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黄博谆:读华校巫裔渐多
教部应善用资源发展华小

理事与嘉宾们共切蛋糕仪式。

(哥打峇鲁19日讯)吉兰丹华校董教联合会主席黄博谆希望更多高官及有影响的政治人物,看清越来越多巫裔父母将子女送往华校就读的趋势,接受华小将为我国带来的益处,好好利用教育部的资源发展华小。

启文华小70%巫裔生



他说,2014年国内有57万1000名华小生,其中20%,即6万7000名是巫裔生,接近12%。在吉兰丹州,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兰道班让启文华小,以前巫裔学生约20%,现在已达70%。

他表示,丹州有15所华小,最令人担心的是历史最悠久的道北育智华小。该所政府学校(全津)迄今有102年历史,这几年来巫裔及泰裔不断增加,华裔生只剩大约20%,其余80%是巫裔及泰裔,各占40%。

他担忧目前的教育部高官是否看到这趋势或接受这种发展。那么教育部是否做好准备或者继续做出反方向的方案来阻扰这发展?

他昨晚在该会举行的庆祝63周年会庆暨2017年教师节联欢宴会上,致词时如是说话。会上,也颁发长期服务奖予华校董事及教师。与会者包括筹委会主席苏振宗及大会副主席杨文轩等人。

主桌嘉宾相见欢,左起苏振宗、陈淑玲、郑美玉、赖秀美、余秀玲、陈子儒、黄博谆、吴智儒、陈永生、杨文轩、叶子栋及黄保俊。

促高官政治人物接受华校对国家贡献



黄博谆认为,大马高官及政治人物必须接受华教华校为我国所做出的贡献,以及栽培了一代又一代的国家人才甚至政治人物。

“我们不能再以英殖民地时代或极端的想法来看待我国华校的发展。更不该政治化教育制度及教科教材,应该要让我国的教育方向全球化,效率化和加强爱国,良好道德的思想。”

他也说,我国独立60年,华教多年来面对的辛苦,问题罄竹难书。

政府教育政策走向单元化、华小、华中的发展遭到边缘化、师资短缺、拨款不足、迁校、建校等等状况。

他举例,全国只有80所华中,却有20即25%所缺乏校长,这个发展不利华校发展。

另一方面,他说,马华总会长呼吁首相在2018年预算案中,要注明华小的数额,不再让教育官有疏忽的做法,并协助华中甚至独中争取维修拨款。可是他担忧这只是第14届大选的前奏拨款,过后又以华人漂流为理由来惩罚华人,不下放拨款给华校。

他表示,在推动国家教育,培养国家人才,保温国家经济,这种惩罚的做法简直是开倒车。他希望他的看法是错的,为了华教的未来,华校的继续存在,大家一起努力,一起付出贡献,让华教华校明天会更好。

会上,吉兰丹华校董教联合会顾问陈永生也捐献2000令吉作为此活动经费。

获颁长期服务奖的教师与黄博谆(右四起)、杨文轩及苏振宗分享喜悦。

余秀玲:潜移默化培养友族华教心

吉兰丹教育局学校管理处余秀玲督学也针对丹州华小学生种族结构,发表看法。

她说,吉兰丹州共有5863华小生,当中,巫裔占1541人、华裔3545人、印裔86人及其他691人,意味着非华裔学生占总人数的40%。

非华裔生占40%

她说,异族生在华小就读的情况,以道北育智华小、兰道班让启文华小及巴西富地开智华小较为明显。

华小受到其他族群的喜爱,青睐和认同,究竟是喜还是忧。

她表示,国民团结及融合局总监巴哈林也说,越来越多马来家庭将孩子送入华小就读,反映出多元流学校已逐渐获得各族的认同。

她说,华小是文化传承的根基和堡垒,国民型中学是文化传承的延续,就算再多异族学生在华小就读,民族的情感与文化使命仍然是华文教育的性格,因此绝不能脱离办华文教育的坚持和本质。

她认为,用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海纳百川去潜移默化友族,让他们和我们一样拥有华教心,爱华教、护华教。

此外,她表示,师资配额有462人,实际需求是455人,实际教师数目453人。当中大学资格教师有260人,非大学资格教师193人。当中巫裔老师有76人,华裔老师374人,印裔老师1人及其他2人。

获颁长期服务奖的董事。

丹州师资充足

她表示,州内暂时没面对师资短缺的问题,教育部在1月及3月委派了4名新教师到吉兰丹,再通过州内持续性的师资重新调派。

她再次呼吁有理念又符合资格的年轻老师,申请加入行政人员行列,为华校打造美好的明天。她也期许,更多副校长积极踊跃申请报读校长专业课程。明年开始,课程将缩短时间,而且一年之内有三次录取就读,希望大家把握良机。

反应

 

文教

教育部:6034新教师调派各校

(吉隆坡17日讯)教育部已从本周一起调派6034名新合约教师至全国学校。

该部今日发文告说,其中的1858名新合约教师是派往中学,余下的4176名则是小学。

“新合约教师调派是依据3个基本原则,也就是服务利益、职位空缺,以及学校当前的选项或科目需求。

“教育部由衷感谢教育服务委员会(SPP)委任新合约教师,以满足全国学校的现时需求。”

文告提到,教育部和教育服务委员会将持续密切合作,以确保师资短缺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它指出,委任新合约教师之举反映昌明政府持续提升国家教育素质的决心。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