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当连马来人也想移民/郑喜文

当连马来人也想移民,马来西亚政府还剩下什么?

3名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员分别向约500名的华裔、500名巫裔及500名印裔展开调查,问题包括比起其他种族,你是否觉得政府公平、是否拥有移民欲望等,结果令人非常惊讶。



不满意经济状况

首先,三大种族都不满意自身的经济状况,百分比都差不多,就拿巫裔来说吧,比起华裔,超过51%的马来人觉得非常不满意;比起印裔,超过49%的马来人也“非常不满意”——呃?这是很吊诡的,3个人打麻将,明明起跑点不一样,筹码有的多有的少,竟然没有一个人觉得自己赢了,到底发生什么事?

当然,也许当你说“非常不满意”的时候,只是直视他人目前的状况及丰收的结果,如你身边有几个印裔朋友,反正经济条件比你好很多,你就会有“他们凭什么呢?”的酸溜溜之感——他们忽略了一个很重要因素,也许民调应该加入这个问题:比起他人所投入的心血,你那“一心改善自身经济条件”的心血又是多少呢?

你觉得哪个民族最为努力一些?你觉得政府的政策是否有偏向于一个民族?

这些并没有被问到。



下一题:你觉得政府的经济政策公平吗?

这一次,逾35%的马来人点头了,认可的华裔只有 7.2%,印裔则有 8.4%。

慢着,500人的35%是175人,其余的325人呢?他们觉得政府“不公平”,未必是觉得“政府偏袒他们”,很可能是“政府还不够偏向于他们”,所以才导致“非常不满意自身的经济条件”。

很多政客的所谓“公平”,是按照民族人口的比例计算的,什么六三一,甚至有华裔部长呼吁华人多生几个,以避免他日出现“七二一”的现象,实在天才。

我觉得这份调查报告最为经典的问题是:你有移民的欲望吗?

结果,“拥有强烈移民欲望”的受访华裔竟然超过 48%,印裔则有37%,巫裔则占 15%。

有的人想移民,是爱上了他国的文化习俗、风土人情;有的人则是出于嫌弃自己的国家,而上述民调意味着什么,我想不需侦探头脑也可以揣测出一个八九不离十的原因。

公积金局揭露,2015年有逾2000人放弃大马公民权,其中华裔占大多数,首选国家是新加坡,其次为澳洲和英国,当中超过半数受过高等教育。

没病干嘛要拐杖?

马来西亚政府过于短视,他们以自身利益为大前提,所以一切都以选票为首要考量,才衍生了一堆社会问题,诸不知你选择性的援助民族,民族也在选择国家(正确来说是选择政府)来居留,只是这样一来会加剧前者早日落实他那不堪入目的“种族蓝图”。

说到底,我对马来西亚(只是国家,不是政府)还是充满希望的,以上数据显示出一个很关键的现象:即使政府愿意提供拐杖,没病痛的人民也不一定会买单;即使买了单也未必高兴;即使当下高兴,日后也未必会满意(懒人只会越来越懒,苛索无度),所以,“富国”是指日可待的。

相信我,愿意买单的都是病人,没病干嘛需要拐杖呢?

反应

 

在商言商

蓝海、红海还是死海?/郑喜文

作者:郑喜文(大中华市场前锋队长)

[email protected]

还记得四、五年前在中国推销某饮料产品时,时常听到潜在客户说:这类品没啥人在做,认知不足,气候不够,如果品牌方没有投入(一是给钱二是给货)或支持(一是给钱二是给货)的话,推起来很不容易。

2年之后,即疫情之前,相关品牌已经铺满一线城市的大小超市以及线上平台,而当我在展会上推销同样的产品时,潜在客户的说法跟之前有什么分别呢?

“这类品太多人在做,如果品牌方没有投入(一是给钱二是给货)或支持(一是给钱二是给货)的话,推起来很不容易。”

呃?所以到底是有很多人在做同一件事情形成所谓的“气候”比较好,还是没几个人看得上所以没人想做同类品比较好?

折扣仓崛起

相信很多人会说,凡事要中庸,不好太多也不好太少——但如果你不知道满分是100,那怎么知道中庸是 40至60分之间?

市场饱和度在哪,风口在哪,往往都只有历史、仙家和马后炮才知道。

那现在呢?

疫情之后的中国消费者,在经历几度没有任何预兆的封城之后,在“不知几时会再次关起来”所带来的骨牌效应的惶恐之下,大多异常谨慎地消费,让原本生意就很一般的超市更一般了,并间接导致线下超市陆续关闭,家乐福等大卖场甚至全面退出中国不止,也让前身只卖临期货(接近过期的产品)的折扣仓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原价20元的牛奶只卖 6元,下个月过期又咋滴?这周喝完不就好了吗?

于是乎,这类折扣仓大受欢迎,尤其进口产品,只需三分之一的价格就买到了,吸引了大批的消费者,更吸引了大批的融资者,ABC轮下去之后,50家变成400家,店越多人潮越多,商家跟厂家议价的筹码也越大,结果产品的成本就越来越便宜,毛利率提上来之后,愿意融资的人更多了,店数就不在话下了,问你服未?

低毛利率料持续

言归正传,如果你找到很少人在经营的产品,别高兴得太早,它看似蓝海,但也许未必是;如果你发现自己经营的产品有很多人同时在经营,别沮丧得太早,它未必是红海;可以确定的是,无论蓝海还是红海,现在几乎可以说是接近持平的死海——无论数量是放大还是缩小,毛利率会是前所未有的低,而这趋势应该会至少维持到明年才会有所好转。

归根究底,一切都取决于之前打下的基础,你的渠道是否深耕,客情是否到位,市场讯息是否全面,脚下有多勤快,手下有多靠谱,实力有多雄厚?

否则的话,你捕捉不了动向,留守不了客户,老款产品只能是越卖越远——如果你不花心思探讨趋势和新品,那只能花心思探讨“还有哪里可以卖这款老品”,而一般来说,往往比生产国家更落后的地方多少会有点受落,尤其跟我国一样,偏向甜食,买东西不看产品标签,不在乎主要成分是“白砂糖”、“植脂末”等对人体有负担的原料的国家。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