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中国留学生杨舒平“辱华”?/陈文坪

5月中旬,一位中国留学美国马里兰州的留学生杨舒平,在毕业典礼上演讲时,有感而发地比较美中两地的“自由空气、自由风”,视频被转载到中国国内的网站后,引起中国网民众怒,遭到网民的人身攻击;中国国内一些媒体不但没有加以引导网民往正确的方向思考问题,反而推波助澜,将杨舒平奚落一番。

中国媒体人更是少之又少敢于站出来为这位留学生杨舒平辩护。这就是教育的一种挫折。



有人质疑杨舒平是云南昆明人,而昆明在当下中国极其严重的雾霾版图中,算是蓝天常见的城市。杨舒平说她出门就要戴口罩,不戴口罩可能会生病,与事实不符。于是很多人由此拔高:她撒谎,她是为了讨好和谄媚美国,她故意抹黑祖国形象,她是为了获得绿卡,她在卖国……”。

网民有这样的心态还可以理解,但有媒体人也认为“这种质疑有一定道理”的说辞,是非常主观、片面的言论。

这一说辞更是无法让人苟同。说明一些媒体人在潜意识中还是跳脱不了留学生是为了讨好和谄媚美国,是为了获得绿卡等旧思想思维框框。

思维只有黑白对立

教育的目的是让人可以分辨真伪良善、思考正确错误等。一个即将毕业的留学生在毕业典礼上,有感而发道出心中话,说出真性情的感言,却被扭曲成不爱国,被众骂是狗,受到人身攻击,这可说是社会的另类“悲哀”啊!



这简直真的是一种网络霸凌的可恶社会现象。一个人说真话,不受大家欢迎;鼓励人们说谎言,才有爱国思想。可见教育已来到了本末倒置,人们的思维已只有黑白对立了。

该留学生在演讲时并没有慷慨激昂,也没有谩骂语气,而是通过自身的留学生涯,在生活中所看到的、发自内心的感想,用两国的空气作个比较,来说明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自由空气与自由言论的可贵。”

这样的一种真情流露,而且是事实存在的,眼睛看得到,却遭到他人的人身攻击,在一个文明国度里是何等的悲哀?

大家应相当清楚,当一个人在国外时,在被他人问来自哪里时?首先告诉对方的都是自己的国家;如果对方有再进一步询问家在哪里?自己才会细说下去。

留美学生杨舒平的家乡虽在昆明,而昆明与北京相比,空气算是好多了。但作为一位留学生,她非常清楚,家乡(昆明)不是国家,不能以昆明来代替中国。在国与国之间作比较,必须以中国(北京)为主要对比方。

讲真话却被排斥

大家都知道,北京一旦出现雾霾天气,其糟糕的程度是什么?国际媒体已不算是大新闻了,那还有谁不知?

杨舒平基于这个事实说了实话,却被指“辱华”,没有爱国思想。中国社会,包括媒体,就是欠缺自我批判的能力。人们只能有一种声音,与“党言”同调。学生讲真话却被排斥。这就是教育的悲哀。难怪自由的可贵能深入学子的心中。

崛起中的中国,媒体必须多做一些引导网民发表意见的疏通渠道,引导网民接纳不同意见的存在,放下两极思维。媒体人更应该客观、不偏不倚的专业精神给予说明。否则,不时出现“一言不合”,就被全民人肉搜索的社会现象,的确匪夷所思也!

反应

 

言论

让人愤怒的项链/陈仁杰

一条1亿1650万令吉的粉红钻石项链出现在美国司法部向一个马来西亚发展有限公司(1MDB)追讨滥用公款所购得资产那厚厚的诉讼书中。在社交媒体中,愤怒的网民纷纷群起挞伐。

1亿1650万令吉到底是什么概念?以一个月入3000令吉的上班族打个比方,他必须工作且不吃不喝逾3236年才能存到该笔款项。



换言之,普通老百姓奋斗几辈子可能连钻石的粉屑都无法拥有。

百姓省吃俭用度日

我们不似中国商业大亨王健林般拥有生意头脑,随便就能赚一个亿,我们不似某人般人缘太好,随时都能获得来自中东朋友的捐款,我们也因储蓄数额不多,无法仿效某人用自小存的钱来买戒指,抑或其他名牌奢侈品。

国家经济不景气,政府以国库吃紧为由,开始征收各式各样的税务,包括旅游税、消费税等及一再削减人民补贴,导致人民肩上的负担越来越重,生活压力倍增,只能省吃俭用勒紧裤头的过日子。

因此,当看到这滥用纳税人的钱所购价值连城的粉红钻石项链,怎叫人不血压飙升、不愤怒?若调查持续下去,难保不会有蓝钻石、绿钻石抑或黄钻石项链的出现!



一如往常,内阁成员纷纷对该诉讼书提出各种质疑、总检察长坚称美国司法部没有证据、近期战功累累的反贪会表示不会开档调查,但缺乏证据支持的言论充其量也只是无力的撇清。

良好形象毁之一旦

1MDB风波延烧至今犹如连续剧般高潮迭起。由于疑似涉及种种不法活动如洗黑钱、私吞公款等,世界各国包括美国、新加坡、瑞士等纷纷开档调查后,曝光在众人眼皮下的丑闻越来越多,大马辛苦建立起来的良好形象就这样毁之一旦。

1MDB对大马的祸害不仅局限于国家政局,对经济的影响尤为严重,而人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也不断下降。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