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各具优势及消费群
银蜂野蜂带动市场蜂蜜热

居家养殖银蜂,蔚然成风。

(关丹20日讯)银蜂蜜从一个新兴产品到稳健发展,除带动本身的销量外,也带动野蜂蜜销路。如今两种蜂蜜共同发展,市场掀起蜂蜜热。蜂养殖这个新兴行业,在数年前引起瞩目。

根据本报探析,银蜂因为被大量养殖,市场供应充足,再加上可居家养殖,导致银蜂蜜的价格,从2016年每公升200令吉(最高价)暴跌至每公升30令吉(最低价)。



市面上银蜂蜜价格不一,每公升30至60令吉;野蜂蜜则因为消费者相信其营养价值比银蜂蜜高,所以价格翻倍,每公升50至120令吉。

银蜂都是人工养殖。

买卖蜂蜜业者拉斯敏:野蜂蜜价高有市场

虽然银蜂蜜的价格比较便宜,但消费者还是选择购买价格高昂的野蜂蜜。

一般这样消费者都注重养生保健,并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因此他们会选择营养价值比较高的野蜂蜜。

野蜂蜜需要到森山爬树采集,产量不多,消费者认为付出高昂的价格购买野蜂蜜是值得的。



银蜂人工养殖即可采集蜂蜜,且市面上银蜂供应充足。

一些顾客甚至自家养殖银蜂,再也不用购买市场上的银蜂蜜。

抽取银蜂蜜。

银蜂养殖业者倪可山:采蜜环境决定价值

银峰蜜与野蜂蜜各有市场,有不同的“粉丝”。

蜂蜜的营业价值的确取决于蜜蜂居住环境的花草树木而定,但不可否定银蜂所采集的花蜜营养价值会比野蜂蜜的低。

蜂蜜是大自然的恩赐,味甘性平,有诸多保健和医疗作用,老年人食用蜂蜜可以保持身体健康,促进长寿;中年人食用蜂蜜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强壮身体;女人食用蜂蜜可以美容养颜,调节内分泌;儿童食用蜂蜜可以促进生长发育等等。

蜂蜜中含有大量的糖类,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都属于单糖,易于人体吸收利用,特别是葡萄糖,可以不经消化系统就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

银蜂蜜普及化。

保健品营业者阿兹米:消费者多个选择

消费者相信野蜂蜜比银蜂蜜营业价值高,主要因为银蜂都是人工养殖,蜜蜂居住的环境决定其蜂蜜的营养价值。

消费者相信银蜂因人工养殖,采摘花蜜的周围环境比不上野山密林的花蜜营养价值高。

部分的消费者会选择购买银蜂蜜,是因为价格比较便宜,同时也认为银蜂蜜的营养价值跟野蜂蜜一样。

的确,银蜂蜜的冒出使到消费者拥有更多选择,但对野蜂蜜的销路影响不大。

其实经常喝蜂蜜的消费者,都懂得分辨蜂蜜纯正度,如果顾客买了一次蜂蜜,认为纯正度不高,就不会再光顾。

阿兹米摆卖罐装蜂蜜。

反应

 

财经新闻

【独家】忧人造果糖掀假蜜疑虑 养蜂业者吁修法正名

独家报道:林秀芳

(吉隆坡14日讯)有人指市面上有90%的蜂蜜是假冒的,但何谓真何谓假,谁能分辨?

根据国际和大马食品法令定义,凡果糖、葡萄糖(原糖)超过60%就属于真蜂蜜,惟如今人造果糖的出现却引来假蜂蜜的疑虑。

理科大学医学科学院神经科学系高级讲师莫哈末祖基菲里博士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揭露,市面有90%蜂蜜是假冒的,并对该领域构成巨大威胁和挑战。不过,他认为需要通过实验室测试,才能在含量、功效和品质鉴别真蜂蜜的优势和益处。

来自诗巫的养蜂业者程日利接受《南洋商报》询问时指出,实际上,蜂蜜真假首先要通过法令修正解决根本问题,即将人造果糖排除在外。

“由于现有法令定义存在不明确的标准,以致制造很多误会,但产品却是符合法令要求的。”

