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视频】槟赌船着火
乘客竟笑着逃生!

槟城一赌船周四早上传出着火事故。

(槟城11日讯)赌船着火,船客贪新鲜竟然笑着逃生!

槟城一赌船周四早上传出着火事故,一众乘客纷纷穿上救生衣,并在船员的安排下逃生,不过,由于这是近年来相当罕见的事故,因此不少人均拿起手机拍摄,不少乘客更在镜头前笑了起来。



一众乘客纷纷穿上救生衣,并在船员的安排下逃生。

目前没有传出伤亡报告,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中。

反应

 

优生活

救援工作没效率 水灾来袭牺牲老人?

报道|游燕燕   图片|房子康/受访者提供

逢雨成灾,似乎是马来西亚的“正常”情况。自去年12月杪遭遇大水灾后,城市人已闻“雨”色变,至今也仍苦于应付着时常来袭的水灾惨况。水灾发生时,救援工作随即展开,老年人是否会是救援的“优先目标”?最近发表的《老年人水灾经验研究报告》给出了答案,“不是”!

这或让人非常疑惑?无法独立逃生、迫切需要救援的老年人,水灾期间却不是救援者的首要目标?针对老年人在水灾前后的身心状况与面对问题做了一份调查,《老年人水灾经验研究报告》告诉当局者,为何救援单位会忽略优先救老年人,原因在于:“救灾经验的不足!”

施以救援者,对老年人面对灾难时应采取的回应措施显然不太有概念。无论是政府或非政府救援团队,每当灾难发生时,基本上都是采取“遇谁救谁”的措施。

可是,老年人的灾难意识不高且行动力较缓慢,比起“普通人”,他们更需要帮助,因为老年人面对灾难时的需求和情况是不一样的。

报告显示,水灾来临时,老年人面对的问题包括:

●行动不便

●需长期服用药物

●医疗照护

●饮食限制

●不愿意离家

●不容易适应新环境(疏散中心)等等

以上问题将导致他们面对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

研究团队也指出,大部分的灾难回应研究或救援团队所提供的实际帮助对象通常以孩童居多。现今,全球人口老龄化迅速上涨,老年人却在灾难中经常被忽略,这将导致援救工作更加没有效率。

有效回应灾难

未来城市研究所(FCRI)是双威大学与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联合创立的研究所,而《老年人水灾经验研究报告》是根据四大研究主题之一——“弹性城市”(Resilient city)所展开的研究议题。由于全球暖化问题愈发严重,再加上城市地区过度发展,以致城市频频发生灾难,因此“弹性城市”的研究议题也包括遭遇灾难时如何迅速复原或有效地回应灾难。

该报告的研究团队由4位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员组成,包括来自双威大学艺术、设计与媒体系高级讲师吴一昇博士和传播系副教授李青燕博士,以及两位兰卡斯特大学的研究员,分别是来自印尼的朱莉安娜苏谭托和来自中国的胡扬。

研究从今年3月展开,研究议题以2021年12月在我国发生的大水灾为背景,通过采访60名老年幸存者以及政府和非政府救援单位,以了解老年人面对水灾的需求,好让大马的救援行动更有效率,以建立一个更友善、公平、包容性高的城市空间。

此外,配合研究报告也举办了大马灾难摄影展,借此让大众了解和意识到有关议题的严重性。

回忆水灾·身心创伤

60名受访者皆来自巴生谷一带的水灾重灾区,包括太子园、乌鲁冷岳、瓜拉雪兰莪和巴生。

吴一昇说:“这些老年人受访时,回忆起当时的情况至今还会感到害怕,甚至边说边哭,可见他们受到的创伤多么严重。他们都没想到会发生这么大的水灾,完全没有作好准备,当时也感到很无助。”

报告中列出老年人在水灾发生时面对的情况,包括:

1. 不到最坏程度不愿离开

●“之前也有发生过水灾,但水位通常都很浅,没想到那次会涨得那么高。”

●“我家里有8只猫,我不能把它们带到别人的家里寄放。”

2. 惊慌失措

●“我们都一头雾水,不清楚当时的情况。”

●“很多人都联络不上,不知道其他人是逃生了或留在家里。”

3. 需要帮助才能撤离

●“我是一名瘫痪者,只能躺在床上无法行动,水位一直升高,我得不到帮助。”

●“我的儿子划船来救我。”

●“孙子把我们两老带出屋外。”

●“事发时,我们没看到任何政府人员前来协助,他们几天后才出现,但已于事无补。”

4. 恐惧

●“我活了一把年纪,那是第一次我感到那么害怕!”

