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

张艾嘉戏说人生

戏院观影 乐趣无穷



看电影非常个人与主观,我没有特别偏爱哪类电影,只要是好电影就行。今年特喜欢《情系海边之城·Manchester by the Sea》,近期也看较多欧洲电影,喜欢欧洲片的叙事风格。

现代观众由于可以随意在电视、电脑、网络、手机看戏,造成看电影的乐趣不在了!我喜欢在戏院看戏,在一个半或两小时内,仿佛走进另外一个世界,可以很安静,或许在影片里能找到自己认识的人与事,那是一种奇妙的感受。另很开心能与别人一起感受某个固定时刻。希望观众都去戏院看戏,那种乐趣无法取代。

制作影片 环环相扣

我特喜欢与小团队合作,感受到那份诚恳,大家互相帮助,发挥互动互助的力量,感觉每个人对电影的付出,不只是当工作交差,是用诚意做出来的。不一定要参与大制作团队。

如何选好剧本?我很简单,故事能感动我、有想象的空间就行,不会刻意去挑选所谓的“好剧本”。



我做演员或导演时会清楚自己的位置。做演员就无需扮演导演,不会给对手或导演压力,用诚恳心对待对方,因大家都有共同目标——拍好一部戏。即使当导演,我也不会刻意演“导演”的角色,呼呼喝喝,会给演员一个安静的环境,让他们去发挥以及表达适当的情绪。

我演过很多母亲的角色,《分贝人生》演精神有些失常母亲很特别,于是答应演出。演戏现场道具也很重要,可让演员利用来表达情绪,增加角色的厚度。制作一部电影,其实每个环节都重要——工作人员、美术指导,环环相扣,掌声不能只归功于导演与演员,每个环节、每个参与者都重要。

影片关注 两性关系

很多人认为我拍的电影只关注女性课题。电影界长期由男性主导,对女性的描述与关注相对单薄,我是女性,觉得自己该去关注,讲女性的故事与心情。其实电影的故事背景皆来自男人,与其说我拍女性电影,应该说拍两性电影。

我觉得自己不太会说话,说太多或太白会失去想象力。我喜欢观众去看我的电影,从电影中认识更多的我。

作品完成 导演已死

我的电影创作灵感多来自身边熟悉人与事。针对年轻偶像,要走出安全区,对身边的人与事要多观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属性,会成为日后表演的资料库。

电影人现都面对好莱坞垄断市场的问题,排不到好档期、缺乏投资人、观众无耐性的大环境。希望院商提供其他类型电影的生存空间。

我的新作《相爱相亲》将在中国作宣传,一天飞一个城市,很累。我做好自己的工作,剩下的留给观众与电影交流,作品一旦交了出去,表示作者(导演)已死。

不只变老 要会长大

儿子大学长大后,明白他是个体,有自己的世界。我做回自己想做事情,回到原有岗位,参与更多不同的演出,发现自己创作上更有爆发力。我不懂会保留多久?但我会珍惜每一样发生在面前的事情,当然也有气馁时刻,目前做不好,不表示以后做不好。

谁没遇到困难?每一个年龄都有不同的问题,要诚恳面对,永远保持对生活的热情与好奇。我很幸运找到面对疲累的方法——静坐,仿佛进入另一个神秘的世界,在短短20分钟,安静下来,即使有念头也接受。

现年纪大了,没有那么执著固执与好胜,较看得开。若年轻人现在无法看不开,就不要刻意放下,接受现在的自己。有些人会长大,有些人只会变老,我们要学习长大,不要只会变老!

反应

 

娱乐

江汉不再来也

岁未,似乎是“送旧迎新”的时段,许多艺人在选在这时段离开,包括江汉。



有关江汉的去世,媒体的报道都以他是无线艺人的身分为主线。其实江汉真正辉煌与最亮丽的时刻是在长城与凤凰两家电影公司的时光。

当年年轻俊俏的他,是长城与凤凰的当家小生之一。他与太太王小燕合演的《海燕》,当中许多歌曲仍教人印象深刻。

《我来也》让江汉成名

让江汉成名的是电影《我来也》,他在片中饰演劫富济贫的侠盗,红极一时,其侠盗的英姿与主题曲传诵一时。由于电影叫好又叫座下,于是拍了续集《我又来也》,依旧大受欢迎。

岁月变动,左派电影在香港渐渐落后,江汉于1979年加入丽的电视演出,丽的电视后易名亚洲电视。1992年他转投无线电视至今,主要演父亲和成功人士角色。



这回,江汉真的走了,不会再来。“我来”侠盗或许在另一个世界继续劫富济贫。

江汉——永远的我来也。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