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李显龙3兄妹决裂
来看纠纷来龙去脉

(图:撷自《联合早报》)

(新加坡15日讯)李家姐弟李玮玲医生和李显扬在星期三(14日)凌晨丢出震撼弹,公开与长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对父亲、建国总理李光耀故居处置方式的分歧,更表示对李显龙“失去信心”。

这两天来,引发双方一来一往的争执,正在国外度假的李显龙星期四晚公开他提呈给内阁部长级委员会的宣誓声明,也因此公布了许多双方争论的细节。



《联合早报》根据李显龙的宣誓声明内容,拼凑李家纠纷的来龙去脉。

2011年8月20日:李光耀立下第一份遗嘱

故居拆除条款,首次出现在李光耀的遗嘱中。根据这份遗嘱,遗产将由三名子女平分。

2012年11月2日:李光耀立下第六份遗嘱

李光耀告诉李玮玲,根据这份遗嘱,她相对可多分得一份遗产。



2013年12月16日:准备第七份遗嘱

晚7时08分,李显扬妻子林学芬电邮李光耀,并抄送李显扬和律师柯金梨。电邮写道:

“亲爱的爸爸,这里是最初同意的遗嘱,确保遗产平分给所有三个孩子,并将每个人所获房产的相应估值(以逝世日期为准)也考虑在内。金梨,麻烦你准备一下正式文件。”

林学芬也在该电邮附上一份名为《最终遗嘱--李光耀-2011年8月19日草稿》的文件。

晚7时31分,也就是仅仅23分钟后,李显扬回复林学芬的上述电邮,但在抄送人中,他把柯金梨拿掉了,而是加入李光耀的私人秘书黄莲好。李显扬在电邮中告诉李光耀:

“爸,

我联络不上金梨。我想她是出国了。我觉得不该等到她回来。我想你现在只需要找个证人,把遗嘱签了。芬可以找她的合伙人,带一份正式文本来做遗嘱,也当证人。他们可以和莲好协调,找个方便的时间。”

晚8时12分,李光耀还没有回复,林学芬又电邮黄莲好,抄送李显扬和她在腾福法律事务所(现为Morgan LewisStamford)的律师同事雷安智(Bernard Lui),通知黄莲好和BL把遗嘱准备好,然后让黄莲好直接联络BL,安排签署遗嘱。也就是说,在41分钟内,林学芬准备了新遗嘱,然后又找了她的律师合伙人做好准备找李光耀签。

晚9时42分,李光耀回复李显扬的电邮。李光耀同意了李显扬的建议,不用等柯金梨,也同意李显扬的建议,签署遗嘱。

2013年12月17日:李光耀立下第七份,即最后遗嘱

早11时05分,林学芬派了腾福法律事务所的两名律师到欧思礼路38号,找李光耀签遗嘱。雷安智和一名叫江秀慧(Elizabeth Kong)的律师只在那里待了15分钟,11时20分就离开了,这还包括他们办理进出手续的时间,做遗嘱的时间应该更短。他们显然只是去见证李光耀签最后的遗嘱,而不是去为他提供法律咨询。

当天下午,黄莲好发电邮给李光耀说:“我们已经收到签过名的文件的传真复印件,可以发给李光耀先生在办公室再重读一遍。”

这封电邮令人起疑,因为李光耀签遗嘱的时候,黄莲好都不在场,也就根本不可能知道李光耀是否有读过遗嘱。黄莲好是在收到签了名的遗嘱的传真复印件之后发出这封电邮的。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李光耀曾向黄莲好要一份复印件“重读”。而且,除非发传真的人或是传真本身有说明,她也不太可能会知道传真发给她是要让李光耀重读一遍遗嘱。

在这两天和李光耀谈制订和签署遗嘱的电邮中,李显扬和林学芬没有抄送我或李玮玲。我后来才知道当时这些令人不安的情况。

2014年1月3日:黄莲好寄出电邮

黄莲好给林学芬寄了一个电邮,抄送给李光耀、李显扬、李玮玲、何晶、柯金梨和李显龙,并附上李光耀的附录。附录跟最后一份遗嘱的内容没关系,而是有关一些地毯遗赠方面的处理事宜。

林学芬和李显扬2013年12月16日和17日的电邮,埋在这串发给黄莲好的电邮链中。李显龙表示,2014年1月的时候,他还不认为有必要阅读整个电邮链,也就没那么做。

他说:“我不觉得有任何需要,而且我不急着了解父亲的遗嘱。我觉得,那些是他的事,仅此而已。这可从我2015年5月13日问李显扬有关我不知情的最后一份遗嘱的附录时显而易见。李显扬回复说,黄莲好2014年1月的电邮中,已抄送了我。我在那之前并没注意到它,当时也找不到这份黄莲好的电邮。我因此向李显扬索取了一份备份。

2014年7月:李玮玲和何晶联络

李玮玲开始对最后一份遗嘱产生严重的怀疑。她与大嫂何晶通过电邮联系,并向何晶透露,父亲李光耀在几年前跟她说,她会获得额外的遗产。

2014年7月以后:李玮玲和何晶再次联络

李玮玲又告诉何晶,说李显扬告诉她李光耀又改变主意,要让三名子女平分遗产。她跟何晶说了很多事,包括最后一份遗嘱的见证人,来自林学芬的事务所。李玮玲当时说:“如果这是爸爸所要的,那就这么办。但我不信任学芬,她对显扬有很大的影响力。”

“过后,学芬寄了一份‘甜言蜜语’电邮给柯金梨交代事情经过”。李玮玲和柯金梨都“怀疑这会不会是显扬耍的伎俩。”

