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独家】医疗成本增 索赔率高
医药卡保费涨四成

一旦遭遇意外或患急诊,施手术将需耗费沉重的医药费,医药卡就能发挥作用。

(怡保11日讯)百物价格上涨,不仅医院及医护服务费调涨、药物及医疗设备费用抬高,如今连提供医药保障的保险公司也支撑不住涨势压力,纷纷调高医药卡保费。

《南洋商报》记者探悉,国内不少保险界巨头已从去年第四季开始,作出保费调整的宣布,并按签约月份逐一向保客发出通知函件,征求保客同意提高个别总投保额。



各配套涨幅不一

据了解,众多公司不同医疗卡配套的保费涨幅,依不同年龄层平均介于10至30%,而含储蓄或基金投资配套的医疗卡总投资额也约暴涨20至40%。

由于保险公司采取签约月份更新保单条款,故许多8月份或以后签约的保客至今尚未接获保费调涨的信函,也对此涨价消息不晓得,惟一些代理员已私下支知会保客涨价之事。

尽管受访保客普遍上能够接受保费随医药费调涨而做出调整,但他们希望保费调整后,依然能够享有良好的福利及保障,比如病床价位也有所提升,才符合签约时的投保意向。

不过,保费调涨幅度过高,对于今时生活负担严峻的情形下,也有保客对调涨颇为懊恼,或选择坚持原有总投保额,直至日后再打算。



如今医药费上升,医药卡保费也就随之提高,保客负担不轻。

赖佩意(保诚保险高级代理):一并调高终身限额

医药卡保费在近5年已先后调整了两三回,主要是医疗保健成本高涨,保客索赔率也很高,故保险公司不得已调高保费。

书面通知调整保费

不过,保险公司都会遵照保单合约中的条规,在调整任何保费时,发出通知信予客户。

一些保险公司去年开始调整医药卡保费,但其公司则于今年开始调整医药卡保费,涨幅胥视所签购的医药卡类型及保客投保时的年龄,惟一般上,涨幅介于每月5至30令吉。

我代理的保险公司所推出的医药卡计划类型有多种,不同类型医药卡的利益与涨幅期有别,调整保费的月份皆不同,但若此前是6月份签购投保,而9月份才涨价,新保费直至翌年6月才调整。

保险公司也不是平白提高保费,在调整保费之际,保客的终身限额会随之调高,提高幅度也视乎各别类型医药卡而定。

如保客的终身限额是以每年限额的40%计算,因此,经常索偿的原有保客,或是身体健康有问题不适合投保,就可享受无须体检而增加终身限额的利益,在此情况下,原有保客都感到满意。

周亚德(友邦保险代理):根据医费报价调整

医药卡的保费是依据医疗费的报价而调整,并呈予国家银行审核接纳后才落实,并非保险公司随意调整。

如盲肠手术费,以前只是3000或4000令吉,但是随着医疗发达,现今的盲肠手术,无须开刀,只是镭射就行,更为安全,但费用却达6000至7000令吉。

先进的医疗仪器为病人所提供的治疗与服务,促使医药卡调高了20至30%,虽然有保客抱怨医药卡起价,但在经代理的解释后,保客还是会接受。

罗添权(医疗卡保客):应给予更好福利

买医疗卡就是为了在突然住院时,能够获得一笔医疗费保障,如今医疗费用日益上涨,保险公司确保投保基金稳定,而随通胀调涨总投保额及保费属合理做法。

从投保者角度,最重要的是投保额增加了,依然能够享受同等或更好的设施及福利,那么保客就不会有太多怨言。

比如投保的配套能够获得100令吉的病床位,若医院某等级病床位收费从每天90令吉提高至110令吉后,投保者理应也能够享有该等级病床的福利。

周敬晃(医疗卡保客):加重负担暂不加额

总投保额的25至40%的涨幅太夸张,若我选择,考虑到经济环境与生活负担,应该会保持在原有数额,直到医疗卡的基金不足以缴付保费后,再决定是否继续投保。

我还未听闻保费调涨的事情,相信是还未收到保险公司的公函,投保是为了在有重病时得到保障,只要给了钱,有保障就心安了。

若到了真正要思考要不要继续投保时,我想医疗卡的投保机制太复杂,一般人不懂得如何计算,也很难衡量到底值不值得。

陈键棋(医疗卡保客):限额提高至100万

据我所了解目前的医疗费越来越高,一些病例的医疗费动轧要30万或40万令吉,因此今年6月医药卡届满后,就将原有可享的每年10万令吉限额,加额到100万令吉。

在这种情况下,我的保费就从每年的700多令吉,提高到1000多令吉,没察觉到医药卡保费是否已调高。

我认为保险公司调高医药卡保费也是合情合理的,因为拥有医药卡者一旦患病,肯定会寻求最佳的医疗服务。

独家报道:司徒哲阳、黄清琴

反应

 

