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华首季赚1008万
加速发展数字业务拓财源

(吉隆坡29日讯)世华媒体(MEDIAC,5090,主板贸服股)截至6月30日首季,净赚234万8000美元(1008万2000令吉),营业额则达7376万8000美元(3亿1676万令吉)。
世华媒体总执行长张裘昌指出,将继续专注印刷业务及致力加速拓展数字业务,并透过跨平台广告业务扩大收入来源。
“与此同时,集团将继续控制成本及精简人手,借此进一步提升盈利水平。”
该集团向交易所报备,首季净利按年减少53.26%,报234万8000美元,或每股0.14美分(0.60仙),上财年同季达502万4000美元(2157万3000令吉),或每股0.30美分(1.29仙)。
汇率影响业绩
同时,税前盈利减少47.8%至388万6000美元(1668万7000令吉)。
这主要是因为出版及印刷业务的营业额下跌,导致盈利贡献减少。
不过,因旅游业务表现改善、持续有效的成本控制,及融资成本因2017年2月赎回部份中期票据后减少,让部分影响得以缓解。
首季营业额则从8278万6000美元(3亿5548万令吉),按年下跌10.89%至7376万8000美元,主要是因为出版及印刷业务收入减少,但部分减少的营业额,被旅游业务收入增加所抵消。
在次季,令吉及加拿大元兑美元均贬值,以致对集团当季营运业绩造成汇兑冲击。
若是扣除汇兑因素,集团营业额及税前盈利,分别下跌7.1%及42.5%。
旅游业营收升12.4%
根据文告,世华媒体的出版和印刷业务营业额走低18.6%,但旅游业务营业额则升12.4%,因为前往斯堪的纳维亚、东欧、澳洲及纽西兰的旅行团需求增加。
消费情绪疲弱、广告收入放缓及广告结构性地转移至数字媒体,令广告收入显着下降,影响世华媒体大马业务。
不过,原材料及人力成本下降,经营支出减少17.0%,缓解了部份收入跌幅。
大马业务营业额按年下跌23.3%至3384万7000美元(1亿4533万9018令吉);税前盈利则减49.8%至452万3000美元(1942万1762令吉)。
若扣除汇兑影响,营业额及税前盈利跌幅则分别为17.1%及45.4%。
张裘昌指出:“本年度大马印刷媒体行业预料仍面对挑战,消费者信心受业务放缓及市场气氛疲弱打击,估计会影响广告商的预算。”
香港市场有望改善
至于香港、台湾及中国业务营业额下跌5.6%至1279万8000美元(5495万4612令吉)。
这归咎于广告收入持续从传统媒体,转移至数字媒体,以及奢侈品消费意欲仍旧疲弱。
张裘昌说,今年7月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0周年的各项庆典活动推动下,加上新一届政府的振兴经济方针,香港媒体市场未来一季可望得到改善。
“随着当地旅游业及零售销售逐渐复苏,预期当地经济及行业将因而受惠。”
在经济增长放缓及数字媒体竞争加剧之际,世华媒体集团北美业务营业额按年下降12.0%至达393万美元(1687万5420令吉),税前亏损则扩大至49万1000美元(210万8354令吉)。

黄泽荣辞执行董事职
世华媒体集团执行董事兼星洲媒体集团董事经理黄泽荣於今日宣布辞职,获得董事部接纳。
世华媒体集团执行董事张聪在接见世华媒体集团各部门高层主管时说,世华媒体集团行政总裁张裘昌将兼任黄泽荣的职务。
10月2日生效
世华媒体集团较后在一项文告中说,黄泽荣的辞职将于2017年10月2日起生效。
文告表示,黄泽荣确认是因专注其私人事务而提出辞呈。
董事会也感谢他在任职期间为公司作出宝贵贡献。
黄泽荣现年60岁,於1988年加入世华媒体集团。张聪说,黄泽荣穷其一生投效服务报业,特別是与星洲日报结下的30年情缘,这股的专业敬业精神,很值得大家敬佩和学习。
黄泽荣今午和张聪、张裘昌会见集团各公司高层主管时,先后以华、英语宣读一份感性的告别宣言,挥别他投身了长达38 年的传统媒体生涯。
积极自强面对外来竞争/黄伟俊