他解释,科技发展促使人造果糖的出现,是导致蜂蜜产品受到威胁的造因,有人指责掺杂人造果糖的蜂蜜是实验室所制造的,而非蜜蜂所生产的产品,但在食品法令上,它却是受承认的,即含超过60%果糖、葡萄糖就是真蜂蜜。

他补充,人造果糖也是果糖,市面蜂蜜或掺杂20%至30%的成分,但在法令定义上,其仍符合真蜜糖的意义的。

“为此,若要纠正市面上所谓的‘假蜂蜜’产品,首先就须修改相关法令对蜂蜜生产的标准,以还真正用心生产蜂蜜的业者一个公道。”

“我认为莫哈末祖基菲里能对‘假蜜糖’作进一步的解说,即其‘假蜂蜜’定义属于哪一方的标准,以让民众有深入的了解。”

盼思灵携手大学
设定银蜂蜜标准

程日利表示,国际上并没有对银蜂蜜(无蛰蜂蜜,stingless bee honey)提出任何标准定义,然而,我国不少大学却有相关方面的研究,希望大马思灵(Sirim)在对“银蜂蜜”设定标准时,能与大学方面合作。

他说,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因为银蜂蜜的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一般上都在逾40%之间,海藻铜糖成分则占逾20%之间,但,有关成分却不符合国际蜂蜜的标准的。

“在这种情况下,银蜂蜜是否就被定义为‘假蜂蜜’呢?”

他补充,事实说明,银蜂蜜与其他蜂种的糖分标准不同,为此,当局有必要对前者另设标准,当中,尽管大马思灵有对银蜂蜜设下标准,但却不够完善,希望有关单位可做进一步的修改。

大学研究成果不俗

“国内大学在这方面的研究有不俗成果,比如早前在银蜂蜜内发现的海藻铜糖成分,就是博特拉大学与澳洲昆士兰大学合作研究的结果。”

他说,这是值得国人骄傲的,因为国内也有很多这方面的专才在领域内进行专业的研究,惟可惜的是彼此之间没有凝聚一起进行而已。

白糖喂养法与造假无关

针对国外养蜂业者应对四季气候,以白砂糖和花粉喂养蜜蜂是否不符合蜂蜜生产标准时,程日利解释说,有关饲养目的不是为了生产蜂蜜作为销售用途的,而是让蜜蜂在春天采蜜季节结束后,也能够获得充分的养分,以繁殖下一代。

“实际上,蜜蜂在春季之后能够拥有足够的食物存储量,是可以度过不采蜜季节的,惟,很多时候是人类在不懂的情况下,取走它们的后备粮食,因此才会有上述弥补方案的出现。”

他强调,由于养蜂业者并非通过上述方式来采集蜂蜜,因此也不涉及假蜂蜜问题。

饲养旨在提供养分

询及大马养蜂业者会否采用相关喂养方式时,程日利表示,尽管我国四季如夏,不过,雨季也一样干扰蜜蜂外出采花蜜,为此有关饲养方式旨在提供蜜蜂养分。

“除此,有关方案也视乎养蜂四周围的食物链是否充足而定。”

坊间检测法不可靠

芙蓉养蜂业者黄玉玲向本报指出,由于人造技术发达,除了蜂蜜的果糖、葡萄糖可人造之外,一些坊间检测方法如看泡沫,放冰箱不结冰都可一一被攻破,为此,只有透过实验室化验才能鉴定真伪。

她表示,本身所知市面上的人造蜂蜜为数不少,进而给蜂农带来不少的困扰,而且,一些蜂蜜广告宣传上述辨认真假蜂蜜方法,实际是具误导性的。

“如我所言,看泡沫,放冰箱不结冰等,实际上都可造假,那么就没有可信度。”

她认为,理大博士的见解是正面的,即将业界问题反应出来,以对蜂农和消费者带来帮助。

“目前,据本身了解,Genom Malaysia研究中心可协助鉴定蜂蜜真伪,并开放让公众进行检测。”

她说,根据该研究中心的负责人告知,蜂蜜唯一无法伪造的是活性酶,只要含有该成分,才是正宗的蜂蜜。

“葡萄糖、果糖可以人造,但是现今技术就无法人造活性酶了。”

她表示,若要打击假冒蜂蜜,政府有必要加强突击抽样检查,以便对售卖人造蜜者严加惩罚,这样才能保护我国的蜂蜜行业的发展。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