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本世纪末料可达1.7米
海平面上升或威胁人类

北极和南极冰川融化,将加剧全球海平面上升。(网络图)
北极和南极冰川融化,将加剧全球海平面上升。(网络图)

(柏林11日讯)德国联邦海事和水文地理局(BSH)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海平面上升给人类带来的威胁,有可能比此前测算的数据还要严重得多。

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13年时测算的数据,在二氧化碳排放基准情景(RCP8.5)下,2100年底全球平均海平面将上升0.52至0.98米。



德国政府和各州开展防洪等相关建设时,普遍采纳这一数据。

然而,根据北德意志广播电台最新披露的信息,德国联邦海事和水文地理局的科学家在今年3月提交给德国联邦交通部的一封内部函件中指出,到2100年时,海平面上升高度“显著大于1米,最多可达1.7米”的情况将不再是不可能。

在北德意志广播电台读到的这封信件中,德国联邦海事和水文地理局还警告称,假如北极和南极的冰川融化加剧,可以预见全球海平面将出现更严重的上升。

反应

 

国际

观测记录以来高位 中国海平面较常年高72公毫

(北京22日讯)中国官方在22日的“世界地球日”,发布《2023年中国海平面公报》。

中国自然资源部在22日举办的“2024年世界地球日主场活动”上发布这份公报,当中显示,在1980年至2023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每年3.5公毫;在1993年至2023年的上升速率为每年4公毫,高于同时段全球每年3.4公毫的平均水平。

根据公报,在2023年中国沿海的海平面较常年(1993年至2011年平均值)高72公毫,仍处于有观测记录以来的高位。

分区域来看,在2023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沿海海平面较常年分别高122公毫、74公毫、43公毫和52公毫,其中环渤海沿海平面达1980年以来最高,台湾海峡沿海海平面为近8年最低。

从各省市来看,沿海海平面均高于常年,其中,天津、河北最为显著,分别高145公毫和143公毫;辽宁和山东次之,分别高97公毫和85公毫;上海和福建沿海海平面升幅偏小,均低于35公毫。

从各月变化来看,在2023年2月北部湾沿海、5月河北北部至长江口以北沿海海平面为1980年以来同期最高;11月中国沿海海平面为近十年同期最低,较2022年同期下降94公毫。

另外,1月、7月和8月中国沿海海平面较2022年同期下降幅度均超过40公毫。海温、气温、风和降水等是引起沿海海平面异常的重要因素。

从影响状况来看,近40年来,海平面上升的长期累积效应造成海岸带生态系统挤压和滩涂损失,影响沿海地下淡水资源;高海平面加大风暴潮、滨海城市洪涝和咸潮入侵致灾程度。

同时,沿海地区地面沉降导致相对海平面上升,加大受灾害影响程度。在2023年辽宁、山东、江苏、海南沿海部分监测岸段海岸侵蚀加剧,其中砂质海岸平均侵蚀距离约2.7米;河北北部、山东、江苏南部沿海部分监测断面重度海水入侵程度加重,重度海水入侵距离均超过6.8公里。

与2022年相比,长江口、钱塘江口和珠江口咸潮入侵程度总体减轻,咸潮入侵次数和影响天数均减少;风暴潮和滨海城市洪涝给福建、广东、广西等带来较大影响。

在中国,海洋灾害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等特点,每年都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海平面上升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海平面加速上升对沿海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中国自20世纪初开始海洋灾害调查和海平面观测,于1989年、2009年先后启动海洋灾害和海平面变化影响分析,目前已经建立较为完善的海洋灾害调查评估和海平面变化监测评估体系。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