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5月,阿妈的日子

5月,康乃馨的季节,抛开含蓄,高调说母爱,甚至尽情泛滥。

香港独立记者陈晓蕾的人物专访集《阿妈》,从名人的母亲到小市民,38位母亲,38个母亲与孩子的故事,有平凡,也有不平凡,却非一味煽情歌颂母爱的伟大。



《阿妈》不关于社会课题,而是关于社会里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

书名:《阿妈》

作者:陈晓蕾

出版:三联书店



顾名思义,《阿妈》说的是母亲的故事,既平凡,也不平凡,比如一个小市民的母亲,如何号召其他母亲声援罢工的码头工人。

平凡,因为每个人都有阿妈,不平凡,只是名人母亲这个身分,比如邓达智、王馨平、曲婉婷、谷德昭、蔡澜、阿基师、陈芷菁、刘雅丽……再来就是选择这个角色之后,如何诠释及演绎出不同的亲情故事,

商业手法骑劫了母亲节,一个感恩的日子越来越流于表面的消费形式,美其名说,孩子心意,一个孝字,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于是,母亲节成了歌功颂德、极尽煽情,用消费堆砌孝心的模式。

陈晓蕾不是随波逐流的风格,人物专访对她而言是挑战,尤其母亲和孩子之间,更是说不完的故事,却不能是写不完的文字。

彼此相爱也彼此伤害

每一个母亲,都是从女儿的角色开始,到转换成妈妈的角色,母亲和孩子之间,有一言难尽的纠结关系,彼此相爱,也彼此伤害。

有些母亲与孩子是知心密友,有些是隔世仇人。当孩子的,不能选择是否出世,也不能选择母亲是谁,但是要不要当母亲,却是自己的选择,东方社会的母亲,比西方社会的母亲,多了许多辛苦和枷锁。

所以,陈晓蕾在自我介绍专栏的第一句话“敢做记者,不敢做阿妈”,深深触动了许多女儿和母亲的心,也点出同一个主角不同角色的转换上,所经过的挣扎和未知的以后,那百转千折的心情,忐忑、忧虑、纠结、痛与乐、哀与愁……诚如日本凑佳苗的畅销小说《母性》当中提到“会生孩子并不自动让女人成为一位母亲”的说法。

“天性”是社会冠于女人的称号,但究竟有多少女人懂得何谓“阿妈”,以及如何做好一个“阿妈”?

香港独立记者陈晓蕾擅长调查报道,其实人物专访写来一样委婉动人,近年投入生死教育和临终关怀等社会课题探讨。

不浮夸煽情歌颂母爱

38位受访母亲,有着共同的角色,但却发展出不同的故事,有名人有凡人,陈晓蕾由始至终没有以浮夸煽情的手法歌颂母爱的伟大,而是态度中肯,手法多元,包括父母子女角度切换,很真实地带出商业和媒体之外,关于母亲和孩子的情况,有火花与温馨,有笑有泪。

我们总是被公式化地灌输,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天下无不是的阿妈,所有母亲都希望子女健康快乐,只是教育方式异曲同工,影响也回然不同,回到现实却看到许多“不符合逻辑和认知的阿妈”,新闻报道里更不乏虐待孩子、抛弃孩子、杀害孩子,或是子女与母亲相杀的例子,让人心寒,也让人疑惑。

母爱并非必然,也不是每个母亲都将孩子摆在第一位,从此没有自己、没有人生,永远坐在家里等孩子回家探望,等孩子回家吃饭的“伟大而孤单”形象。所以,《阿妈》有伟大的母亲,也有难过的;子。比如王馨平的故事,就让人感慨她那缺乏安全感的成长过程。

陈晓蕾以一个记者的角度采访和书写受访阿妈,没有让自己融入“女儿”的角色当中,却真真切切地带出“怎样的阿妈,怎样的你”——一就朝着妈妈想要你走的方向去,不然就逆风而行,向左向右,都暗地里被她影响着。

没受访者照片 只用文字记载

全书最特别的是,杂志或报章人物反专访,必然是文字配相片,如今更要有视频短片,但《阿妈》几乎没有一张受访者的个人照或合照,只有文字记载,要的就是让你专心阅读故事,不要被照片和视频短片分了心。

短片看完就算,终究是别人的故事,好好地逐字逐句读故事,有想象空间,有感受的延伸,比起影像更能触动内心,好好地回想自己的母亲,或者,写下自己与母亲的故事。

小小

反应

 

副刊

当一个知识的旅者

时间匆匆,转眼又到岁末。〈读书人〉今年最后一期,特访问专栏作者吴小保,分享他的阅读规划、阅读心得以及新一年的阅读展望。

吴小保

●个人是否有阅读规划?若有,去年的阅读规划还满意吗?你会特别偏爱哪些类型著作?



