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经改应从大学开始/官泰发

泰晤士高等教育刊物日前公布的2018年世界大学排名显示,国内9所公立及私立大学挤入榜单,惟没有一所名列百大,即使国内顶尖政府大学——马来亚大学也是只是名列400大。反观人口只有500多万的新加坡,其新加坡国立大学则是名列第22,成为亚洲排名第一的学府。



有道是远来的和尚会念经,在谢富年基金会数日前于国行举办的一场研讨会中,来自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的政治经济学教授珀金斯,一语道破为何大学排名,或更准确的说,一所大学的学术水平,为何对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举足轻重。

珀金斯在主讲时,首先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方式,分析了大马、泰国与韩国在经济方面的表现,其总结为我国的表现只比泰国较佳,至于未来何去何从,其中一点有赖于国内大学如何培养出符合产业升级所需的人才。

靠创新打造高收入国

那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增长,究竟是依靠什么推动呢?根据珀金斯的研究,出口在过去9年放缓,反之是服务业在2007至2016年的9年期间,取得惊人的增长。对于这种不寻常的增长,珀金斯不禁好奇,究竟服务业的增长来自什么领域,例如是不是来自医疗旅游?详情则有待大马当局解释。

珀金斯在总结阶段解释,类似我国这类曾依靠出口支撑经济增长的国家,若要从中高收入国家跃升为高收入国家,就必须依赖本身的创新能力,而大学在这方面即扮演了关键角色。



他补充,目前全球排名第74的韩国首尔大学,就为该国科技产业提供了许多具有竞争力的人才。

招专才废“歧视性”政策

无论如何,当天参与主讲的数名主讲者,大多都赞同我国不是没有人才,而是很多人才都选择留在海外发展。诚如马大政治经济教授哥美兹所言,大多数人在海外的专才其实都想回国,惟只要国内既定政策一直含有“歧视性”,例如只对特定族群或团体有利,则这些专才永远都不会选择回国发展。

众所周知,自前首相马哈迪医生、阿都拉至现任首相纳吉,政府早已不断推动许多成为先进国所需的发展计划,耳熟能详的包括多媒体超级走廊、提升国内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以及经济转型计划或政府转型计划,惟我们最终看到的一个实况,就是国内政府大学的国际排名每况愈下。

政府大学的国际排名问题,其实正反映了这个国家所面对的问题,如果政策层面问题不加以解决,我们即使在往后有了最完美的“TN50”计划,最终也将沦为“纸上画画,墙上挂挂,还不如长官的一句话”。简言之,经济改革应从政府大学开始。

反应

 

财经新闻

【视频】政府太干预或国人须忍耐 经济专家政治人物经改不同调

报道:官泰发、黄晓贤

经历了国家政权改朝换代、冠病疫情“雨过天青”等,如今大马经济的“春天”到了吗?

对于“我国经济到底好不好”这一道题,不同阶层及岗位人士可能感受不一,其中政治人物及经济专家更是各有立场。

面对大马物价高涨,政府如今做得是否足够?经济专家的观点是“政府管太宽”。他们认为政府对市场价格的介入已够多,一再干预反而会伤害整体经济。

专家认为,通货膨胀取决于管控力度,这并非政府的责任,而是供应与需求的结果。若要降低物价,则应该从完善产业链及提高产能着手,政府一味地提供补贴,实为治标不治本。

然而对于身处体制内的政治人物而言,诸如燃油补贴合理化等经济改革,必会经历一个“阵痛期”,而如何确保民众做好面对这痛苦阶段的准备,是团结政府的挑战之一。

纵使如今团结政府推动昌明经济的火车头已开跑,但若希望国人安然熬过这“阵痛期”,政府的改革前进速度是关键要素。

专家:管太宽伤经济
从政者:须挨过阵痛期

经济专家认为,大马政府对于物价管控“已做了该做的事”,若一再干预,不管是升息抑或提供补贴,最后留下的只有对经济的伤害。如今该正视的问题是如何创造价值及提高企业的产能。

大马BBK NETWORK频道日前通过线下录制的“政治人物vs经济专家:大马经济是否走在正轨上?”节目,邀请数名从政者及经济专家齐聚分享看法。

受邀嘉宾包括种植及原产业部副部长陈泓缣、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雪兰莪州投资、贸易及公共交通行政议员黄思汉、优大经济系教授黄锦荣博士、马六甲证券研究主管刘礼誉及马来亚大学经济社前社长陈怡轩。

黄锦荣:须挨过阵痛期

三位经济专家都从不同角度去谈论通胀问题,在某层面而言,他们认为政府如今对市场的介入已经够多了。

其中黄锦荣就提到,大马1月份的通胀指数才1点多巴仙,这是从冠病疫情期间从5.2%下滑的结果。他并不认为政府做得足够优秀,反之通胀降低应该归功于国家银行。

他指出,想让价格变低,要做的应该是完善产业链、提高产能,这样才能控制物价:“台湾的食物价格和我们差不多,但台湾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却比大马高很多,这就是生产力的差距,我认为政府在这一块做得不够多。”

