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节奏:《行行》的步履
——非跳不可

邢诒旺作品

陈世骧先生训“之”这个人的“脚步”来对照诗中的律度,认为这是姿态和节奏的“自然音节”。台大教授郑毓瑜〈从“姿”到“之”——由力动往复诠释陈世骧的诗说〉一文将这个观念比之于现代诗人林庚的节奏论,说这样的脚步是一种“欲擒故纵”:

分了行不免要停止一下,这便是“擒”,也便是“节”;可是虽然停止,却似乎没有完,我们还不能不再读下去,这便是“纵”,也便是“奏”。“节”字的本义是“止”是“制”,“奏”字的本义是“进”是“走”。我们明明是要“进”要“走”,却偏要“制止”一下,这样便产生一种自然的姿势,那便是非跳不可。



无独有偶,读诒旺的〈交际舞〉,他写道: 

为了不跌倒,我不断/踏出下一步/有时前进,有时后退/有时团团转。(2017:49)

《行行》这样的观念,无意中与传统诗学一脉下来的自由诗的精神不谋而合:郑毓瑜教授认为陈世骧从英译〈文赋〉,论“ 姿”、“诗”、“ 兴”,乃至于论“时”,都借助“之”非跳不可的脚步节奏复合以完成身体动力——“欲进又止”、“欲停而动”、“以蓄待发”、“以断续连”,来唤醒字里行间相反相成的游旋姿态——从语词本身来看,郑教授直接以中文复合性对偶词的惯性解说“之”的动力表现, 认为这正是陈世骧所诠译的〈文赋〉当中,最核心的创作体验与体现。陈世骧认为“上意识的选择意义,却受着下意识的支配”:人感于时引发情动,起兴而发声,因内里情的满溢使人“坐立不安”,产生非跳不可欲进又止的姿态,这又牵制了人的“唇吻发声”,构成了词语和身体互动的语境:“进/退”,“蓄/发”,“断/续”,“顺/逆”,“正/负”,“是/否”,“阴/阳”等等复合性对偶的诗句。诒旺显然有此体验:

行行:英语格律诗有音步(Foot),新月派提及戴着脚镣跳舞,对我而言,写诗时的遣词、断句、分行、谋篇、调度、修整……运作起来,真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苦辛与情趣:语言如舞,文字似步。

心跳,血流,脏腑肢体各司其职,一个身体不就像一支舞蹈团体?当写作因为长期经营而逐渐形成体系,这写作也隐然有器官的循环:从具体的文字召唤抽像的言说,让抽像的意念有了具体的记载。文字的视觉与语言的听觉交错,拿捏出明明无形又仿佛有血有肉的形像世界。(2017:207-208)



早在2012年的《副词》开始,诒旺对虚词作了反复的思考,也是这个时期,他用手机绘了透明舞者的千姿百态(可以说是小裸人的前身),几乎是刻印出诗人在语词以外的真身。《行行》更是从词语最小的步履按序列:一行、二行、三行……序列方式排比、跳跃、回旋,自行构起“欲行亦止”,“欲擒故纵”的连续舞步,从中生发个别的呼吸(虚词)、脉搏(副词)、姿态(动词)、精神(形容词)、形态(名词),进而开始构句连章,架构起音节(思想)、旋律(情感)乃至于舞姿(行为)——那这些小跃步则是关键步履——透明的小裸人灵巧的神态穿插其中,仿佛《行行》诗里大量的复合对偶词/句,人与词语互融,显示了特殊的魅力。〈开心〉说的正是这样的姿/语/词的愉悦,如同修辞的拟物拟人却又不仅仅是模仿而是化身:

当我合掌说:啊,门,啊,门/我是尝试把关起的打开:有这么开/这么开/这么开哦 //当我拍掌,像没有上锁的门/被风吹得乒乒乓乓/我是怕我先睡了,至少让你/有门可进

读者在这样的引导下,很容易觉察到,简单的进止跳跃的身姿与词语的“交际舞” 由单调的对偶句复合到繁复缭乱的对偶复合修辞,像单一的动作到多变的舞姿:比如诗句 “坐着是一种逃离”,“在盼望中睡着”,“遮掩才能显现”,“诸般呐喊都很寂静”,“醒着的梦游者”,“离去是怎样等同出发”,“不是认错只是没有认对”,“脱下比穿上难”,“当你的恨/深得像爱”,“用疤痕安抚”,“一个喋喋不休的哑巴”,“你往空气看见自己的不见”,“本来是希望/有了方向才走//后来是走了,才有方向感”,“可是我已经裸露得近乎透明了/近乎可以穿透一切我想碰触的”……等等,乃至于用议论:“为什么:真形像偏偏像是无形的形像,而模仿的形像偏偏像是我作为存在的形像所能够触及的形像:被建构,被放置,被替代,被销毁?”

因此,回到陈世骧说的诗是“示意”的,不传递任何意思,“示意”不在词句的散骈疏艳,而在姿态;不在文义,而在意像。诒旺以情动造句,主在显露出朗诵和舞动律度,而不是词语的意思,亦不避开散体,而突显他对诗语言律度的高度醒觉。

反应

 

副刊

新书面市《褪色》

如果你年轻,或者已经年轻,又或者你早就发现生命力所在时空非你想象的那么狭小,那么散文集《褪色》在等你。

《褪色》是渲染出界的生活,收录16篇散文,分3辑:



辑一《记忆你为尘土》6篇以茨厂街的今昔情境追憶患阿兹海默全身僵硬如大卫雕像的大哥,尝试感觉他思维的涌动,感悟城市与生命个体的交错。

辑二《未及》6篇多是自身反思。自身内在外在两方互相猜测——内心与周遭情物事的相对立,人生总避不开好事多磨、等待或凝望的纯粹时间,嵌进去构成了后来的我们。

辑三《换了人间》4篇相对是空间刻度,有切实历历在目的常人和不可忘的常事,写母亲写狂师写狂狷岁月。这些书写让你明白当时间变作石头不给人留任何窥看空隙,钻营记忆剩余的人情碎屑就是呼吸。

照片充满故事

作者出生在雪兰莪两小河的交汇处双溪威,父亲跟英人开矿,一家住3号铁船公司厝。童年的眼睛看白沙、锰、矿湖、废铁、树奶脚,牛队羊群和它们的粪干以及各色人嘴脸。



三辑散文因此用了三张矿场旧照分隔,第一辑旧照是50年代新建的矿场公司厝,拉进看是几个男孩一只白狗;第二辑和第三辑的分隔照是作者从来没有到过的恬静而炊烟袅袅的老家端洛。集里还有充满故事的照片,与散文集的书写作情境对映。

作者:黄琦旺出版:南方大学学院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