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你是好管家?

据前些年的报章报道,教育部把特殊教育列入2013年至2015年《教育发展蓝图》中,作为其中发展项目。另,特殊教育局的统计,我国特殊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2006年至2010年间,特殊学生的数量从2万5382人增加至4万5202人。其中,有学习障碍的学生的增加幅度最为明显,约50%。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而特殊教育,算是一个另类的教育;另一方面,精神健康更是当前社会极需关注的课题,都需要注入人力——这是我们为国家效力的一个管道。



林欣慈乐于分享她教育特殊孩子的经验。

林欣慈在受访时说:“读本科时,我曾在NASOM机构(The National Autism Society of Malaysia,马来西亚自闭症协会)实习,在那里我有机会接触特殊儿童,一个我未曾接触过的教育领域。”她目前在槟城的GEMS国际学校执教。

学校成立不久,学生人数不多。有次,校方留意到有名7岁的学生出现过动和自闭症行为,但校方特教经验不足,能力有限,担心无法应付特殊儿童的需求,有意把他转到合适的学校。直至校方翻阅教师们的履历,发现林欣慈曾有特教经验,故让她从普通老师调至“影子教师”(Shadow Teacher)一职——为特殊孩子提供额外的照顾,比如帮助孩子的学习问题、提高专注力、融入主流的学习生活等。 

她说,当“影子教师”那两年倍感压力,挫折感大——当特殊学生闹情绪、不受控制地尖叫,长达1、2小时;或有危险的举动,如丢桌子;或突然跳起来躺在地上、排斥教师等行为。

安排固定灵修时间

她一度沮丧,直至检视自己的属灵状态,她开始调整自身属灵生命的缺乏,当然,小组组员的鼓励、互相扶持、代祷,对她帮助也不少。



“在教室,有时到了无法撑下去,我会在心里祷告。”隔天,她发现昨天那位上课不听话的特殊儿童,竟出奇的乖巧安静;另一方面,因着和这名学生的妈妈有相同的信仰,彼此也可相互交流。而她本身也从这位妈妈身上学习对孩子的接纳、用心——相信她的孩子“不特殊”,与其他孩子无异,同样需受到平等的重视与尊重。

“做家访时,我从孩子在家的作息方式,或了解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你会发现家庭环境也是导因之一。”她认为,以前的小朋友,左邻右舍会相约一起到户外玩游戏;反之,现今社会存在的安全隐忧等问题,让家长担心孩子在外遇到危险,便限制他们在外活动。再者,双薪家庭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父母大多忙于打工挣钱,碰到孩子的问题,则以电视、电脑来“解决”,间接让孩子脑部、肢体活动的机会随之减少了;而家长过度保护孩子,凡事都为孩子做好,不让他们自行处理,他们自然就少有机会独立思考,也无法激发创意思考。

做好“本分”

林欣慈说:“我认为现今大部分人做任何事情,都希望快点看到结果。”但是,在特殊教育领域,不一定能立即取得结果。对家长、教师而言,这是极大的耐心考验。“我们不要害怕挑战,或是担心看不到结果,尤其是在教育界服事的信徒;我们应当持有‘管家心态’,要做好管教的本分。她感慨地表示, 有时候可能因着其它因素,家长突然把稍有进步的孩子,转到其他学校就读,她内心虽然难过,但至少种子已经撒了。

考验她的耐心

特殊儿童到底能接受的事物有多少?依然是一个谜。有时候,他们看起来好像心不在焉,却已将你的话听进耳里;有时候,你以为他们全听进去,隔天发现他们根本没记着。这一切不单是考验着她的耐心,更提醒她的职分——上帝的管家,不但要善尽本分,也要学习将结果交托。

不只是例行公事

在槟城希望教会服事多年,她意识到现今人们饱受忧郁症、妄想症等情绪困扰。在急剧变化的科技社会,有些信徒认为即便不去教会,也可以通过网络听道,但她认为这样的习惯不仅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间接影响了我们的思维。

“以前去探访,我们需来到人的面前,从聊天中了解对方近况;可今天有些探访,似乎成一种任务,好比见个面打声招呼,然后就离开了。”于是,她所属的教会计划举办与辅导相关的课程,装备各人。“目前先从基本做起,如和患者聊天,了解他们的状况,辅导和帮助他们,还有教导患者家属、教会领袖该如何与患者沟通等技巧。”