刘礼誉则认为,通胀在于管控力度,这也是供应与需求的结果:“在这个年代,物价非常难下跌,只能尽量去控制,通胀是一直存在,只是看(幅度)多少而已。”

陈怡轩也给出多个数据,佐证大马在干预物价方面多于其他国家。

他指出,新加坡通胀率为3.3%、越南为2.3%,印尼则达5.84%。比起其他周边国家,大马在这方面做得不错,但问题出在补贴的机制。

“去年12月,印度禁止米出口,国际米价已到了每公斤3令吉11仙,而我国把价格硬性规定在每公斤2令吉60仙,这是在2008年所定下的。

“政府去年把农民补贴提高,但并没有提高米价,这只会得罪所有米商,短期内或许可以得到想要的效果,但却失去了和米商长期的联系。”

马收入处全球平均线

通胀问题避无可避,而民众会觉得有负担,主要还是因为可支配收入减少了,然而黄锦荣指出,若以生产总值对比人均收入,大马其实处在全球的平均线。

“去年大马的中位数薪资为2400令吉,我们都会认同大家的薪水偏低,但若你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对比,基本上是(符合)国际标准。”

因此他指出,并非我国薪水偏低,而是能创造的价值偏低,因此要想拉高薪水值,就必须先提高企业的产能。

“没有多少大马公司能做得了(参与)国际市场,发得了国际薪水。去年有150万家注册在岸的公司,但能够做出口的(公司)只有不到2万家左右。”

他解释道,这大部分都是跨国公司,其中有少数的中型工厂,可偏偏大部分国人都在中小企业工作。

“企业面对的问题是市场过小,而且还有市场细分的问题,比如说有时你做不了马来市场,市场更小。”

黄锦荣认为,企业面对如此局面,责任不在于政府,然而政府的确可以在扶持方面做得更好。

“招商引资强调的是国外的东西是否可以跟本地接轨,帮助本地走出国际,这一方面大马做得还不够。”

他点出,大马在制造业的工作比例只有20%,招商引资惠及的就只是约20%人口,所以更应聚焦在占比更大的服务业。

“制造业是自动化最强的领域,能创造的高薪资职位是比较少的。”

刘礼誉:出口商付得起高薪

刘礼誉则以上市公司为例,他指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有能力给出不错的薪水,前提是他们有从事出口。

“例如顶级手套公司,他们的福利不错,(员工)还可以有4000令吉的收入,所以只要从事出口,赚了营收就可以给出这样(不错)的薪水。”

如今现实面在于,很多中小企业没办法从事出口。刘礼誉为此指新工业大蓝图、新能源转型大蓝图(NETR)以及推广环境、社会和监管(ESG)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是能产生附加价值的机会,也能改善其薪资条件。

两位专家都是从经济或生产角度去解构薪资问题,认为业者给不出高薪的症结在于出口太少,而陈怡轩则聚焦在政府的执行问题,认为政府在执行层面有待改善。

“如果政府有认真处理(薪金问题)的话,为什么医生的待命津贴从2011年起的9令吉,到现在换了一名部长才甘愿处理,而新加坡的医生早已享受7致13%的起薪。”

他也直接点出,政府需要思考的不是失业问题,而是职能问题,再者大部分在大学所学的知识是派不上用场的。

陈怡轩:勇于改革走向正轨

对于大马如今是否处在正轨?陈怡轩是认同的。他直言政府不管是推行针对性补贴措施、向退休金“动手”抑或是让公积金局会员制度化取款,都是改革的勇气。

“但(政府)在税务上却没有落实消费税制度的打算,而是在收税上应该做得仔细一点。大马(约)有700个超级富豪,如果政府向这些富豪征税,比如遗产税,都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他指出,新政府上台1年,年轻人对眼前的不安与焦虑还是存在的。

刘礼誉提到,所谓“正轨”的指标,是通胀率、经济增长等都在正面增长,因此大马经济是处在正轨。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上任后,富时隆综指从1450点上涨至1500点,去年一整年都没超过1500点,代表股民对安华的信心有限,可迈入新年,股市涨至1500点,代表外资流入信心回归。

“(推行)新能源转型大蓝图、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加上高铁可能重启,都是信心的依据。”

但对黄锦荣而言,大马经济走着的,其实是回头路。

“(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的补贴改革、最低薪金制、消费税改革……再看看今天的团结政府所做的东西都很相似:渐进制薪金制、电子发票也是在做税制改革。换句话说,如果今天我们认同这做得对,那么10年前也是对的。”

