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方向正确吗?

读者问:我总是很努力,但为什么别人的成效总是比我好?



常言道:“人比人,气死人”? 

反思自己,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是不是自己的感受感知能力不足呢?是不是少阅读导致缺乏人生的阅历?是不是少接触生活中有智慧的老师?是不是不善于运用零碎的时间学习?是不是信心不足导致人际关系欠佳? 

另外,我很努力,努力的方向和方式正确吗?我是个人努力,或是与团队伙伴共同奋斗,达到综合(Synergy)效果?

既然很努力了,那么“天时、地利(平台、网络等)、人和(人际和大自然等的和谐关系)”条件是否成熟充足了?正如NBA球星Kevin Durant转换了平台,在得到勇士球星球迷的大力支持下,协助勇士球队勇夺今年度NBA总冠军!



刹那 vs 恒久

相信你正处在《孟子·告子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透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对于成效,请问你想创造“一时的成效”或者是“持续的成效”?一般人所追求的表面上、物质上的成效,是你的目标吗?

举例说:做为金钱游戏快速致富的工具,赚取一时的金钱收入,过后却要付出惨痛代价,难道这是你的心中所想? 

另外一个是坚毅不拔的建设精神能量、身体健康、物质财富的快乐能量,以期在未来达到“身、心、灵”平衡成长、立于不败、持续发展的成效?

举例说:王品集团的戴胜益先生日行一万步(搞企业不一定要牺牲健康)、坚持高自律精神、创建高绩效的经营团队。“路遥知马力,疾风知劲草”, 卓越的业力法则标准才是你心中真正想要的成效吧? 

日本能率协会理事长、亚洲管理大师之一畠山芳雄在《基本最无敌》书中分享:“专业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接受专业的基础训练,并在实务经验的积累中不断磨练提高。”

书中指出合格的员工必须通过以下4项关卡:

1.作为组织一员的基本行为

2.作为专业岗位人士的基本态度

3.具备担当业务相关的专业能力

4.作为监督者、管理者、领导者的领导能力

别让低水平的基本行为妨碍了高水平专业能力的发挥。要想提升自己的能力,首先需要“诚恳地认识自己”。并且,此时判断基准就是前面所列的4项出发,以评价自己,找出自己哪方面做得好,哪方面是自己的弱点。在弥补不足的同时发挥长处,这才会使自己成长。

多阅读, 多锻炼

人生是一个漫长的学习、成长自己的马拉松赛跑过程。千万别急于一时之成效,因为自然法则证实了:没有种下好种子,没有锻炼基础功,欲速则不达!或许某些现代人受到周遭错误价值观的污染而习惯了“往外看”,真正能帮助自己坚强成长的其实是“向内看”!有一位老师这么说过,如果要达到更佳的成效和成长,唯有实践:诚、用心、看自己、放下自我(无私精神)、难关不在外和多读书多锻炼 (阅读生命成长的书籍, 积极行动增长阅历)。 

我相信你每一天将会感受到自己正在朝向那有价值、有意义的目标前进!

反应

 

副刊

为什么你不帮我?/拿督雷智雄

现代的年轻人似乎都较无法独当一面,而且通常他们认为上司的援助是理所当然,此种观念已成为风气。当部属得不到你的援助,他就会抱怨:“为什么这次你不帮我了?”

当员工无法达到预期的营业额、经费超出预算、拿不到预约原料、无法在约定期限内交货、无法完成任务时,你应该如何应对?或许你也可能听过他们的埋怨:“这很难办呢!、“请再多宽限几天!”、“我已经尽力了!”,你应该如何处理呢? 



坚定重复命令

此时,你不可轻易地与部属妥协。虽然达成目标并非易事,然而若每次皆延迟进度,还须重新修正,最后任务的内容就变得含糊不清。即使对他们有些过份,你仍须坚定地重复你的命令。你需要大声地激励对方:“不要净说些丧气的话,努力去做看看!”做一个暂时不讲理的上司。 

下达命令时,你必须大略预测一下未来的情势:遇到此种状况应如何做,演变成那样时则需要那么做。在最后的阶段更需用心,详细地指示属下,如此就比较不易出问题。 

必须以身作则

我们经常听到人家说:下命令要简洁。若因此而产生错误,只会白忙了一场;应该改为下命令要详尽,不给听令者留下退路。详细地说明命令的内容不会有任何坏处的。虽然有人认为:“一旦全部委托下属,就不要横加干涉。”这样反而可能造成失败。你必须在适当时机,对属下不停地叮嘱、激励,有时甚至需要伸出援手。或许他们会觉得厌烦,你也无须太在意。当然,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如果上司过于热心地叮嘱、过于督导属下,也会产生问题。记住,并非一切事务皆可盲目地往前冲。 



要下属服从上司的指令并不困难,但是他们服从之余,只有一个方法,就是以身作则。身为上司,要显示自己的权力,不是表面上令下属的行为服从,而是使下属无论任何时候,看见或想起上司,会有一份肃然起敬的感觉。如果你想使下属做到这一点,凡事以身作则是最重要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