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中国特色”继续发酵?/李慧易

中国改革开放点亮了世界,是否真的让中国点燃了世界?

根据加州大学研究中国的学者Barry Naughton 最初时解释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崛起的各因素,他认为,各主要外资在中国大陆的几个因素,分别中国经济中的外商直接投资、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以逐步开放投资的体系为主。



为此,在众人皆把中国市场看成遍地黄金的当下,是时候来看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是否真刀真枪地推行经济改革?

专家对经改意见不一

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列出了很长的经济改革清单,然而外界对于这些改革的进展持有不同的态度。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David Shambaugh曾在其《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称,习近平改革的宏伟目标尚未真正进入落实阶段,由于触及到利益集团的利益,改革的阻力十分巨大。

但也有经济学家认为改革已经开始实施,到2020年将会看到三中全会的改革措施全面实现。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十年来,外商在中国的直接投资有三个特点,第一就是外商直接投资都获得全球资本的只要形式。第二就是相对于五福业和资源开发行业,中国大陆的直接投资资本流入很大部分进入了制造业。无形中,中国大陆的制造业已经成为了不是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不再谈国际关系,而是全球化的问题。



无可否认的一点,中国崛起是倾向于偏离了世界一般的发展模式,但是却不能否认的是中国崛起却是一个奇迹的发展,从大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惊人,而全世界都涌向大陆市场那是最好的证明。

与东亚经济唇齿相依

中国难免也会面对危机的产生,中国的经济也会面对泡沫化的一天,如今许多研究中国经济的学者们都认为,目前内在问题也会造成经济的影响。不过,中国对于东亚经济的投资中,扮演着唇齿相依的角色,就是三个紧密相连的“大中华圈”(Big China Circle),即包括了香港、台湾及大陆。

但是目前从当初的珠三角、到两岸三地的经贸往来,密不可分,不过,不难发现,现今香港的确是黯然褪色,东方之珠的港岛,渐渐地也由上海取代。

由于劳动人口数量的下降,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正在上升,加上人民币升值也使得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下降,但是东南亚国家的情况却恰恰相反。

中国市场就如一块大饼,但是近年以上种种问题的出现,中国的外资市场是否仍然是亮点?外资光环是否褪色,目前有待考验。

此刻的中国在世人的眼中,中国的崛起是大中华共同圈的一大盛事,但是这么的一种新型的中国特色,是否创造出来的成功可以持续下去,中共在胜利的光环下,又是否再创造出怎么的格局,如今真的无法去定义。

反应

 

国际

两会后习近平考察福建 “没有中华文明无今日成功”

(北京24日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22日在福建视察,他在考察朱熹园时谈到文化自信表示:“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有我们今天的成功道路?”

习近平此行是中国全国两会之后首次离京考察。今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习近平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若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早是由已故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在1938年10月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所提出。

今年也是中国政府第十四个五年计划的开局之年。福建之行是习近平在“十四五”规划通过后的首次国内考察。他曾在1985年至2002年期间在福建工作17年半,担任过厦门市副市长和福建省省长。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