作者:拿督斯里黄伟俊荣誉博士(Orando控股有限公司董事经理)
最近很常听见本地商家感叹顾客流失得越来越快,“隔壁国外店主新开的商店/餐馆价格便宜,宣传又做得好,我们根本抢不过。”
这样的声音很多,不止餐饮,美容行业、电商、摄影、工匠和旅游等多个领域也有类似现象,导致大马正处于一个竞争激烈的新常态。
近年来,随着全球供应链重组,大马面对的不再是单一国家的竞争,而是来自整个亚洲的多面冲击。
中国、泰国、越南、印尼等国家在科技、资本与人才方面的快速增长,正在不断改变本地产业的格局。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外籍从业者和企业也开始进入大马市场,在多个行业中和本地业者展开正面的竞争,形成类似“温水煮蛙” 的缓慢压力。
电商和直播带货领域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大量亚洲的卖家、主播与内容创作者进入我国的各类平台,通过抖音(TikTok)、小红书、Instagram等进行跨境销售。
他们依靠价格优势、物流渠道和短视频行销技术,重塑了本地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对于本地中小电商而言,这种商业模式,往往难以跟上脚步,逐渐处于下风。
旅游服务业也感受到人力流动带来的新格局。在疫情后旅游逐步复苏下,不少外籍导游、翻译人员和私人旅行地接在我国开展业务,尤其面向讲华语的游客群体。
各行业遭受冲击
这些服务者熟悉旅客偏好、行程设计更具弹性,也吸引了部分游客跳过本地正规旅游机构直接消费。这不仅对持证本地导游带来冲击,也增加了行业规范监管的难度。
传统的中医和理疗行业亦同样面临竞争的压力。
部分来自中国、台湾或泰国的中医师、按摩师在本地提供各类传统治疗服务,包括艾灸、刮痧、火罐与推拿,吸引注重养生的消费群体。
这些服务在提供多样选择的同时,也带来监管的挑战,特别是当一些业者未取得相关执照或缺乏标准流程时,更容易影响整个行业的专业形象。
面对这一连串的挑战,我国人民就像是煮蛙效应。我们不能避免国际市场开放所带来的影响,当然国际市场的开放既带来机遇,也必然伴随着竞争与冲击。
首先,大马需要一个很强大的执行力,确保市场运作合情、合理、合法,例如加强医疗行业的合法性管理,规范服务行业执照制度,以及确保外籍从业者拥有合法工作准证等措施。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保障本地业者权益,并维持行业的公平竞争。
其次,我们必须保住本土的核心竞争力。本地中小企业需提升产品品质、提高生产效率,并加强服务的专业性与素质。
此外,我国教育部应当积极推广“敬业乐业”的价值观,让年轻一代在职业生涯中找到热情与责任感,避免被更具竞争力的外来人才所取代。
再者,我国的科技发展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需要加速引进大量的新科技、机械设备,软件系统和人工智能(AI),全面提升产品与服务的水平。这不仅是跟上时代步伐的必要手段,更是国家迈向高收入与发达经济体的必经之路。
开放与自强并进
面对以上的状况,大马不能以封闭的思维面对国际市场的开放带来的挑战,封锁市场或排斥竞争,只会使我们落后。相反的,开放与自强并进,才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根本。
埋怨与消极无助于解决问题,唯有积极面对现实,寻求解决方案,才能度过这一波冲击。市场开放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而自我提升才是唯一的出路。
我深信大马拥有温和且富有教养的民族,只要加倍努力,我们就一定能轻松度过这一波挑战。
多一点努力,就会多一分成果;只要不放弃,明天一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