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中国人在台湾的委屈/许孙仔

台北市长柯文哲近日赴上海,参加台北-上海“双城论坛”,两市市长在致词时都重申“两岸一家亲、两岸命运共同体”,理应多往来、多交流、多合作。

柯文哲并指出,台北跟上海都是移民城市。目前在台北有上万的中国留学生、三万多名的中国配偶,每年还有几百万的中国游客和商务人士到访。台湾也有几十万人在上海经商或求学,每年到上海短期旅游、访问的台湾人更不计其数。



双边交流愈来愈少

蔡英文上台后两岸关系“速冻”,双边交流愈来愈少。自两岸30年前开启交流交往,中国人在台湾所受到的待遇究竟如何呢?

回溯1949年,跟随蒋介石政权到台湾的中国各省军民,在台湾被称为“外省人”。历经半世纪通婚、混居后,台湾社会惯称外省人为“芋头”,台湾人为“番薯”。“番薯与芋头”是台湾命运共同体。

1987年,台湾宣布开放中国探亲,以及后来各领域交流交往后,因婚姻、留学、就业在台湾居住的中国人逐渐增多。除独派及本土意识较强的深绿人士称他(她)们是中国人,台湾居民极大多数称呼中国人为“大陆人”,网络语言则称“阿六仔”(闽南语“陆”念“六”)。

据统计,台湾新住民(外籍配偶)人数逾50万人,中国籍就占了百分之六十五,其次是越南籍的百分之十八。



中国籍配偶是随着台湾退伍军人赴中国探亲以及台商西进中国后,于1987年后大量涌入台湾。

不把“陆配”当自己人

台湾一直不把“陆配”(中国籍配偶)当做自己人的不友善环境,让岛上约34万陆配深感委屈与无奈。

与其他国籍配偶相比,陆配要取得台湾身分证,年限是6年,外配(泛指东南亚国家配偶)仅需4年。

陆配取得台湾身分证后半年内,必须注销中国的户籍、无犯罪记录及符合健康检查。如欲担任政府公职或参与选举,必须取得身分证后满十年。

陆配婚前子女(20岁以前)欲赴台依亲,一年只有三百个名额。外配名额却不受限。

除此之外,台湾对于婚姻移民的法律权利保障也显不足。即使取得台湾身分证也不保障可永久成为台湾人,如被检举品行不端、指称外遇或是申请文件有瑕疵,都可能被取消归化身分。

