是,当你看着这篇头水紫菜报道,寻思它的味儿时,大马“莆田”餐厅恰好以拌、焖、煎、炸、炖,5种烹调技法,调理出:虾苗拌头水紫菜、渔民紫菜焖饭、原味紫菜煎、酥炸紫菜、紫菜炖猪脚和紫菜炸海蛎酥……依据经验和想象,个人觉得,紫菜要尝出原味,汤食首选。而不管老少,必爱的是酥炸紫菜。虽然,拿头水紫菜来炸,稍嫌浪费。 

莆田不同的季节,就有不同的大地赐与。淡淡秋风输送,有一方的莆田人,正忙着培育、采割紫菜,当然,也有人忙着吃。〈副刊〉应邀前往中国福建莆田接受“紫菜教育”,亲身体验紫菜的收割。惟,地球暖化之故,秋天迟了送凉,天不凉,紫菜就不长。人在中国紫菜第一村的蒋山村时,气候方凉,渔民正用小船将生长在海水与淡水交际的紫菜拖拉到外海去助长。 

蒋村的采割计划泡汤了,方叔叔(莆田餐厅创办人方志忠)大派定心丹说:“湄洲岛的提前15天投放,照理是应该可以收割了”。于是大伙又搭船前往妈祖的故乡湄州岛上的第二个紫菜定点,秋天的日头,太阳比平常早收工,时方五点,天色就灰蒙蒙一片,一群人赶紧换上绿色“采海菜”防水装,往退涨的海岸线迈进,采紫菜去了! 

方叔叔领着大队,拔开脚,向长在泥泞地的紫菜迈进。
终于知道为什么紫菜如此多沙了吧!原来它是如何贴近泥泞的。

紫菜中的黄金

好吧!也无需隐瞒,总之“紫菜”就是任性,管你提前多少天投放,天气不转凉,它就是不长。枉费我们花了20分钟脚力,再一深一浅划着步伐在泥泞中蹒跚的晃到紫菜架前,结果,它,就是不长。摘不到紫菜,我们这些“临时员工”也就姗姗然的回返,幸之,还是摸到了头水紫菜的幼苗。 

虽然,没采割到,但所谓的头水紫菜的标准,还是略知的。头水,指的是第一次采割的紫菜。紫菜这东西,是农历八月中投苗,经过一个月或35天的培植期就可以收割了。第一回收割的才能叫“头水紫菜”,头水紫菜也有“紫菜中的黄金”的美名。继头水紫菜之后,再长再割的,就分别叫二水、三水……与此类推。头水紫菜只有7天的黄金收割期,还有限定的尺寸长度13-15cm,宽度不可超过1cm。 

感谢那天方叔叔带着我们莆田趴趴走、品尝美食时,每一顿都给我们穿插了头水紫菜或紫菜烹调,说是吃到怕,却是长了不少眼界,起码现在舌头已略可分辨优劣紫菜了。在大马,紫菜不是入汤就是油炸。在莆田,紫菜煮法多到叫人眼花撩乱,紫菜焖五花肉、紫菜炸海蛎、生炒紫菜。但吃再多,还是觉得只有静善原生态餐厅的“焖头水紫菜”和方园家宴的“炸紫菜”一流。方叔叔还教了我们怎样炸紫菜,油要够热,紫菜扯成条状,下锅一至2秒,即捞上来,滤油,简单又易做。我在莆田涵江农贸市场旁边的“素贞干果店”买了“三水”紫菜回国,就跟着方叔叔的方法制作,就成了一道健康又美味的紫菜小零嘴了!

紫菜含有丰富的海洋元素及海洋天然鲜味,纵然是刁嘴的小孩必然也会喜欢这一道“头水酥炸紫菜”。
在莆田市静善原生态餐厅尝到的“焖头水紫菜”,是全程品尝到的最佳。入口,即呼:“好鲜!”菜感则是细嫩、超薄及韧脆。

4大名果 3大寺庙

《莆田寻味好食材》之旅,我们因有道地的莆田人带路,4大主食米粉、卤面、豆腐、妈祖面都收集在肚中了;4大名果枇杷、荔枝、龙眼和文旦柚,秋季,只逢文旦柚。遗憾,和我最爱的荔枝无缘,但我记住了,明年农历六月七月,一定要去梅妃的故乡遇见荔枝,品尝一下她思乡解馋的莆田“荔枝肉”。

人在莆田必“拜”的3大寺庙:湄州岛上的妈祖祖庙、囊山寺及南少林。人说,入寺庙拜的是神。我却觉得,走入莆田的这3座寺庙,何只是拜神,还是一个艺术大观园啊!无论在建筑、佛雕,还有不同寺庙的膜拜氛围都是很棒的心灵教育。

3个寺庙都有让人印象深刻之处。妈祖祖庙,农历九月九日是妈祖升天日,世界各地的妈祖信徒都回奔岛上朝圣,那高昂热诚的民族信仰氛围,在在振奋;囊山寺则是环境带动了朝圣的心;走入南少林时,恰好了寺内僧侣的晚饭时间,从厨房传出来的菜根香,让这佛教学院充满了生活的朝气。不过,如果有机会,必定要闯一闯莆田人自盖的“私人庙宇”。

