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

救赎之路/苏菲

纪录片《国家鸟·National Bird》道出了3名曾参与美国无人轰炸机作战(Drone warfare)的吹哨者在这场远距离战争的体验。他们——希特(Heather)、丽莎(Lisa)和丹尼尔(Daniel)的经历回异却体现出尽管他们没有身在战争现场,但是他们目睹的死亡以及自己涉及杀人机器的事实,让他们痛苦不已,而尝试道出自己的经历以寻找救赎。



这部于2016年完成的纪录片,是导演苏尼亚肯勒贝(Sonia Kennebeck)的第一部纪录片,而德国导演云温达斯(Wim Wenders)是此片的执行制作人。值得一提的是,片中的其中一名吹哨者丹尼尔受到了美国当局以间谍法调查。

所谓无人机轰炸作战是用无人轰炸机,通过远程的空中侦察,决定谁有可能是恐怖分子,然后投掷炸弹。然而纪录片告诉我们,很多时候被炸死或炸成残废的是无辜的平民百姓。

身心处于崩溃边缘

而在过程中,参与此杀人机器的军人或情报人员也自觉开始失去了人性,有者患上了忧郁症,有些自杀身亡。由于此计划属于军方机密,军人都不能向别人叙述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身心处于崩溃的边缘。

纪录片中最令人深刻的场景,是导演根据无人轰炸机调查报告中的实况录音重新演绎一场炸死了二十多名阿富汗平民的行动。画面显示3辆四轮驱动车在行驶着,然后他们停下来祈祷,当车子重新行驶后不久,两枚炸弹投下,炸掉了一前一后的车子。画面中,操纵无人机的军人之间的对话傲慢且不把人命当一回事的语气,尽管不确定仍决定轰炸,令人看了又气又急。



另外则是尸体被载回村子时,村民拍下的画面。尸体被堆叠在货车上,用布覆盖着,村民认领着自己亲人的尸体,虽然画面模糊却令人不忍细看。

3名主角中的丽莎为了寻找回自己的人性,而跟自己的朋友去了阿富汗。她的朋友会见了这些受害者的家属,她没有随行,因为她相信家属并不想见到她。

访问受害者家属 

在访问这些受害者家属时,有个非常令人难忘的场景。在攻击中失去丈夫和两个孩子的母亲,叙述了孩子的父亲和两个分别4岁和7岁的孩子遇害的情景,坐在一旁存活下来的儿子,自然而然地脱下了自己的义肢。他的左腿只剩下大腿上的半截肉块。在她叙述完之后,一架直升机飞过,儿子用手捂着双耳朵,其他在场的人也望着直升机飞过。面容扭曲的妇女望了直升机离开后,说道:“但愿神明能为这片土地带来和平。”

那是第一次,受害者家属说出了他们的经历,这起攻击事件发生在2010年,但是此前都没有人访问过他们。

对那些在美国远程控制无人轰炸机的军人来说,他们只是地面上的黑点,被归类为可成为恐怖分子的成人或是妇女和小孩。有多少人像丽莎那样,尝试到阿富汗进行人道救援工作以减轻自己的愧疚感,为自己的灵魂寻找救赎?

反应

 

政治

苏菲:甲州随时都可能政变

(马六甲2日讯)马六甲政变在任何时间都可能发生!

马六甲国家诚信党署理主席兼榴莲洞葛州议员拿督苏菲今天说,无论甲州变天消息是否是传闻,“政变在任何时候都可能会发生。”

苏菲是在媒体群组内透过视频回应有关甲州传出将变天消息时,这样表示。

“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请大家‘少安毋躁’。”

他说,这是因为我国的政治已不如从前,已经不再由掌握三分二议席的巫统一党独大。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