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菲南战事有望结束
效忠IS两大头目遭歼灭

菲律宾总统杜特蒂上星期五在塔吉格市向棺木里的殉职军人敬礼。(欧新社)

(马尼拉16日讯)本月15日是菲律宾军方为全面解放南部马拉维市所定下的期限,军方当天再度从空中炮轰盘踞在市内已4个多月的回教武装分子,并表示这场冲突“很快”就会结束。此外,菲警今天证实叛军的两大头目已经被歼灭。

菲官员表示,盘据马拉维市数月的激进组织“回教国”(IS)旗下武装团体,最后两名头目已遭政府军击毙,包括美国高价悬赏追缉的“回教国”东南亚头目哈皮隆。



美联社报道,有4名菲律宾军方与政府官员证实,阿布蕯亚夫头目哈皮隆已丧生,此外,另一武装团体“马巫德”组织头目之一奥马尔·穆特也已遭击毙。两人的尸首周一都在马拉维巿发现。

《马尼拉询问报》报道,政府军是在周日午夜击毙这两人,同时救出17名人质。消息人士指,军方比对两人尸首的照片与档案照后,初步认为吻合。菲律宾军方发言人雷斯蒂图托·巴迪亚表示是“好消息”,但仍不愿公开证实两名武装组织头目死讯。

叛军头目哈皮隆(右)及奥马尔·穆特已遭击毙。

多次传出死讯

阿布萨亚夫等武装组织自5月23日占据马拉维巿,期间政府军不断猛攻,造成逾千人丧生,其中约800人为武装分子。菲律宾军方上月曾宣布,有3名武装组织头目遭击毙,哈皮隆与奥马尔·穆特是最后幸存的两名头目。

今年6月,也曾传出哈皮隆与奥马尔·穆特丧生的消息,但后来证实两人只是受伤。几年前亦曾传出哈皮隆的死讯,后来发现死者是他儿子。



领军围剿武装分子的副指挥官布劳纳上校15日说,军方当天派多架FA-50战斗机展开空袭,士兵同时在地面上逐户清缴武装分子。

此前一天,有20名士兵在与武装分子的激战中受伤,显示军方正为终止战斗而加紧努力。布劳纳说:“我们希望很快就可以结束马拉维围城战。”

反应

 

灼见

【灼见】恐怖组织是怎样炼成的?/霍咏强

说到“恐怖袭击”,必然想到枪手袭击莫斯科郊区音乐会,导致最少143人死亡、200多人受伤的惨剧,至今这个数字仍未完全确定,也足以证明其严重性。事件发生后,最惹人关注的问题自然是“谁是黑手”?

表面上,袭击后恐怖组织“回教国”(IS)就迅速承认责任,似乎还怕大家不相信,第二次承认攻击时还发出现场视频。另一方面,美国强调在恐袭发生前,就已经“多次”公开发出警告,不但明确撇清责任,同时指出事件与乌克兰无关。

乌克兰难消除嫌疑

事实上,除了可以知道事件由极端回教暴力分子策动外,谁是幕后黑手?可能永远找不到真凭实据,但乌克兰参与其中的嫌疑,却也不是美国撇清就能消除的,俄乌在交战状态之中,俄罗斯遭受大型恐怖袭击,如果乌克兰组织完全不涉其中,那才真令人奇怪!

尽管细节不准确,那美国为啥知道这次恐袭?在九一一事件后,通过制裁、反恐、监控、科网,世上没有美国侦查不到的区域,就连中国也只是渗透程度较低而已,以恐怖活动这种被视为关键行动的,是绝对逃不过美国的监察,只是谁有“权力”知道,这可能是另一个大谜团。

然而,这场恐袭也并不是近期的单一事件。3月26日巴基斯坦达苏地区一支载有中国公民的车队遭自杀式炸弹袭击,5名中国公民及1名巴基斯坦籍司机在爆炸中不幸身亡,在2021年时也曾经发生过同类袭击事件,当时造成13人死亡。

“恐怖袭击”是人类世界一种最为廉价的凶残,这种无耻的行动,和各种暴力行为比较,费用很低,但却能令全世界都风声鹤唳,并要用上千百万倍的金钱和资源,来遏止这些行动。一个更恶心的说法是“性价比”很高。就以袭击莫斯科音乐会为例,根据消息是4名塔吉克斯坦公民执行的,他们接受了100万俄罗斯卢布的费用,实施了这场屠杀。这是多少钱?就1万美元,更突兀的说法,就是每条人命只值70美元。

反恐成另一种恐怖活动

袭击发生后,所有国家地区都提高安保级别,就这几个月,估计投入反恐的资源就数以十亿计,更不要说挑动了俄罗斯追寻幕后元凶,为世界带来的不安和恐惧情绪,会带来多大的损耗?

如果我们还要进一步分析“恐怖袭击”的特性,还会得出更可怕的联想。恐袭的成功与失败,离不开如何快速地取得武器,以及庞大的资讯网络,资讯越精准成功机会越高;于是我们发现某些国家在操控“恐怖袭击”事件上,有着至高无上的优势。

尤其是,原来“反恐”也会变成另一种恐怖活动,其中一种所谓反恐工作,就是“打击一些支持恐怖活动的地区”,按理说,这种神憎鬼厌的行为,除了所谓“恐怖组织”,没有正常人、正常国家地区会承认自己“支持”恐怖活动,“反恐”的定义变得更主观,甚至变成借口。

更令人慨叹的是,这些年,不难发现不少恐怖组织的出现,起源就是“打击恐怖组织”,正如美国扶植奥萨马就为着打击伊拉克的萨达姆,然后又在九一一事件后策划分裂成了卡伊达,再试图以伊拉克反抗军攻击卡伊达,结果变成更凶残的“回教国”。

用恐怖组织来取代恐怖组织,这不是没完没了吗?

恐怖组织的“普及性”

还有另一种不知如何形成的特征,就是恐怖组织的“普及性”,所谓普及不是数量有多少,而是他们的名字有多普通?比如说,最强悍的恐怖组织叫“回教国”、卡伊达、塔利班……但为什么一个最凶残的恐怖组织要用上一个最普通的宗教名字?塔利班更就是“青年军”的意思,请问有哪个国家没有青年军?

“卡伊达”的来源就更有娱乐性,传闻卡伊达组织原来不叫这名字,只因为这用语是基地又或总部,某国在监听时经常听到卡伊达这个字,于是就用上了“阿尔卡伊达”来命名这个恐怖组织。我们不难想象这几个恐怖组织的“名字”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因为青年军、总部和回教“国家”,现世代文明应该改变不了。

反过来想,这种“命名”的技巧,又是否一种“战略性”行为?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