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同理心/陈仁杰

柔佛新山发生一起公路纠纷,甚至闹上警局。恰逢周五回教徒同胞祈祷时段,一名司机经过一座回教堂时,道路两旁停满了车,阻挡他的去路。由于赶时间上班,他唯有急躁地鸣笛示意车主移开车子。不料,此举却激怒了一些人士,群起包围该名司机,继而引发砸车及殴打他人等行径。

这则新闻引起社会的关注,也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起网民两极化的反应,更有者将它种族化及宗教化。



这起风波不仅显示暴力行径已充斥了我们的社会,也一针见血地揭露我国多元宗教与种族之间不堪一击的脆弱关系。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本不该出现在一个自诩为文明国度。

尊重差异仅挂嘴边

同样的,若生活在多元社会的我们拥有多一些同理心,以忍耐开明的态度来面对与解决问题,这起风波其实是可以避免的。

一直以来,大马人都把尊重不同文化及宗教差异挂在嘴边,也认同唯有互相体谅、互相包容才能塑造一个和谐的多元社会。

然而,有多少人能够把这些嘴边话化为实际行动,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又有多少人说一套做一套,一边厢正义凛然地表示要做个中庸开明人士,另一边厢却以有色眼镜看待对其他宗教或种族?



拥有不同文化、宗教与种族背景的人民,水乳交融地和睦共处,向来是大马引以为傲的特色,很多国家甚至向大马取经。奈何好景不长,在有心人士长期肆无忌惮地蓄意挑拨之下,社会的和谐气氛日益遭到侵蚀,人民之间的团结也变得脆弱不堪。

今年8月大马将迎来独立一甲子。60年来,国人齐心协力走过了不少风风雨雨。因此,我们应该更珍惜这得来不易和睦共处的局面。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以这种胸襟来看待各个议题,多一点尊重、多一点忍让、多一点包容,马来西亚才能继续往康庄大道前进。

反应

 

灼见

【灼见】讲师用心谁了解?/郭碧融

很多时候,老师的出发点是为了激励学生用心学习,但若所说的话不中听,或在愤怒之下使用过激的字眼责骂学生,就会被公众大肆鞭挞,因为老师背负社会的期望,所以必须树立典范,在任何时候都要展现正确的行为,否则就不配为人师表的身分。

一名来自玛拉工艺大学(UiTM)霹雳斯里依斯干达分校的女讲师因发现一名男学生运用手机上网课后,便质问学生为何不使用电脑上课,过后得知学生来自单亲家庭且父亲待业的情况后,便叫学生询问姐姐是否有收藏金链,若有的话就拿去当铺典当,以便买电脑给学生上课。

女讲师的出发点并不坏,她只是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地看待课业,否则也不会说出“你若没有电脑,就无法好好学习,我之后还会教你们Excel,到时你就会辍学,现在已经第5个学期了,你还没有电脑。”这句话了。

我猜想女讲师应是感到相当生气,因为学生已经上了5个学期的课,却依然面对没有电脑的问题,更何况上课需要用到电脑。此外,学生是否曾经坦白地跟女讲师说明自己的困境,看看有何应对的方法?

高高在上缺同理心

没钱买电脑并非最佳的理由,因为许多家境欠佳的学生都靠兼职与国家高等教育基金(PTPTN)的贷款来完成学业。所以,只要学生肯利用闲暇时间做兼职或在假期时打工,基本上就能购买一架二手电脑了。或许在女讲师的眼中,这个问题是能够解决的,但学生似乎没有尽力而为。

问题出在于女讲师说话的内容会让人感觉她缺乏同理心,且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来训示学生。她甚至说自己求学时不能与B40群体的同学坐在一起,只因他们总是会思考很多课业以外的事情,这可就大大不妥了。难怪讲师责骂学生的视频在TikTok流传后即引发网友的热议,指责女讲师侮辱和歧视低收入群体,亦没有为学生提出解决方案,根本不配在大学当教授。

这个现象也反映冠病疫情对学生所带来的影响,因为平日那些需要用到电脑的课都能在大学的电脑室里进行,学生也可以在电脑室内完成作业;但疫情导致学生无法回校上课,几乎全部的课都转去线上进行。这对部分B40群体的学生造成困扰,包括无法即时掏钱购买电脑及安装上网配备,或因住在偏远地区而网络信号欠佳。令人遗憾的是,校方与高教部理所当然地以为每一名学生都能顺利地过渡到网课,直到学生被逼爬树寻找网络信号的事件爆发时才关注学生的困境。

讲师的工作是向学生传递知识,所以学生有无电脑上课并不在讲师关注的范围内,反之是校方与高教部必须正视的现象。但若讲师发现学生面对这个问题,则可以充当学生与校方的桥梁,以便获得良好的解决方案,至于那些不得体的话语就免了吧!毕竟视频一被放上网,多数网民只凭表象来发表评论,哪里会花时间了解讲师背后的用心,所以何必自寻烦恼呢?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