不说不懂,原来莆田人有这样一个文化,小至15户人家,都可以盖一个大大小小的庙宇,像李顺荣的哆头村,人口1万多,可是光是大大小小的庙宇就有60多家,莆田人自己盖庙是属于不要吃“他人的风水”,他们深信:“我去你的庙,烧香拜佛,就把你的风水吃了!”当然,这些道听涂说的“小镇故事”,就当是旅程的文化吸收,记者是在回国前一晚才听说,来不及验证感受一下这些贴地气的文化。

人在荔城莆田吃不到新鲜的,有干的止渴也不坏。只是,筛选时要懂得分辨莆田荔枝,因当地干货店也有引进外国品种。
红菇是莆田菌类中最贵的“补品”,昔日,女人也只有坐月子才能享用。红菇都是野生的,无法培育,摘选方式就是选中小的最好。菇瓣开得太大的,品质较差。红菇可以炖和炒都行,干炒和湿煮,一碗只要放一两朵即可。

小得精彩

说到福建莆田市的地理位置,科学性的说法,它处于福建沿海中部,东面台湾海峡,北依福州,南接泉州,是福建历史文化古城。说白点,莆田就是背山面海,因此,它具有丰富的山珍,也有海味。印象中的莆田好像都没大鱼。

莆田市餐饮烹调行业协会会长关玉标分析说:“莆田大鱼大菜比较少,莆田靠海峡,渔民乘小船出海,以为看到大海,其实是海峡,再开2个小时就到台湾海峡了,我们不能过去捕捞,是公海,与台湾的距离大约100公里左右,我们拥有的是一条海沟,你们在马来西亚可以捕到大鱼大虾,我们就只能捕到小鱼小虾。我们的鱼类比其它地方的好吃,因它的气候比较温凉。像你们国家,太热了,生物遇到热都烦躁爱动,爱动肉就太结实。”

回国的前一天,商请莆田友人李顺荣带我们去买干货……他带我们去的“素贞干果店”(涵江农贸市场隔壁店家,电话:+8615860085289)是他经营餐厅的二姐二姐夫经常光顾的店,人在莆田干货店,必买的手信有:红菇、蛏子、紫菜、龙眼干和荔枝干。

在莆田可以遇到很多稀奇古怪的贝壳类,用潮式腌渍法浸泡的“螺螺”配酒一流。
土笋冻,充满海鲜“鲜腥”味的“虫冻”。

配酒小吃患相思

最后,记得一定要信步,走到隔两间的涵江农贸市场,大约就是大马人口中的巴刹。在巴刹,如果你不认得“土笋冻”和腌渍的“螺螺”,就直接询问小贩,买来尝尝,土笋冻是一种“虫”凝冻结成的“虫冻”;螺螺是一只3角型小蛤用潮式腌渍法浸泡成的配酒小吃,走出莆田,就只能患相思了!

若问我,莆田还有什么叫我怀念的,那必然是莆田夜店(或夜总会)里的配菜小吃,据李顺荣告知,高端的夜总会在入夜时,会给客人送上热热的鼎边糊,我遇过吃过,真是高水准的烹调法。人家去夜总会狂欢,我则庆幸,莆田人就是用心制作小吃料理,当别人在唱歌,我在享着莆田的小“闸蟹”,个头50仙钱币大小,胸间却是满满的脂膏。

莆田什么不多,就是“小”食多!小螺、小虾、小鱼……小得精彩。

高端夜总会在入夜时分,会为客人准备一锅的福州“鼎边糊”让客人暖暧胃。
小“闸蟹”是在夜总会唱K时吃到的小吃。从没想过这般小的蟹,居然也是如此的脂美膏甜。

反应

 

美食

突访神秘黄花鱼 它会“呱呱”叫!

中国福建鲜味行(中篇) 中国直击报道|吴梅珍

黄瓜岛上黄瓜鱼,还是黄花鱼?说是“黄瓜鱼”者是莆田人说是也,说是“黄花鱼”者,非莆田人是也。

每一片海域都有专属的鱼类。第一次认识“黄花鱼”是在马来西亚的莆田餐厅。

可是,当一道食材飘洋过海到了另一座城市,如果无人告知“这尾鱼”的背景故事,就会像一个人去到另座城市,你并不会在茫茫人海中注意到它,更不会特意去发现它。

这一回到中国莆田,临时决定了“黄瓜岛”探寻“黄花鱼”的行程。只因,对这一尾鱼好奇已很久,终于有机会去探寻一番。

关于黄花鱼,心里最大疑问是:“大马海域有产吗?”

