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中六的从前与现在/方城

70- 80年代,中六是长辈口中的“11号”。有机会在“九号”(SPM)后继续念11号的人,当时真的不多。所以村里要是有谁家孩子读到11号,就是人人赞叹的书香世家了。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六生似乎已被如春笋林立的私立学院给抢去了。中六的考生人数更是节节下降,从2012年的5万多考生跌至2016年的4万多考生,跌幅可谓惊人,也让人不禁担心这大多是非土著学生的教育体制还可存活多久?

说真的,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有一种想法:读中六是浪费时间的事,加上私立学院不断推出奖助学金计划,所以一般上家里环境中上的,都会一窝蜂的往私立学院去,图考取一张越洋大学的文凭。于是,留下来读中六的,一般就是成绩不够标青,无法进入政府大学预科班或者是环境中下者,抑或是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方向的学生。



据我所知,现在中六课程以学期制进行,但是课程内容与难度与政府预科班相比,中六课程就显得深涩难懂。要学生在中六三个学期里拿到总平均3.90或以上,是十分困难的。课程有难度,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其实也不是坏事;坏就坏在这中六课程与政府预科班的课程程度一比,预科班的课程就显然容易多了。

大学名额分配应调整

所以,一般上被录取去读预科班的华裔生,只要努力一点,要拿个4.0,然后进入属意的大学是不成问题的。然而,当这些中六生要与读政府预科班的华裔生争取分配给本地大学非土著名额时,难免就会因为成绩略逊色而失利。于是,读中六,对他们而言就是浪费时间了。比较的心理是会让人不平衡的。中六生一般读得辛苦,到头来却还是一场空,这是情何以堪呢?

故此,笔者希望政府可以在未来的大学名额分配方面稍作调整,以期顾及这群寒窗苦读一年半的中六生,别让他们有“终究不得志” 的遗憾。中六,既为政府部门的一个教育体制,我绝不希望它最终沦为“浪费时间”“吃力不讨好”的代称。

从前,读中六,是荣誉;祈愿如今,读中六还会是大家向往的一种升学管道。它的存在是不可否定的,至少它让中五毕业生多一年的时间去思考自己的未来定向。最重要的是,它是被国际承认的,读完中六的学生出路也比较广。所以,不管以前还是现在,中六绝对是有其存在价值的。



反应

 

言论

公道在哪里?/方城

最近,看了《二十条》这部戏,深觉它与去年爆红的电影《毒舌大状》的中心内容极为相似,都是为了宣扬捍卫正义而面对重重挫折磨难的过程。

戏的结局是皆大欢喜的,哪怕过程中戏中人物经历了多少苦难,又有多少人为了正义而牺牲,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捍卫正义、宣扬正义永远存在”这样的主题,当然是好的、是正向的思维。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它出现过吗?

我那青春期的孩子都会说:这世界没有公平、公正,在有权有势的人眼中,他们本身就是王法,就是公正!就算有立法执法机构,也敌不过这些人的威逼利诱。

这部戏中也有好多个案都是如此迫害受害者,让他们承认错误,并关进牢房若干年,而真正的坏人却逍遥法外!

对于孩子的想法,我很讶异,忙告诉他:有的,有的,你必须相信:天网恢恢,这些人终究会遭到报应的,也许不是这一世。(我说着时,自己都难免有点心虚。)

如果你看见霸凌、看见别人被欺负,你于是伸出援手,把施暴者打伤了。然后,你却被拘留提告了,因为你不是法律,不能动用私刑惩罚坏人!事发现场有很多人证,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出来作证。这时,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那么执法单位为了结案,也不会再开案细查的。于是,好人含冤,而沉冤还能得雪吗?也许会,但不知何时。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有些人面对这种不公,不断上诉,提出诉求,坚信正义公平存在,最后沉冤就算得雪,一般人还是一样觉得他傻。

如果你仔细观察,现在的社会已经没有太多这样的人了。

现在的人,大部分都选择明哲保身,能够不理就不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曾经在校园里,发生一宗破坏公物个案时,学校以几个人的说辞就断定某班学生是肇祸者,需接受处罚。学生要求调看监控录像也不被允许,为此,学生之中有人愤愤不平,有人则认为赔钱了事,不必再生事端!在校园这个塑造学生人格的地方,竟然也是这样处理问题的!这样下去,试想谁还会相信公义存在?或相信“法”绝对不可以给“不法”让步的道理?最终,所谓的公道正义 ,将沦落为戏里的情节,梦中的城堡,永远不会是生活中的现实!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