●“一些非政府组织会在疏散中心举办餐会,还唱歌给我们听,这让我们暂时忘记了恐惧和担忧。”

5. 需要财务援助

●“事后清理和维修一共花了将近4万令吉,这是我一生中最糟糕的经历!”

●“保险公司到如今都没有任何回应。”

6. 需要他人协助清理房子

●“一些佛堂的人会来帮忙洗地、打扫和收拾东西。”

7. 加强社区凝聚力

●“从这次的经历中,我们看到大家不分种族地互相扶持,手牵着手走过一座又一座的桥。”

●“我们没有看到任何政府人员前来帮助,只有靠居民互相帮助。”

作好准备避难

李青燕指出,经历了那次的大水灾后,大部分人的灾难意识提高了,他们会作好准备,把重要的东西先放在包包里,一旦发现情况有异就会赶快撤离。可是,也有一些人抱持不同想法,他们认为那次的水位没涨到二楼,就备好各种用品准备在水灾时搬到二楼避难。

此外,也有人期望政府能尽快完成防洪沟工程和排水沟渠提升工程,避免水灾再次发生。

吴一昇也转述一名幸存者的亲身经历。一位老太太事发时困在房间里,水位越涨越高,她从椅子爬到橱上,一直大声求救,刚好在屋顶上避难的隔壁独居老人听到求救声,便赶紧过去敲破屋顶的瓦片,成功把老太太救出来。

“经历了这次恐怖的水灾,现在只要下雨打雷,他们会马上去观察沟渠的水位,晚上也辗转难眠。”

另外,李青燕也补充,疏散中心也应该备好基本药物以备不时之需,食物供应也必须足够。

“老年护理专家说,如果老年人没有进食或少量进食,将会导致营养不良而产生幻觉,出现语无伦次的状况。除了物资援助,受访者也指出需要心灵扶持,例如有人陪他们聊天或倾听他们的遭遇,便能让他们的心情暂时得到舒缓和放下担忧。” 

3大救援挑战

在灾难回应方面,研究团队分别与有关地区的消防员和国会议员以及非政府组织单位进行了对谈。

政府单位指出,所面对的救援挑战,包括:

·居民没作好准备(尤其是不曾或少发生水灾的地区);

·超出救援行动负荷的大水灾;

·通信网络中断以及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没有有效的沟通渠道。

政府单位表示,由于没有专门为老年人制定的救灾政策,因此需要依赖社区领袖或社区负责人的协助。

“展开救援工作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考虑到消防员的安全,而且如果没有人带路,消防员只能盲目地寻找幸存者,这样是更加没有效率的。因此,我们需要依赖村长或社区负责人带路,以确定优先要救援的对象和房子所在地,有目标的展开救援工作。”

救援前优先衡量

此外,他们也建议国家灾难管理机构(NADMA)、区域消防局和社区领袖应该合作建立一个系统,记录社区内每户家庭的资料,以便在救灾时能够先救援优先目标。例如,先关注低地的房屋,接下来是有老年人的房屋,并针对老年人的状况进行分类,如健康不佳、卧床、独居、与年迈配偶同住等等,以便在进行救援前作出优先衡量。

至于非政府组织单位,他们所面对的救援挑战则包括老年人不愿离开、老年人的医疗状况和营养不良及缺乏培训的义工团队。他们坦言有些义工团队没有帮助老年人逃生的经验,的确比较棘手,同时也观察到老年人并非是最先被照顾的群体。

据非政府救援团队的说法,没有受过培训的他们不被允许进入灾区救援。因此,他们要求有关政府单位提供培训并与非政府单位建立有效的合作模式,以便做好日后救灾的准备,增加救灾人力,否则即使有人可以帮忙,也不被允许进入灾区。

“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在地方层面向行动力较强的老年人早期灌输正确的灾难意识,再由他们向其他人传播,以应对面临自然灾害的任何可能性。”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