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土豪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产生了不少富翁。其中有些文化程度不高,但喜欢炫耀财富的人被称为土豪。

其实这类人到处都有,不过炫耀的方式和目的或有不同。例如香港有个富豪,以前喜欢花钱在主要报章上刊登广告,发表自己的政见。这些广告不便宜,一天就得花20、30万港元(折合马币约一半)。假如不是有特别的目的,不然怎会舍得花这笔钱?



这个富豪年轻的时候从中国内地游水来香港。在金融界里打拼了二、三十年,赚了好多亿,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副主席。有了钱之后,就想出名和拥有权力。于是他向政治靠拢,曾经被委任为一些政府谘询机构的成员。他在前年的领导人选举时,选中头马,以为从此可以扶摇直上,呼风唤雨,成为政坛的红人。可是他和公司其他3人因涉及诈骗和洗黑钱,被廉署调查起诉。他认为这是政府领导人过桥抽板、政治迫害。于是发电邮恐吓领导人,要他下令有关部门停止调查,否则将引爆政治炸弹,大家同归于尽。结果他被加控妨碍司法公正罪。恐吓无效后,他真的引爆所谓政治炸弹。不过这只是炒旧闻而已,换得大家一阵笑声。

这个富豪在香港生活几十年,竟然不知道香港是个法治的地区,他以为吓唬领导人就可以把问题摆平。其实他不发电邮还好,因为在公司的案件里,他以不懂英文为理由,不知道公司有人涉及犯罪行为,结果被判无罪省释。反而妨碍司法公正罪被判罪名成立,入狱18个月。在入狱前,他竟然高呼:历史会判我无罪!

他以为自己是谁?以为有一点钱就可以在历史上留名?香港有钱人多的是,富豪千人榜里不会有他的名字。即使榜上有名,他也没有什么丰功伟绩可以纳入史册。顶多在法庭的记录里,写上他的名字和犯罪情节。至于“历史会判我无罪”的豪语,只是被告心怯的表现,自我安慰而已。不过,这句话也刚好显露了被告狂妄自大的性格。

一般舆论并不同情被告,因为案件简单,证据确凿。一位专栏作家甚至怀疑被告的法律常识。不过土豪的思维逻辑和常人不尽相同。被告自作自受,罪有应得。只是假如他能吸取教训,出狱后重新做人保持谦逊,当可避免闯更大的祸。



反应

 

副刊

危城掠影

今天早上,我路过一家商场,看见一家药房的门前,排着一条长长的人龙。我问在那里维持秩序的管理员,这些人究竟为了什么排队?管理员说他不知道,他还说在药房的工作人员也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在那里排队。

我心里明白,这些人一定是从网上获得消息,以为这里有口罩出售,所以过来排队,希望能够买到一些口罩,以保护自己和家人。有这种想法的人,无可厚非。只是网上的传闻,多不可靠,但现在新冠肺炎来袭,大家人心惶惶,所以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态,以免错失买到口罩的机会。



戴口罩可以降低感染病毒的机会。现在口罩的供应远远低于需求,形成抢购,这是经济原理。但是一些供应充沛的生活必需品,例如大米、罐头、厕纸、纸巾等也被疯抢,导致超市的货架空无一物。起因是网上传说某工厂将停产。这说明盲目轻信令人丧失理智。

在这次疫情中,我们见证了人性的自私。中国政府为了隔离怀疑带菌者,征用了几栋建筑物作为隔离营和检疫中心。但受到附近居民的反对。没有人反对隔离怀疑带菌者,但不是在我这区隔离。其实中国政府在选择地点时,已经做了风险估计,只是专家意见不敌人性的自私。

大难来时各自飞

如果大家不相信“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的事实,请看这个真实的例子:一个太太患病从中国回来,丈夫在家但拒绝开门,因为担心太太会传染家人。太太大吵大闹,惊动警察。结果太太被送到医院接受治疗。在这种情况之下,谁对谁错,谁能判断?

还有一些商店,从外地入口消毒洗手液和口罩等,居然大发災难财。例如一瓶洗手液,原价二十多元,竟把售价提高至七八十元。百多块钱的口罩,也要买五六百元。问问这些商人,良心值多少钱?



不过也有不少人,团体和商店免费派发口罩。数量虽然不多,但至少还是一股暖流。我在路上也收过陌生人送的口罩。那个好心的年轻人看见我戴的口罩残破,自动送上两个口罩。

物轻情意重,这个社会上还有不少有爱心的人。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