情绪困扰只需聆听

在教会,她发现身边的青少年似乎有意与领袖保持距离,甚至部分认为教会的教导略显过时;她认为当双方立场不同,倾听才是最为关键的沟通,并按《圣经》真理教导他们,与他们沟通才奏效。另,她有意调整自身教会的“牧养系统”,比如提升牧者们的沟通技巧,帮助他们切身了解会友的想法和处境,再给予适合的解决方式。她表示,现今沟通问题,大多时是我们急于表达或提出解决方案,却忽略受情绪困扰的人,他们只需要聆听。

故,教会领袖若能学会“聆听”,再按《圣经》真理教导, 才能有效为需要的人提供帮助,让他们在真道上得到引导和成长。通过一对一的牧养模式,彼此间建立的是生命的关系,不是例行公事。

反应

 

牧羊人

浪费时间的吃瓜行为

文:张雨

砂拉越古晋售卖哥罗面的男小贩,前些日子办一场婚礼娶两个新娘,网上也闹得风风雨雨!从齐人婚宴里,笔者有另一个观点,认为身处五花八门网络世界的基督徒,除了要谨慎保守自己的心思意念,确保不跌入诱惑网罗中。比如说:随意点个赞或加插评语,千万记得,要以造就人为前题,而非一味的酸言酸语,一般见识。

《路加福音》21章34节说道:“你们要谨慎,恐怕因贪食、醉酒,并今生的思虑累住你们的心,那日子就如同网罗忽然临你们。”——网罗就像捕鱼或捕鸟网一样,被捆住了,就不容易逃脱。

人,只要被某种恶习捆绑,就很难不越陷越深,甚至一日没有它就会浑身不舒服。其中一个指的就是毒瘾,当然包括手机上网瘾在内,所以现在人都说“机”不可失,万一粗心遗失了手机,整个人就像失了魂魄,浑身上下都不自在。

痴迷短视频

现代人忙于工作和学业,承受轻重不一的压力,偶尔从手机上观赏八卦新闻是在所难免的。看者会自辩,想通过了解别人的生活趣事,放松自己,疏解每日忙与盲的生活压力。

而真正自己的事都已经忙不完了,可是却能兼顾别人事,不得不说这也拜科技进步的关系。原本复杂无章的节奏,学习、工作和休息都已经分段处理才能完成,现在超短的短视频不断出现,使原本不善于管理自己时间的人,因对短视频的痴迷,看完一个接一个,完全将手边原本做到一半,或即将开始进行的工作,因过度沉淀在精彩的短剧中,而将学习与工作拖延;使原本可以即刻完成的事,延宕甚至忘了完成,因而引起连串的失误与麻烦。

更严重的是,自己也成了转发功臣,深怕如果不抢在别人转发之前发出,像很输人;虽然不能因此得什么奖赏,但就是不放过虚荣心,就是要表现自己跟上各种奇葩事件的节奏。

任何可以轻易被转发的短视频,也很快淹没在更多后来登场的短视频中,如果自己将时间耗在这里,日后就别怪自己为何一无所获;因为将精力和时间用在错误的事上,必然成就无聊空虚。怕只是,在坏事传千里中,自己竟有份贡献,成了帮凶,某天被揭发后,却还一脸无辜的,解释自己只是一时手痒吧了!

吸收不正确价值观

网络的发达,固然让愿意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有更便利的学习管道,但网络上许多似是而非的言论,甚至流言蜚语,肯定逐渐影响并荼毒我们的心灵。忘了我们的身体是圣灵的殿,当我们吸收了污秽不正确的价值观,这种违圣经教导的资讯,就会沾污我们的身体包括头脑,重则相等于摧毁圣灵的居所。因此,我们不得不小心选择观看网络上的讯息。

虽然某些人认为不致于犯什么大罪,但身为上帝创造的宝贝,我们除了珍惜并善用自己的身体和精力,也确保将时间用在对的地方和事上,多多选择与神亲近,多多聆听和细读上帝的话语,这才胜过在网络上当个抱怨和苦毒。随众无理取闹的吃瓜群众,和折毁神赐美好形象的网络大军。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