2013年大选结束后,强烈地感受到自己对政治的理解匮乏,当时定了个长期阅读计划,希望能够从政治光谱右派著作开始读起、以左派为终点,好好充实自己。然而,起初对这领域并不熟悉,只能慢慢摸索;走过不少冤枉路(读到烂书),但一路读来,还是小有收获。

记得一开始不懂分左右,只好从书柜随意挑选。选了本金里卡(Will Kymlicka)《少数群体的权利》,讨论多元文化主义的课题。之后又读同一位作者的《当代政治哲学导论》,但忘了碰到些什么状况,当时并没有一气呵成地读完,只看了前两章;拖了几年,至2016年才把全书看毕。

也读了其他一些导论性质的书,但都忘了书名。

选读倾向左派著述

接下来几年选读的,都比较倾向左派著述,偏离了起初“由右读起”的规划。几年前,台湾心灵工坊一连出版几本日本左翼思想家的著作,我都不错过,先后读了《柄谷行人谈政治》、《世界史的结构》、《伦理21》、《哲学的起源》和《帝国的结构》。书柜上还收了好几本柄谷行人的书,如《迈向世界共和国》、《马克思,其可能性的中心》和《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还未有机会好好研读。



那两三年,柄谷行人是我主要的学习对象,之所以,一方面与其简明的写作风格相关;另方面,则被其“解放世界”的理想所吸引,毕竟是年轻人,容易热血沸腾。

同时也接触其他左派论述,比如大卫哈维(David Harvey)的《新自由主义化的空间》、《新帝国主义》;罗拔沃尔夫(Robert Paul Wolff)《为无政府主义申辩》;埃里克奧林賴特(Erik Olin Wright)《真实乌托邦》等。

然而,也许阅读口味太过偏颇,虽成功形成了特定观点,却对自己的信念缺乏更深刻的批判与反思。自知长此下去,大概会被同温层所困死。

●阅读对你而言有何意义?

阅读跟自己立场不同的书,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一方面好好认识不同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则可以再三反思自己的立场。我相信,一个没有经过反复检验的信念,是不值得信仰的。

阅读的意义,对我来说大概就是如此:让自己成为一个旅者,离开故乡,去探索不同的世界。当你重返故乡,就会用不同的眼光审视它,对它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去年有哪些著作或作家特让你印象深刻?其特点在哪?

大约从2016年(或2015?)开始,比较有意识地选了些右派著作来读,于是冥冥中又回到了当初的规划,虽然顺序是颠倒了。

读了几本右派的书,但还不算有深入了解。如《经济学人》出身的约翰米克斯威特(John Micklethwaite)、亚德里安伍尔得礼奇(Adrian Wooldridge)的《第四次国家革命》,该书认为政府职能过大、却又缺乏效率、并导致债台高筑,因此主张削减政府职能,把大部分责任交给私人界或市场承担。

从2016年起,比较集中地读美国学者法兰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的著作,先后看了《政治秩序的起源》(上下卷)、《大断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和《我们的后人类未来:生物技术革命的后果》。福山是当今有名的政治学者,曾在1989年发表〈历史的终结?〉一文,后于1992年扩充写成《历史的终结及最后的人》一书。“历史的终结”命题之提出适逢苏联瓦解之际,在国际知识界引起很大反响,遭左派激烈批评。

逼迫重新思考一些想法

透过福山的书,逼迫我重新思考一些想法。过去受柄谷行人影响,对“国家”有着相当负面看法,认为它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然而,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却强调国家的作用,认为缺乏健全且自主的政府,人民就无法享有优质民主。比如,美国由于有着很强的不信任政府的传统,因此设置了很多约限政府权力的繁文缛节,其结果是导致政府功能不彰,最终是人民买单。

我们固然不必照单全收福山的所有观点,但我想,公允地说,福山是我相当欣赏的作家——毕竟我年纪渐长,开始学会欣赏不同立场的人。

欣赏福山主要有两点,首先他懂得提出好问题。在《我们的后人类未来》,福山提出:人类现有的伦理与政治制度与人性相关联,一旦不断取得突破的生物技术改变了人性,这对我们的伦理与政治制度带来怎样的影响?其次,跟柄谷行人一样,福山的著作平易近人,不会有太多吓死人的专业术语(现代知识人的魔咒、凡夫俗子无法掌握的语言),而且他是个旁征博引的学者;也是一个说故事者,能够把复杂历史用相对文学的方式说出来。

●明年有什么阅读规划?

2017年将尽,2018年又是个挑战的年份。从2013年至2018年,正好间隔着两次大选。

回顾这5年,所读的书不多,但小有收获。展望未来,除了继续研读政治、社会学类的书籍,也希望将来可以多读不同领域的书,尤其是科普类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