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3年内拥4亿元市场
金融业制造业教育界最善用大数据

(吉隆坡2日讯)大数据已逐步渗透到世界各行各业,逐渐成为重要的生产与管理要素,而大马最多运用大数据分析的3大领域,分别为金融业、制造业及教育界。



金融主要运用大数据提高金融监管能力,并协助经营管理及投资操作;制造行业也利用大数据,来改进管理方式,包括减少损失、提高生产效率与订单及趋避风险等;至于教育界则通过收集学习数据,让教育工作者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实现个性化教学。

检测市场提高效率

大马数字经济机构(MDEC)总执行长拿督雅思敏说,马来西亚大数据分析(BDA)市场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4亿,营业额复合年增长率(CAGR)可达30.8%。

她今日为2017年亚洲大数据周主持开幕仪式时说,大数据先进的信息系统可及时检测市场与企业机构的动态,并且能发挥更大的效力。

“大马必须加快数据业务发展,因此政府与私营部门必须同行,尽早提高大数据分析中的人才素质。”



亚洲大数据周将展开一系列活动,以提高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分析意识。左起为拉朱哲南、雅思敏、西华纳嘉班、吴家豪及罗斯帕克曼。

雅思敏:数据之星助2020年前
培养2万数据专才

大马数字经济机构(MDEC)总执行长拿督雅思敏说,该机构第五次联办大数据周活动,每年的活动都对我国大数据分析的进步产生巨大影响,推动大马实现“数据驱动型国家”的愿景。

“大马数字经济机构、东盟数据分析交换平台(ADAX)及著名行业参与者,今年联手推介数据之星(Data Star)计划,将协助大马在2020年之前,培养至少2万名数据专业人士,这是政府在2015年设定的目标。

数据科学未来最吃香

“全球对数据专才的需求于2018年将超过所能供应的50%,以美国为例,该国将产生49万个数据相关的就业机会,但预测有20万个工作岗位将悬空。”

她指大马将作为区域性大数据分析解决方案中心,为所有行业提供新价值,该机构希望借着扩大大数据分析的使用,成为经济增长的催化剂。

因此,雅思敏认为,数据科学专业将会是未来最吃香及最高薪的行业之一。

她说,世界目前最需要的是数据科学人才,随着大数据将成为未来发展与投资的新方向,新型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高。

她也提出从两方面培养大马数据专业人才,包括制定行业相关课程供国内大学与学院采用,或朝向专业发展,鼓励各机构在市场上,提供更多的相关专业人才培训计划。

2017年亚洲大数据周期间,雅思敏将与东盟数据分析交换平台(ADAX)及Fave集团、GHL集团、天地通(Celcom)及其他合作伙伴之间签署了解备忘录。

出席者有大马数字经济机构革新资本部主任吴家豪、Fusionex国际新科技部副总裁拉朱哲南、知识集团(Knowledge Group)执行董事西华纳嘉班及面子书战略人力规划主管罗斯帕克曼。

预算案料续关注数字经济

雅思敏较后在记者会上表示,数字经济预计将继续得到2018年财政预算案的支持。

她猜测,即将提呈的预算案很有可能与去年一样,主要关注数字经济。

“我国领导(政府)充分意识到数字经济对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从去年起,数字经济对多方面的影响已证明这一趋势,如日益受到关注的电子收入计划(eRezeki),在这方面保持很大的发展势头。”

她续说,我国数字经济的重点是初创企业生态系统,而这个势头将会持续好几年。

反应

 

国际财经

中国工业产能过剩已见顶 但贸易紧张关系仍继续

(伦敦16日讯)经济学人智库(EIU)表示,随着消费品行业全球需求升高,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情况已经见顶。

该机构也预测,随着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该国与其他经济体的贸易紧张关系还会持续。

EIU称:“我们认为中国工业产能过剩的最糟糕时期已经过去,企业看到盈利能力下降会放缓投资活动,这将推动产能增长放慢。”

中国是否存在异常的产能过剩,正在成为一个全球性议题,美国财长耶伦和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都就产能过剩问题向北京施压。

EIU表示,中国的电子产品和其他消费品行业,的确经历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但这可能只是暂时的,全球零售销售将在2024年出现周期性回升。今年年初美国和欧洲部分地区的零售数据都好于预期。 

EIU认为,中国产能过剩最严重的行业包括钢铁、水泥和建筑机械,原因是多年来的房地产市场滑坡导致需求出现结构性萎缩。

EIU表示,包括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在内的电机、汽车和制药行业产能过剩压力较为温和。

但尽管如此,EIU认为2024年全年一系列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和潜在盈利能力“可能仍将低于疫情前的正常水平”。

EIU补充称,虽然中国可能增加绿色能源行业的需求侧支持,而且全球需求可能加速,但或不足以让其他国家停止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等行业的贸易保护措施。

该报告指出,“贸易紧张局势不仅源于对产能过剩的担忧,也源于中国产品竞争力的上升,特别是在‘战略性’领域。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