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台湾嘉泥创办人张敏钰
500元打造百亿王国

嘉泥创办人张敏钰在上海开纺织厂起家,董事长张刚纶(图)表示,当年祖父看到的上海景色,被制成画像挂在嘉新大楼里。(图:撷自镜周刊)

(台北15日讯)嘉新水泥创办人张敏钰年轻时,以借来的500元创业起家,早年在上海经营纺织业,曾遭对日抗战,又逢国共战乱,1949年初,他拆迁机器设备到台湾遭逢太平轮事件,设备全部沉入海里,张敏钰携家带眷再次艰苦创业,最终成就了市值百亿元的事业。

嘉泥创办人张敏钰出生于浙江省镇海县霞浦镇,家境贫苦,穷到“只剩一个水桶”,仅上过2年私塾,就到上海汽油灯厂当学徒。父亲病逝后,年仅14岁的他更扛起家计,与母亲相依为命。



“再重的犁,都拖得下去。”

生肖属牛的张敏钰形容自己是“苦牛”,且不惧艰难,“困难都是人说出来的!”在远房堂舅的介绍下,他进入上海绪元染织厂当学徒。由于聪明伶俐,勤奋好学,老板对他非常满意,3年满师后,升任跑街,推销棉布,显示出卓越的经商才能。

1935年,张敏钰任职的上海义生染织厂发生劳资纠纷,老板横下心来收摊,张敏钰和另2位中阶主管劝说老板继续经营,结果老板却说:“既然你们对这份工作这样 执著,我干脆把机器送给你们3人当作遣散费好了。”

由于另外2名同事退缩,张敏钰决定以5台机器起家,向亲戚借了500元,在上海滩创立自己的兆庆染织厂,22岁便成了年轻老板。

创业初期无资金销路



然而,张敏钰的创业之路,几经浮沉起落,好几次从零开始。创业之初,适逢“白银风潮”,市场购买力急剧下降,张敏钰白手起家,一无资金,二无销路,要勉强维持都很困难。

他后来回忆:“那时我几乎每天吃绿豆稀饭,菜是梅干菜烧豆腐,可以省下买盐的钱。”

所幸他办厂讲究品质和诚信,不久就赢得了一家大商店的信任,决定跟兆庆厂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帮助他熬过了创业期的艰难。

早年,张敏钰在上海经营纺织业,曾遭对日抗战,历时20年打拚,先后创办兆庆染织厂、悦新纺织公司等多家纺织公司,好不容易营运安稳起来,又逢国共战乱。

1949年嘉泥创办人张敏钰拆迁纺织机器来台,货船却沉入太平洋,他只好携家带眷再次艰苦创业。(图:撷自镜周刊/嘉泥提供)

拆迁机器遇太平轮事件

眼看上海战云密布,1949年初,张敏钰拆迁机器设备到台湾时,结果货轮沉没,设备全沉入海里,已无退路的张敏钰携家带眷,来台再次艰苦创业,筹建悦新纺织公司、嘉和面粉厂及嘉新面粉厂等,后又投资创设嘉新水泥公司。

当时,台湾通货膨胀,百物腾贵,棉布异常短缺,于是张敏钰决定重操旧业,在台开设纺织厂,并沿用悦新染织公司的名字。

适逢台湾当局为促进岛内经济的复苏,决定扶植较易发展的纺织工业,祭出优惠政策,让经验丰富的张敏钰如鱼得水,第二年再与友人合资开设大东纺织公司,第三年又参与创办坤庆纺织公司。1959年张敏钰独资创办益新纺织公司,致力于科技革新,提高生产水准,外销订单剧增。

同时,张敏钰也从纺织跨足水泥业。1954年,张敏钰与翁明昌、焦廷标、吕凤章等人集资成立嘉泥,直到1977年,翁明昌过世,张敏钰家族以嘉新面粉股权交换翁家手中持股,完全掌控嘉泥,张敏钰因此有“水泥大王”之称。

有“水泥大王”称号的张敏钰,1954年巡视冈山水泥厂的建设进度。((图:撷自镜周刊/嘉泥提供)

1957年,喜泥的第一套水泥生产设备安装试车完成,正式生火开工,年产五洲牌水泥15万吨。

翌年,公司营业额突破新台币亿元大关。1960年,第二套水泥生产设备建成投产,产量翻番。又过了20年,第四套设备也在冈山落成,年产总量达220万吨,为台湾单元工厂中第一大水泥厂。

此外,张敏钰还成立嘉利实业公司,专营预拌混凝土事业,在冈山、桃园、中坜、台中、大肚等地设有5个预拌厂以及高雄纸袋厂。

如今一甲子的嘉泥,已成为多元化、跨国经营,除了水泥销售和掌握台泥最大股权之外,也积极跨足餐旅业,嘉泥市值最高曾达逾200亿元。

在第三代张刚纶带领下,嘉泥近年来渡过转型阵痛期,今年解散中国江苏联合水泥厂、出清台泥国际股份,转入饭店餐饮业,进军义大利、日本冲绳盖饭店,也在台湾开了第一间做月子中心。

来源:镜周刊

反应

 

东海岸

蔡世才:支持“爱心水泥计划” 盼建筑业获更多补助

(关丹27日讯)关丹建造行主席蔡世才欢迎政府提出的“爱心水泥计划倡议”,并呼吁政府继续提供更多类似的补助,让建筑商可以渡过这次高通涨的难关和建材短缺的困境。

他认为,这是一项很好的措施,惟希望不只是洋灰补贴,政府也应该关注和提供其他建筑业相关补贴,以便人民可以享有更低廉和品质良好的房屋。

他日前出席关丹建造行会员大会暨颁发会员子女奖励金及课外活动奖仪式时,针对最近地方政府发展部长倪可敏宣布的‘爱心水泥计划倡议’,发表看法。这项计划让建筑商可获低于市价25%的洋灰以兴建30万令吉或以下中价屋(可负担房屋计划)。

他说,大马过去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均低于4%,在疫情以前平均是4.7%,而去年的GDP则是3.4%,所以,建筑业的前景很不乐观。

他说,建筑业目前面对的挑战是高通胀、建筑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因此,他呼吁政府继续给予建筑业关注,包括提供建材补贴。

另一方面,他强调,建造行扮演着建筑商与政府联系的桥樑,该会乐意协助会员,尤其在面对政府或政策上的问题,他们可以协助与官员对话,寻求圆满解决,希望会员们善用此平台。

该理事会和会员也在大会上举手一致通过修改章程有关财务的提案,包括允许财政备用现金从300令吉提高至3000令吉,以及提高由主席、秘书、财政、理事会及会员大会审批或通过的开销限制。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