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年轻人,这世界不如你想像/郑喜文

吉隆坡一名19岁的女大专生,疑在人生、课业及工作方面遇到不解之谜,留下遗书给母亲后,从22楼宿舍阳台一跃而下,当场毙命。

该女大专生来自单亲家庭,必须自行承担学费、宿舍等生活费,得在繁重的课业里抽身出外兼职补贴,遗书里提及说对未来感到迷茫——如上课时间太长,不想翘课,却又得工作,更怕的是自己选择了学业,放弃兼职,然后学业一样糟糕,则两头不到岸等,于是她跳了。



大山脚一位以奖学金就读电子工程系的20岁男优秀生,疑2年以来遭受同学在社交平台上的霸凌以及人身攻击(网络霸凌),而从学校附近的17楼组屋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此之前,这男曾经性情大变,一而再的旷课,妈妈甚至“跪求”孩子不要再“沉沦”,没想到孩子“再也没有以后”了。

吉兰丹一29岁警长,疑健康出了状况以及工作压力太大而郁郁寡欢,日前被发现在自己的办公处举枪自轰,地上满满的血滩。

呃,家境欠佳的担心成绩不好,成绩好的却被长期高调又公开的欺负,而在工作职场上非常杰出的却跨在工作压力上——看来,怎么都得死。

还没死的,是不是因为我们都克服了这个问题?真不见得。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自杀并不是因为问题本身,而是他们失去了持续下去的理由。

他们不一定缺乏来自长辈的爱,然而也许缺乏了一些责任,一些“自己以外”的责任——他们的问题只有他们自己,于是,一旦支撑不下去,他们就回到问题的根源——他们自己,然后,消除了自己。

钻牛角尖有迹可循

逻辑来说,他们的心态都是非常积极及上进的——他们的压力都在于精益求精,一心想着解决问题,只是,每一天的持之以恒,每一秒的全力以赴绝对会把一头大象给累到,他们活得很累,因为他们拒绝服输;然而,自杀就是认输,那为何不选择放弃已经撑不下去的问题?学业也好,工作也罢,为何要选择一个自己看不到的认输方式?

他们钻进了牛角尖,只是,其实都有迹可循——成绩一落千丈,情绪低迷不振,神情郁郁寡欢。

遗憾的是,旁人其实也钻了牛角尖——为何妈妈会跪求孩子不要变坏,而不是探讨他怎么不再乖巧呢?

亲子关系是一门基础课,有的只停留在三餐温饱上的寒暄,有的是报喜不报忧的传统,有多少的父子母女是可以维持好朋友般无话不谈的关系?

他们缺少了长辈的智慧及阅历,于是,摆在他们眼前的问题被放大为最巨大以及严重的,他们觉得自己跨不过去,于是停止跨越,在他们的世界里,往往只住有一个人,他们是孤独的。

很多长辈的爱只是停留在付出,而孩子只是一味的接受,这一类的爱是不全面的;传统的爱是“把最好吃的食物留给孩子吃”,那孩子会不会也将最好吃的食物留给你呢?

在外,这个世界并不如你我所想像的那个样子,在内,其实你想你的世界是啥样子就啥样子;它偶尔确实并没有那么美好,然而其实也并没那么坏,很多人还是过得不错,活得挺自在的。

想起大陆作家大冰的一句话:愿你能朝九晚五,也可以浪迹天涯。

反应

 

在商言商

重复14次的逻辑/郑喜文

作者:郑喜文(大中华市场前锋队长)

[email protected]

最近看了一本颇有趣的书,《底层逻辑》,作者刘润尝试为埋藏在表层甚至是逆向的认知给予一些规律上的痕迹,好让我们在繁杂莫测的世界和层层叠叠的假象里捕捉相关的“线索”,在未知的当下作出相对来说更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其中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道数学题,它是这样解的:如果你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成功率只有 20%,而我们对“成功”的几率定义在95%的话,那这件只有 20%会成功的事情你需要去做几次,才会有95%的把握?

一般人会用加法或乘法,5次左右?

正确答案是14次,其背后的逻辑是,当一件事情只有20%成功,则80%会失败(废话),那重复做N次都不成功的几率是 80%n=1-95%=5%,换去白话文来说,即重复做N次每次都不成功的几率是5%,更积极的说法是:重复做N次,至少有一次成功的几率是95%。

而这个N,就是14。

如果要达至99%的成功率,则需要重复21次左右,反正没有百分百的几率,那1%象征着运气,虽然这元素的占比在商业里头往往会超过 1%——没想到数学题也商业化得如此接地气?

了解到这一点,可以想象得到,第一次创业就成功的几率小得可怜,而商家要在伤到元气的情况底下,继续坚持其余13次的尝试,谈何容易?

一直在路上

数学题毕竟是数学题,经商条件会在这14次尝试的期间发生变化,不是开几个根号还是次方就可以解决的;而所谓的“不成功”,并不会是毫无斩获的“零”,相对的,所谓的“成功了”,即使尝试一次就做到了,却也只是起点。

经商是“一直在路上”的旅程,并不是就此退下或一直这样做下去的启示——这一切操作,恰恰是从商最挑战也最让人着迷的地方。

话说回来,倘若想做一件自己很喜欢但却很不熟悉的事情,而这把握只有1%成功率的话,按作者刘润的算法,你需要重复298次才,会达到95%的几率,并且还是同一个“不熟悉的”领域——从中可见,“十年磨一剑”的做法是理智的。

如果一直都在做自己熟悉的,但却屡败屡战N次之后打算改变赛道的话,不晓得又要重复几次才达到95%的几率?

这道题,书里并没有答案,即使有,也只供参考。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