他指两者甚至在顺序上也一样,即先是补贴改革、薪资改革,再来就是税制改革。

陈泓缣:改革欲速则不达

询及大马经济是否走在正轨时,陈泓缣认为团结政府推动的昌明经济,都已列明前进的大方向,因此目前的问题在于“速度快不快”。

“我们的方向是有了,但(执行)速度快不快?我们知道这件事情(方向)是对的,我们要去落实,但是欲速则不达。”

陈泓缣笑言,前首相敦阿都拉执政时期,宣布燃油将调涨的情况即是一个好例子。

“以黄家和在2008年当选(因阿都拉宣布会调涨油价)为例,因为在2007年时,阿都拉也在想办法取消汽油补贴,在看要如何省更多钱,所以(当时)造就了黄家和中选。

“所以当我们在处理同样问题时,因为阿都拉处在那个时空背景,当他作出这决定时,或许他没有别的缓解计划,(问题在于当)我让你多一点痛苦时,我有无别的办法来减轻你的一些痛苦?”

回到现实,陈泓缣直言,这些种种都是政府需不断地拉扯、寻求平衡及要考虑的事。

他认为,断定速度快慢的指标,取决于从柴油至RON95燃油补贴该如何重组。

“当然,你走太快可能会跌倒,所以我们要一群人才走得远,这样团结政府才能走得更远。我会认为(政府的)方向是对的,但在(考量)如何平衡各方利益之后,慢步地前进。我不敢说我们走得很快,毕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雪州落实5年计划

黄思汉表示,联邦政府及雪州政府都已有方向,目前只是需要一点时间来实现目标。

也是金銮州议员的他指出,在联邦政府层面已有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雪州政府则是国内首个推行5年发展计划的州政府,即“一个雪兰莪计划”。

“在这大计划书里,我们也清楚写明未来5年所注重的领域,雪州在哪些领域占有优势,以及年轻人可以注重哪个领域,如比较高收入的一些领域。”

马物价管控全球最多

针对“我认为物价高涨,大马政府所做的还不足够”这一提问,陈泓缣认为政府所做是足够的,例如在价格控制方面,大马属全球价格控制最多的国家。

“这包括RON95燃油每公升2令吉05仙(顶价)、本地白米每公斤2令吉60仙等……价格控制会产生一个怎样的问题呢?

“其实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马来西亚对价格控制做得太多了。”

陈泓缣曾担任农业及粮食安全部副部长。他以本身的经验为例说,价格控制导致去年发生特定粮食短缺的情况。

他解释,由于政府规定本地白米零售顶价是每公斤2令吉60仙,以致零售商面对“卖越多、亏越多”的情况:“所以在那个时候,你可以看到本地米不太足够。”

他也提及,对于价格控制及任由价格浮动方面,当局永远都必须面对如何折中的问题。

“各造对于通胀基本上都有共识,即当局未必真能压得住价格,因此关键在于人民薪资调涨幅度是否够快。”

黄家和:须拟策缓解民困

受访的从政者认为,诸如燃油补贴合理化等经济改革,必会经历一个“阵痛期”,然而政府可拟策减轻民众痛苦。

黄家和指出,当政府在谈论经济改革时,若在补贴方面做不好,将会面对财政负担。

“总的来讲,在经济改革方面,那个阵痛是必须经历的,只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政府可以如何协助大家去经历这阵痛期,这是我们的挑战。”

他说,当国家银行提及外资时,曾表示外国人若要来我国投资,他们时而会考量大马在经济层面上有无改革。

黄家和也认为,要落实燃油补贴合理化措施,会涉及十分复杂的层面:“汽油重整方面,在2017、2018年时已经开始谈,只是现在政府真正要做时,就必须要有大数据,即要有主要数据库(PADU)。

“(政府)通过主要数据库拿到全部数据后,就会再决定特定群体(低收入及中等收入群体)可获得多大的补贴。我们怎样才能把钱尽量更公平地分给每一个人,这也是政府的挑战。

“我不能够讲我们坐一辆马赛地,但马赛地(车龄)25年了,我就是有钱人,话不能这么说;我驾一辆本田思域,是新车,我也不能(因而)讲我是穷人等。这些是大家很难去衡量的。

“(国人)汽车用油量有多少,这也是另一个财政部需探讨的东西。”

黄思汉:物价随经济上升

黄思汉针对相同的提问指出,大部分人会认为政府做得不够,主因在于大家觉得口袋的钱不够用。

他认为当谈及物价时,应从另一角度出发,即物价上涨是不能避免的。

“如果物价没有逐步上升,意即我们的经济一直逐步下降,这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局面)。

“当经济逐步上升,物价自然会慢慢地提高。

“但是,关键就是我们要如何才能享有一定素质的生活。”

黄思汉认为,除了政府需努力控制物价及落实相关工作外,大家也都有一定的责任,包括如何在物价不停高涨的情况下,拥有一个有素质的生活。

视频转载自BBK NETWORK频道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