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

懂电影的电影/庄若

这星期首要推荐“要看请快”的好电影是香港影片《29+1》,此戏的导演彭秀慧是舞台演员及导演,这电影其实是她自编自导自演10年的独角戏。说的是两名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女性,即将30岁生日时的心态转变。



剧场版是由彭秀慧分饰两角,电影版则分别由周秀娜及郑欣宜饰演,先说周秀娜饰演的上班女郎林若君,面对爱情、亲情、事业等各种人生的烦恼,踌躇不前;屋漏偏逢连夜雨,业主(由林海峰饰演,《软硬天师》的另一位葛民辉饰演德士司机)逼迁,暂时搬入黄家乐(郑欣宜饰演)的寓所(她刚好去了巴黎旅行)。黄家乐是唱片店的助售货员(唱片行老板由郑丹瑞饰演),个性乐天,慷慨地让林若君分享她的房内物品,也给她阅读自己的生活日志,最后改变了林若君的心态?

不露初执导演筒痕迹

虽然是舞台剧改编,显然彭秀慧是个懂电影的人(其实彭浩翔的《伊莎贝拉》就是她的剧本。)电影有许多只有电影才做到的场面处理(例如戏中一分为二,以及最后两人相见的一幕。)但她也不刻意舞台剧的手法,例如跳出来对着观众说话、巴士中卖保险的前老师、城市中上班族的刻板行走,众多脸谱的一起摆动等等。剪接灵活,完全不露初执导演筒的痕迹。

香港电影若要怀旧,表情言志,总是把往日的流行曲搬出来使用,此戏就有Beyond、张国荣(还有黎明)的歌曲,而且与剧情不无关系。这不是纯粹爱情电影,说的虽然是人生大道理(也不只是女性才会面对),手法灵活有趣,该感动的时候,感动也不会少。

重要是表现手法



舞台剧演员通常要摆脱惯性演技,并不容易。不过戏中的两名男演员,尤其饰演黄天乐青梅竹马的蔡瀚亿表现出奇的好。两人演得天真但不肉麻当有趣,拿捏刚刚好。饰演一对的周秀娜与杨尚斌,表现比较一般。周秀娜是占戏最多,角色最重的,其实她已经做完应该做的了,再加多一分也不容易。她也给剪接抢去不少的表现机会。

好电影不只是要“言之有物”,更重要的是表现手法。这部电影显示了演技、剪接、音乐、剧本的不可或缺。

这是懂电影的电影。期望彭秀慧的下一部电影。

反应

 

副刊

【商余】回到美嘉园

颈后骨痛,本来到SS2某家大药材店,想看个中医的,没想到原来“很好生意”,看病要预约,“插队”要等一个小时以上。我只好改到美嘉园“中国华山”。那是我的老地方。

进到店内,见到老板娘数十年如一日地站在柜台内。李医师里面在看诊,要稍为等等。我跟老板娘闲聊几句。



她这才认得出我:“你是以前住在巴士站前面的?”我说是呵!

我问她:“以前我住的那家旁边,有个做鞋的,还有没有在?”

老板娘不知道。我说:“以前,那边都是拜日莲正宗的,每次傍晚的时候经过,就听到一阵的念经声。”

我说很多人都不在了:“Big Book Shop”的姐弟已提早退休(退休前有到Jaya One“椰子屋”帮衬。)

“是呀,”她说:“我们在这里已有四十多年了。”



点点滴滴忆旧街坊

“我比较迟来,我到这里住的时候,是1983年,有40年了。”我说。

老板娘拿起柜台上的计算机,算了一算,说:“36年。”

“那时,前面还是空地。”又指另一个方向:“那边还是橡胶园。”

我问,她隔壁的“Bayu Timor”的老板娘有在吗?

她回答:“少来了。人上了年纪。”

“是哦。”我想一想,问:“有六七十岁了?”

“有了。”她回答。

“我第一次帮衬他们的时候,只吃一个鸡肉馅饼,很便宜,才两令吉。那时他们的东西都不好吃。然后我看见老板娘坐着翻一本厚厚的食谱。后来她们请了一个印尼安娣。东西才慢慢好吃起来。”

“印尼安娣还在。”老板娘说:“不过还是须要老板看着。”

“这一带认识,还在的老隣居,就只是‘Joy’蛋糕店的玛嘉列。”我说。老板娘好像不认识她。我只好说“Joy”旁边的“肥佬蟹”。老板娘说;“他们好生意到,你不知道,排长龙可以排到我们这一边来。”

我突然想起“克里斯多弗”。寄居我隔壁做鞋的家庭的一个男孩。福州人。瘦瘦高高白白,以前他就在“肥佬蟹”打工。人不多话,友善,我记得有一回我问他福州话“王八旦”怎么说?我学了拿来骂他那顽皮的福州侄儿。

聊着天,未几李医师走出来,我可以进去了。我进了小房间,里面的摆设,好像跟廿多年前一样,没有变化。但是李医师大概不记得我了。只是要我把手伸出去,给他把脉。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