至于中国留学生,在台湾被称为大陆学生(陆生),自2010年以来人数逐年增加,马英九上台时人数823人,卸任时达到4万2500人。

台湾对陆生有“三限六不”的政策,陆生不能担任助教、不能考证照、毕业后不能留在台湾工作以及不采认中国医事学历等等。

在台湾,陆生与其他国籍华裔留学生、外籍留学生在学费、医疗保险及公费、奖学金等方面所受的待遇也不同。

学费方面,外籍华裔留学生(含香港、澳门)的付费等同台湾本地学生,陆生与外籍留学生一个标准,不低于台湾私立学校收费。

医疗保险方面,外籍华裔留学生(含香港、澳门)及外籍留学生享有“台湾健康保险”,每月付费新台币749元(约107令吉)。陆生无健保,需另买商业保险。

台湾社会对陆生健保的不公平待遇已有折衷建议,陆生应比照所有外籍留学生规定。不同的是,陆生纳保后,需全额自付。

目前,所有外籍生保费,当地政府负担四成,另六成由学生自付。

公费、奖学金方面,外籍华裔留学生(含港澳)享有台湾侨委会或教育部提供的名额;外籍生亦享有外交部或教育部提供的名额。陆生全无。

反观中国对台湾留学生,在学费方面等同内地学生;在医疗保险方面提供城镇医保(大病医保);也提供奖学金。

禁中国劳工入境就业

过去以来,除远洋渔业所需渔工,台湾严禁中国劳工入境就业。每逢台风天,以外海船屋为居所的中国渔工,被迁移至陆上避风的电视画面,总让人另有番滋味在心头。

台湾产业外移、人口老化、劳动力短缺,岛上现有外籍劳工逾60万。他们多来自印尼、菲律宾、越南与泰国。

近十年来,随着中国资金到台湾投资,中国白领阶层也出现在台北。

中国资金(台湾称陆资)以服务业为主,中国企业含分公司、办事处在台逾千家。

台北市地标101大楼,进驻的中企约十余家,该大楼约百分之十的面积为中企承租。中银、交银及建银在台北各设有分行。中资若看上那家台企欲并购,台湾审查门槛极严格多以破局收场。

中资要在台湾买不动产,台湾亦立法“总量管制”,“限制大陆人民(自然人)每年取得的建物为400户”。

另一项规定是“大陆人取得同栋或同一社区的建物,以总户数10%为上限;总户数未达10户者,得取得一户。”

综观台湾对陆配、陆生、陆工以及陆资的诸多设限与防堵,“两岸一家亲”可谓言之早矣!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蔡英文卸任布局 引政治分赃疑虑

报道:笔锋

即将卸任的蔡英文召集在野党主席共商事务及安排政府重要人事,向准总统赖清德展现政治实力,抬高历史定位。

蔡英文的8年总统任期即将在5月20日届满,可是,从农历年前后,蔡英文却不断连络在野的蓝白阵营主席朱立伦与柯文哲,希望能够见面,甚至不惜在“台湾通讯传播委员会”的委员改选上,可以给1席民众党,给3席国民党来担任。

蔡英文更明确表示,4月的“通讯传播委员会”委员改聘,不是由准总统赖清德主导,而是由她来安排,俨然希望在“五二零”之后,可以扮演蓝绿白的共主,而该委员的分配只是蔡英文的起手式。

会面抬高政治高度

在今年农历春节前后,蔡英文亲自打电话给柯文哲,提议在官邸会面,并说希望政党放下大选期间的恩怨,能够营造团结氛围。蔡英文以改选“通讯传播委员会”委员主动向柯示好,柯不解的问蔡,该委员会的人事是否应由5月20日就职总统的赖清德来处理比较好?蔡英文表明该委员会的人事将由她直接处理。

民众党的幕僚纷纷表示反对这种模式的会面,认为现阶段柯和蔡见面只是抬高蔡英文的政治高度和历史定位,对朝野和解的帮助不大,朝野政党要和解,也该由准总统、民进党主席赖清德出面才对,而且会面地点在官邸,更有蔡出面摸头之嫌,而该委员会的人事分配也会有政治分赃的疑虑。

柯文哲在核心幕僚反对下,向蔡表示不宜在官邸会面,必须在总统府见面,两人讨论的主题应该是“国会”、司法及媒体改革等。

蔡英文向柯文哲表示,这些议题朝野已经在谈了,没有必要在蔡柯会上重复,最后才敲定其他社会救助网等民生议题为主轴,并约定在总统府会面,由双方公开谈话内容。

只不过蔡柯会才结束,府方立即通过特定合作媒体公布会面的内容,其中只偏重蔡英文的说法,完全忽略了柯文哲的建言,此举使柯文哲引来政坛议论,柯文哲不但没有得到绿白和解的契机,反而陷入私奔“敌营”的挞伐。

柯文哲误入“敌营”

蔡英文随后又向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招手,蓝营吸取柯文哲遍体鳞伤的教训,已明确拒绝蔡英文的邀约,并将政治攻防焦点逐步由蔡英文转移到赖清德身上。

事实上,蔡英文在只剩下两个月任期之际,召集在野党主席共商事务及安排政府重要人事,原本就是突兀的政治动作,无非是为了向即将接任的赖清德展现政治实力,及为自身的历史定位找到共主的地位,只是没有想到自许高智商的柯文哲,竟然会走进了蔡英文精心安排的政治盘丝洞,而自毁民众党在政坛三足鼎立的地位。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