大马渔界代表“城市渔夫”说:“马来西亚非常少见黄花鱼,不过近亲的白姑鱼就非常多,而且这尾在国外奉为极品的鱼是属于石首鱼科类(Sciaenidae,又名硬头鱼),石首鱼科在我国是廉价鱼,最普遍的是腌制咸鱼的三牙鱼。”

出水能叫夜间发光

鱼科类的“石首鱼”是石首鱼科、黄鱼属海洋鱼类,别称黄花鱼,也叫江鱼。此鱼出水能叫,夜间发光,被列为石首鱼是因其鱼头内有块不规则的白色小石块,重点在黄花鱼这块味道咸鲜的头石或称“鱼脑石”具有利尿、清热、解毒功效,是中医常用中药,但大部分人不懂得其功效都将它弃之。

从入住的莆田酒店前往黄瓜岛的淇沪村码头,一小时半的车程,刚好莆田厨神级人马关玉标师傅就坐在右侧,就问他有在马新一代吃过黄花鱼吗?

他兴奋的说:“有一回在新加坡早市买了一篮的黄花鱼,一篮才15新币(约52令吉),吃了好几天。野生的,但它的肉质没有那么绵,比较硬,莆田的黄花鱼肉质比较滑、软。”

鱼鳔具返老还童功效

野生黄花鱼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贵的鱼种,最大的体型可以达到一二百斤,现下只要捕到五六十斤重一尾,一只就可以卖到五六百万人民币。大型的黄花鱼价格高昂就在它的鱼鳔很珍贵。据说一般只要捕到巨型黄花鱼,它的鱼鳔就早已有人预订,有人相信吃了它的鱼鳔有返老还童的功效。

目前黄瓜岛附近只有一家黄花鱼养殖场,隶属于莆田市仙福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吴仙福投资了该养殖地4年时间,投资了1000多万人民币(约650多万令吉),池里养了100万尾鱼,去年的出货量是700至800吨,平均算起来是一天1至2吨的出鱼量(约2000公斤)。

每年的三四月份正是黄花鱼大量上市的季节,中国东海、渤海产区此时都盛产黄花鱼,因为临近黄花鱼的产卵期,体内积蓄了更多的营养,肉质也更加鲜美。只是培育的就没有所谓“盛产”,一旦市场有需求就随时要供货。

野生黄花鱼即将灭绝

黄花鱼小趣事:

1. 会“呱呱”叫的鱼。

可能第一次看到会叫的鱼吧!当下是吓一跳。

黄花鱼除了身带黄金色泽,另一特质就是它具有“洪响”声响。两种情况下,它会发声,一是交配产卵期,一是觉得生命受到威胁时。当黄花鱼遇到胁迫时,它们就会敲打鱼鳔发出绝望的声音,这是大黄鱼的一种本能应激性反应,先是一通狂奔乱跳想逃脱,然后就是无助的“呱呱”乱叫,没过一会儿,静下来的黄花鱼意谓着,生命随着声音的消失也消失了。(黄花鱼很容易死掉,所以捞上后要立即冰鲜。)

叫声雌雄有分

黄花鱼的叫声,雌雄也有不同。

很确定,吴仙福捞起的那一堆都是雄的,因为他们发出的是洪亮“呱呱”叫声。雄鱼的叫声之所以更响亮,在于鱼鳔两侧的鼓肌更加强壮,黄花鱼的叫声就是通过鼓肌的剧烈收缩、敲打充满空气的鳔而发出的,而雌性黄花鱼则没有鼓肌,它是通过增减鱼鳔内的空气来发声,所以叫声较低鸣。

2.  夜里才会变身的鱼

在福建或者有黄花鱼的海域,渔夫都会在晚间进行捕捞黄花鱼。也只有在夜间捕捞的它,鱼体才会蜕变成黄金色,若是白天捕捞它是银白色的,银白色的黄花鱼就会让人起疑真假,也就掉价了。

同时,吴仙福也教会我们一招,白天捞起时,把活的黄花鱼即用黑色T恤紧紧包到密不见光,此时它也会显现出黄金色。

3. 以竹杆敲出的鱼

这叫“敲罟(gǔ)。此作法是广东潮汕地区发明的,始于明朝嘉靖年间,主要是针对黄花鱼。黄花鱼和其他石首鱼一样,在头骨腹面连着的两个翼耳骨中各有一个耳石,耳石与海中的噪声共鸣,大脑会发生强烈的脑震荡。渔民敲打绑在船帮上的竹杠,通过水下声波将黄花鱼震昏,再把昏死的鱼群赶入大船张开的网中,不分老幼全都一网打尽,连其他在捕鱼作业附近的石首鱼也不能幸免。

野生黄花鱼逐渐灭绝,始作俑者就是这一套“敲罟”。

一顿饭4味汤

在黄瓜岛上的华岛民宿,享受了一顿充满了莆田风味的“黄花鱼宴”:黄花鱼汤、黄花鱼刺身、黄花鱼饭、豆瓣酱黄花鱼,其它还有盐焗鸡、鳗鱼汤、豆腐红鯔鱼汤、杂螺、白汆虾、紫菜排骨汤。

一顿饭4味汤,很多人喝到怀疑人生,可是,我血液里流的就是福建人的血,对于福建人的汤汤水水真的是适应良好。这一顿饭是人在莆田吃到最开心的一餐。

下期预告:泉州姜母鸭,念念难忘!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