李玮玲当时也说:“如果那是爸爸的决定,我可以接受。但是,我觉得是显扬耍弄了我。”她也说:“我很生气,显扬竟然这样对我。”

她还说:“我一直比较倾向于三人平分,不用怀疑显扬和学芬。让我生气的不是我拿不到钱,而是显扬和学芬如此对我。”

2015年4月12日:李显龙得知最一份遗嘱的详情

吴裕庆律师宣读李光耀最后一份遗嘱,当时李光耀的三名子女李显龙、李玮玲和李显扬都在场。见证李光耀立最后一份遗嘱的证人雷安智律师也在场。当时,林学芬表明李光耀曾要求她帮忙准备最后一份遗嘱,但她不想亲身参与,所以交由她律师行的吴裕庆律师处理。李显龙表示没有迹象显示吴裕庆曾针对最后一份遗嘱与李光耀见面或沟通。

李显龙与李显扬也在遗嘱宣读时发生争执。李显扬当时重复坚持李光耀的故居应马上拆除。李显龙回应,如果在李光耀过世不久,公众情绪仍激动时这么做,将迫使政府迅速做出反应,把房子列为保留建筑,而这不一定是对维护李光耀的精神遗产以及对新加坡最理想的做法。这番争论在何晶介入询问李玮玲是否希望继续住在李光耀故居,而李玮玲表明愿意时停止。李显扬不再坚持拆除房子。

2015年4月13日:李显龙在国会公开李光耀对故居去留的想法

李显龙在国会宣读李光耀在2011年12月27日给内阁的信,并说明拆除条款事项。李显龙也说,政府只会在李玮玲搬离房子时,才考虑房子如何处置。

2015年4月23日:李显龙把遗嘱宣读当天的事告诉副总理张志贤

李显龙在办公室向副总理张志贤描述遗嘱宣读当天发生的事,包括林学芬所说的话。

2015年6月:李显龙阅读最后一份遗嘱前的六份遗嘱

柯金梨把李光耀所立的第一到第六份遗嘱交给李家,以及解释他为什么执行这些遗嘱。李显龙当时检讨与比较了前六份遗嘱以及最后一份遗嘱的条款与变化,从中领略2013年12月16日和17日两天电邮往来的意义。

2015年8月:何晶找到之前与李玮玲的往来电邮

基于持续的争论,何晶翻查旧电邮,找到2014年7月她与李玮玲的往来电邮。李玮玲在邮中,表示她怀疑李显扬与林学芬在李光耀拟定最后一份遗嘱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2015年9月:李玮玲和李显扬恫言对李显龙的攻击将升级

李玮玲和李显扬在接近2015年9月大选时,威胁将把对李显龙的攻击升级。

2015年9月大选后:李显龙提议把李光耀故居转卖给李显扬

大选举行后,李显龙提议以市价把李光耀故居转卖给李显扬,让李显扬和李玮玲决定如何处置房子,不过条件是他和李显扬各把房价的一半数额捐给慈善,以免未来因为赔偿或土地重新发展所得再起争议。李玮玲和李显扬同意这项献议。李显龙之后如所说捐出房子市价的一半,并另外再捐出另一半数额。李显龙坚持家人不可以从房子的交易中保留任何款项,否则会被视为李家是基于金钱利益反对房子的征用和保留。

2016年3月至4月:李家纠纷首次浮上水面

李玮玲为新加坡《海峡时报》撰写专栏文章,反对在父亲逝世满一周年所举办的多项“英雄膜拜”式纪念活动。她也通过个人面子书网页,指责李显龙滥用权力建立王朝。对此,李显龙回应,强调这完全不实,也对妹妹的指责深表难过。

新闻来源:联合早报

相关新闻:

李显龙指李光耀最后一份遗嘱在“极度令人不安的情况下”拟定

对李光耀遗嘱始末李显龙提出九大质疑

李显龙3兄妹决裂来看纠纷来龙去脉

断章取义引述自己的话 李玮玲斥哥哥“恶意不诚实”

李显扬质问李显龙 父亲拆房意愿是否坚定?

反应

 

要闻

元首:马新关系紧密特殊 “从李光耀身上学习许多”

(新加坡6日讯)目前正对新加坡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元首苏丹依布拉欣陛下表示,马新拥有特殊的双边关系,由共同的历史、文化,以及紧密的经济关系联系在一起。

他说,他和元首后拉惹查丽苏菲亚对新加坡并不陌生,因为他不仅认识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和建国总理李光耀,还认识李光耀父亲李进坤。

“我小时候,他会牵着我的手带我到处走。”

他也说,自己从李光耀身上学到许多,包括政策须有延续性,才能吸引到长期投资者,这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

陛下今日在新加坡总统尚达曼为他而设的国宴上致词时,也感谢总理李显龙在促进马新两国关系上的努力和远见,并形容他是大马和柔佛的亲密好友。

他祝贺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将接任总理一职。

“我很有信心,在他的领导下将进一步加强马新两国之间的联系。”

两国元首在致词中强调两国的紧密关系。

元首李显龙相识逾35年

苏丹依布拉欣家族和李显龙家族是世交,陛下与李显龙相识超过35年。

尚达曼致词时,特别对苏丹依布拉欣选择新加坡作为上任以来的第一个国事访问目的地深感荣幸。

“陛下是新加坡亲密的长期朋友。作为柔佛苏丹,陛下在推动两国关系以及新加坡与柔佛的友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陛下就任马来西亚国家元首后,新加坡更期待继续密切合作,深化两国关系。”

在国宴开始前,尚达曼和苏丹依布拉欣在总统府参观新柔长堤启用100年摄影展,并为两国邮政局将联合推出的新柔长堤100周年纪念邮票揭幕。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