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前港督卫奕信强调
“港独”不可行

(香港9日讯)前港督卫奕信于本周三在英国伦敦接受港媒专访,谈及香港问题时指,当前“港独”的诉求“完全不可行”。他表示,无论在殖民地时期或是现在,香港成功的要诀就是政治上不要被北京视为威胁。

据大公网报道,卫奕信表示,香港当前面对社会撕裂、政府管治困难、内地与香港关系紧张等问题,严峻程度远不及1990年代。香港人应保持乐观务实的精神,眼前困境并非无法解决。他强调,“港独”诉求“完全不可行”,无论在殖民地时期或是现在,香港成功的要诀就是政治上不要被北京视为威胁。



卫奕信称自己在香港问题上一直是个“乐观主义者”,回归前不少人对香港前途作悲观预测,“有6、7本相关的书面世”,事实证明这些悲观论调是错误的。

他表示:“如果说香港没有问题,那是愚蠢的。但你看看英国和欧洲,都面对大量问题。回归20年后,香港仍然被视为全世界最佳的营商城市之一,经济状况仍然非常良好,‘一国两制’和法治仍然有效运作。”卫奕信认为,香港回归后的“得分点”远多于“失分点”。

现年82岁的卫奕信于1987年至1992年担任港督,1970年代开始处理香港问题,精通中文,是当年英国外交官中的“中国通”。

卫奕信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金庸效应·文化中华·反港独

报道:笔锋

纪念金庸100岁,毋忘金庸小说是文化中华无形的精神堡垒,刀光剑影的江湖意外地变成中华民族文化的护城河,让花果飘零的全球华人在郭靖、黄蓉、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的世界里,发现历史的传承,也焕发继往开来、为万世开太平的愿景,在2019年修例风波中,力抗“黑暴”逆流,发挥定海神针的效应。

金庸100岁了。这位武侠小说大师生于1914年,2018年逝世。在他的百年冥诞之际,各方都回忆他的文学感染力,功在文学武林,是侠之大者。

但其实金庸在香港政治光谱中更有潜藏的力量,在民间埋下文化中华的种子,于关键时刻力抗“港独”的分裂主义逆流,才使得2019年的“黑暴”事件面对民间的制裁,局势最后化险为夷,在于民众都有一颗中国心,不甘香港被“港独”的暴力吞噬,很多老百姓都挺身而出,在不同的阵线上加以反击。

这也因为中国从婴儿潮一代到80后,几代人都受到金庸文化中华论述的影响,尤其很多受英文教育的精英,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不多,但读多了金庸小说之后,就会被那些江湖传奇所迷倒,一招一式都暗藏中华文化的底蕴,降龙十八掌、见龙在田、飞龙在天,都是易经的精髓,而华山论剑、襄阳血战、大漠风光,都让读者进入了神州大地的历史场景,让那些长期只接受西方教育的“番书仔”,可以一窥华夏堂奥,被那些恩怨情仇背后的文化魅力勾住魂魄,如杜甫诗句所说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培养了强大的文化中华的认同。

中华文化坚忍不拔

这也是全球华人的文化认同,喜爱金庸的武侠小说,被书中的中华文化坚忍不拔的精神所吸引。对于东南亚华人来说,更是感同身受,不仅因为金庸的一些作品是在他于1960、1970年代新加坡创办《新明日报》时所写,也因为东南亚华人历经排华风暴,对于中华文化更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怀,对于2019年修例风波更是深恶痛绝,不能容忍暴徒以民主之名,将立法会砸烂、将又一城商场烧掉,将公路堵塞,将几百个交通灯毁掉。对于香港那些拿着英国旗和美国旗、声称“欢迎美军登陆治港”的示威者,东南亚华人都称之为“慕洋犬”(牧羊犬的谐音),意指他们的崇洋立场,只是唯英美是从,但最后还是被殖民者歧视,这在马新等前英国殖民地一度司空见惯,但后来李光耀就对此深刻反思,敢于向英美说不,力争权益。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斗士林连玉、沈慕羽等更是身体力行,不惜得罪权力当局,推动华教,甚至锒铛入狱,也不坠其志,在大马保住中华文化的命脉。

追根溯源,金庸的小说,是中华文化无形的精神堡垒,那些刀光剑影的江湖,意外地变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护城河,让花果飘零的全球华人,在郭靖、黄蓉、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的世界里,重新发现历史文化的传承,也焕发继往开来、为万世开太平的愿景,在2019年修例风波中,力抗“黑暴”逆流,发挥定海神针的效应。

金庸倡导多元包容

其实金庸的世界观,不是一个狭窄的大汉人主义,不是被“慕洋犬”攻击的“大中华胶”。恰恰相反,金庸的论述都是倡导多元与包容,字里行间,都对种族歧视和霸权加以无情的挞伐。《天龙八部》主角乔峰最后发现自己是契丹人,在汉人世界被质疑,虽然最后改名为萧峰,也深陷忠义难两全之痛,最后于雁门关自尽,成为悲剧角色,金庸藉此痛批种族主义之害,高举法国作家雨果的旗帜:在一切的价值原则之上,人道的原则才是至高无上的。金庸了解中华文化本来就是兼容并蓄,汉满蒙回藏都是一家,佛教本来就是源于印度,他借武侠小说言志,要剔除传统文化的糟粕,建构一个理想世界的未来。

对很多香港的精英来说,金庸小说恰好弥补了英文中小学欠缺中国地理和历史教育之弊,云南大理、姑苏、燕赵、塞外茫茫、江南旖旎、嘉兴、宁波等地名的事与人,让读者神游故国,大江南北,看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读金庸,等于是一场中华文化和历史之旅,在曾是殖民地的大马、新加坡和香港,都有醍醐灌顶的效应。

这也是金庸效应,从武侠小说的武林,读出文化中华的豪气与底气,不再在西方强势文化前低声下气,而是敢于待从头,收拾旧山河,迎头赶上,超越前进,既要承接濒于断层的传统文化精髓,但又拒绝自闭和狂妄自大,拥抱多元化,重视吸纳全球的优秀文化。金庸的小说技法其实颇有西方戏剧的特色,擅用“隔墙有耳”的叙事,也有主角内心世界的独白,展现戏中戏的张力。

在金庸100年之际,蓦然回首,发现国际江湖遽变,但人心的江湖不变,都在寻求一个多元的、安和乐利、和谐、但也人间有正义的世界。纪念金庸,中华文化的金庸效应是不能忘记的。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