财经新闻

【独家】保费永难追高涨医药费 消费者沦最大输家

独家报道:张燕萍

(吉隆坡11日讯)医药卡保费和医药费水涨船高,甚至高于通货膨胀下,在私立医院就医且有经济能力的病患,在生命关头下只能自己承担越来越高昂的医药费保命,消费者最终将是最大输家。

《2023年全球医疗趋势调研》显示,我国医疗福利成本已从2022年的12.9%升至2023年的13.8%。对比2021年,仅增长6.8%。

捍卫大马保险消费者权益运动法律顾问吴健南律师受《南洋商报》访问时表示,这是监督网不完善和执法不力所形成的恶性循环,保费永远都不足以支付高昂的医药费。

“在医药卡保费和医药费都水涨船高,甚至高于通货膨胀率下,消费者最终是最大受害者。”

“无限制保障”具误导性

他表示,“无限制”医药福利保障(unlimited medical expenses)经常被忽略,但这是应该禁止使用的字眼。

“这存有误导性质,对保客没有任何保护作用。现实中,并没有“无限医疗费”,因为对医院来说这是空白资料并形成恶性循环,因为保险公司不会让客户顺利索赔“无限医疗费用”的机会,但对保客来说,他们需要有效的保障。”

也是马华公民社会运动局主任的吴健南认为,保客有知情权,保险公司有必要在索偿条件、数额上限和指南并制定一套更透明的机制,私立医院的医疗费只会增加,保客申请索取医疗保费比例也肯定会相应提高。

他说,医药费暴涨促使医药卡保费也跟着调涨,以致一些保客在无法承担后被迫提早断保,此外,也有保客因为年龄问题,最终无法受保。

“这个情况也有上升的趋势,国行有必要插手阻止保险公司自由更改合约和保费条款。否则没有限制的调整保费,对消费者不公平。”

“不要把保险当投资,真正多问题是储蓄和投资出现欺诈成份并歪曲了保险原意,医药卡是应急用途。”

联邦法院上个月裁决因延误为一家企业前执行董事就医,导致对方严重脑损伤的一家私人医院须赔偿400万令吉的裁决,马来西亚私立医院协会主席拿督古吉星医生表示,这项判决也或将导致医疗设施保险费的提高,继而对维持医疗保健的可负担和可及性带来严峻挑战。

医生成高风险职业?

理赔师麦伟权指出,医生如今已成为高风险的职业,为避免医疗风险和医疗诉讼,我国医生在行医过程施行“防御性医疗”确实有上升的趋势。

他认为,救死扶伤本来就是医生的责任,然而要是法律没有办法保护好医生,这个现象会越来越高。

“在医治过程中,医生和病患是需要彼此信任和理解,前者应该在没有后顾之忧之下医病救人。相反,若他们必须承受随时被诉讼的风险,一些医生会宁可选择有保障的工作方式。”

麦伟权不认同“防御性医疗”,不成文的文化不仅耽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也无法帮助国家的医疗发展,因此需要重视并纠正。

“这会形成医疗资源浪费,病患也面对财务损失,甚至也会影响医生的士气而忽略了真正的临床需求。我们必须为医疗服务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对正在推动健康医疗发展的我国来说,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是迫切的。”

不能1医药卡“走天下”

提到索赔率,麦伟权表示,目前索赔率越来越高,即每4人当中就有一个人会提出索赔。

他说,医疗费涨价是保险界所挡不下的,主要是医疗设备越来越先进,费用也相对非常高。

至于保额问题,他表示虽然保费越高越有保障,但保客在理财观念上必须要正确,方向也要清晰,投保自己可承担的医药卡才是对策。

他认为,公私合作模式让政府医院和私立医院可共享资源与专业知识,通过有效的医疗资源调配和使用以满足病患需求。

“在政府医院,一些医疗用品需要自费的,如果没有医药卡,或需要自己去承担。”

他提醒,不是买了一张医药卡就可以走天下,反而尽可能在年轻时锁定自己所能承担的保额,更不要买了后就置之不理,而是应该定期进行保单审查,并根据需求提高保额,因为保险公司始终是依据保单的条款理赔。

能力有限只能“断保离”

医药卡涨幅会根据市场变动进行逐步调整,一般会两年调整一次,涨幅也胥视医药卡持卡人的年龄、购买年限及保单内的现金价值盈余而定。

至于断保情况,他表示,问题也确实存在。这是因为一些人基于冲动或经不起保险代理员游说而签下保单,加上目前经济不景气,当连吃饭都成问题时,也只好选择断保。

因此,他提醒消费者,在签购任何保险配套时,必须视自己的经济能力而为。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