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台湾医学系的优缺/黄枝胜医生

以前华校生要读医学系除了要到台湾,其他地方几乎不可能,所以台湾医学院培养不少大马华裔医生,大家毕业后留在台湾或返马都发展得很好。

不过,以前的台湾医学学位不受承认,回来一定要参加资格鉴定考试,而且只能报考六次,每一次及格率非常低,初期回来考试的几乎全军覆没,有时还要被考官嘲笑羞辱,当时很多本地医生都看不起台湾毕业生。我下了一番功夫,第二次才考上,也是母校台中中国医药大学第一位上榜,以后再有学弟跟进。



台湾毕业生虽然先天条件比人差,但是耐力比人强,路遥知马力,很多人更练得一身好功夫,都有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

台湾医学教育有相当长的历史,每一所医学院的硬体设备都有一定水准,基础医学设备也齐全,目前全世界各地有大体解剖实习的医学院很少,都是标本教学,医学生很少有机会解剖尸体(尊称大体老师)。

台湾慈济医学院这方面有很大贡献,因为很多医学院的大体老师是由慈济提供,除了用在低年级解剖实习,也用在临床外科练习,让外科医生有机会训练各种手术,算是一举两得。

各科临床训练丰富

马大医学院也开始引进这套教学系统,让医生及医学生收获更多。不过,慈济医学院目前还未受我国承认。大马卫生部承认的台湾医学系有台大、国防、阳明、成大、台北医学大学、高雄医学大学及中山医学大学7所。



可惜的是,台湾牙医系目前已从承认名单中撤出,身分不明,留台联总应该再和卫生部沟通。

台大、阳明、北医、中国医在世界医学院排名都榜上有名。中国医大是一匹黑马,发展一日千里直逼台大,设备与人才皆一流,在这里还可接触中医。

台湾医学系现已改为6年。在台湾读医学系的另一优点是毕业后的临床训练,台湾有相当多教学医院可提供各科临床训练,而且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系发展,现在台湾医院内外妇儿科都很少当地毕业生要加入,因为工作量与待遇不成正比,形成所谓的“四大皆空”。

比照美住院医生制

台湾医院设备非常先进,各科有完整训练计划,每一科住院医生名额都有控制,比照美国住院医生制度。尤其目前如果回马来西亚要等很长时间才能分发,也难进入专科训练,在台湾一般6到7年就可拿到专科医生资格,马来西亚也逐渐接受台湾专科医生。

再过几年,卫生部根本没有名额接受实习医生,相信以后会取消强制服务,因为现在卫生部只给4年合约,不像以前会鼓励医生留在政府医院,现在每年医科毕业人数超过5000人,僧多粥少,可以想像训练的机会与素质如何。要读医科必须考虑这方面的后果。

在台湾毕业后,只要医师国考及格,便可申请进入医院成为住院医生,台湾医院现在还需要相当多医生,因此毕业后就业不是问题。反观在英国、澳洲,毕业后要在当地工作并不易,印度和俄罗斯更是不可能。

台湾外科如整形重健(不单是美容)、肝脏移植是世界有名,连新加坡也聘请台湾肝脏医生为国家顾问,国家地理电视频道也花很大篇幅介绍台湾长庚医院整形重建外科,许多外国医生也慕名来学习。

较保守仍沿用旧模式

不过,台湾医学教育比较保守,西方国家已大幅调整,而台湾仍然沿用旧模式变化不大,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整合接轨比较差,学生较难融会贯通,基础医学老师因为不是很熟悉临床医学,很难让学生结合应用。

台湾老一辈医生相当霸道,不是很重视临床教学,也不太尊重病人,无形中影响后辈,虽然学问技术好,但缺乏沟通和耐心,相对的就很难当一个好老师。

可能台湾的医院设备太好,都是靠仪器来诊断病人,当医生基本条件是望、闻、问、却,很多疾病从病史、身体检查就大概会有一些线索,不是乱枪打鸟,也浪费医疗资源。

英国在这方面非常好,他们很注重临床教学和尊重病人,英国老师非常有教学热诚,不计利益,也很有耐心,循序渐进,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临床技术而一生受益。

我在英国考专科时,我的老师就单独教我一人,非常认真用心,不收分文。医学教育有点类似师徒制,一步一脚印,严师出高徒。

医疗费低以量取胜

台湾的医疗健保给付非常低,医院医师要以量取胜,对教学相对就没有那么热衷,医学院也没有很认真培养临床老师,医院再怎么先进,没有把学生教好是很可惜的,也违背教学医院的意义。

台湾现在政党轮替,蓝绿政治恶斗,国家经济发展退化,现在的台湾人已不像以前那么友善纯扑,仇恨心很重,以民主之名,可随便挥拳打人,急诊室暴力,医护人员被打时有听闻,医疗纠纷也被媒体放大催情,台湾媒体最喜欢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一只小狗掉入沟渠也可报上一天。医生与病人关系越来越紧张,互不信任,这都会影响医学教育的品质。

20%实习医生弃医

医学教育牵涉很广,学习过程也长,体力耐力要强,压力大,如果没有真正兴趣,很难会投入就半途而废,根据大马卫生部数据,每月大概有20%实习医生放弃离开。

台湾大致上是读医科的好地方,缺点是可克服,相对本地私立医学院的设备比不上台湾,收费是台湾的几倍,师资更差,有点类似学店,也没有完善的教学医院,学生都丢去政府医院,自生自灭。很多医学院还每年招收两梯次近400人,设备与师资不成正比。

台湾医学院大都有自己的附设医院,加上其他医学中心足以提供训练名额,如果能加强和更注重临床教学,配合医院的先进设备,会更加圆满。

(作者为美国耳鼻喉头颈院士)

反应

 

言论

灭不了的族群界限·跨不过的心理建设/何启才博士

171209ll1z1_600x315

每当论及马来西亚华人对于马来亚最初的认同和效忠议题时,林连玉先生于1956年6月发表在《马来前锋报》的开斋节献词《心理的建设》,一直都被奉为圭臬。《心理的建设》是当年林先生以具前瞻性的视角,以及他和这片即将独立的土地所建立起的深厚情感,而谱出各族共存共荣和效忠马来亚祖国的想法与愿景。近来重读这篇不到700字的献词,颇有感触。



马来西亚建国已经有60年,而这篇献词早于建国前一年就已发表。唯这60年来国家的发展依然没有多少的跨越,61年前的献词放诸于今日社会状况依然铿锵有力,尤其是林先生对族群关系之建设的看法。

由于英殖民时期“分而治之”的政治策略,马来亚人民已经习惯在各自的经济活动领域生活,各族群之间的友好交往一直都存在,但如此的民间交往多是君子之交,真正跨出去或致力响应林先生谓之的“将来的马来亚民族的界限会完全泯灭,大家过着一样的生活,成为一家人”,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人。词典编撰家杨贵宜、陈妙华伉俪就是毕生为跨族群而不懈努力的少数者之一。

族群问题待解决

马来西亚建国以来,其族群关系不平等问题基本可以从几个时期去探讨:

一、建国初期:1957年的“社会契约”所赋予马来人之特权,导致各族群之间的关系在建国之初已经埋下不平等的待遇。1957年马来亚独立时,以三大族群为首的群体达成了一种权宜之计(modus vivendi),即所谓的“社会契约”(social contract)。而“社会契约”实际上提出马来亚独立时各族群代表所达致的一场协议。按柯嘉逊博士的说法:若假设此协议这是一起交易,那么交易的条件就是非马來人这一方可以获得公民权,而作为另一方的马來人将享有“特权”(special privileges)。



二、新经济政策时期:1969年的“5·13族群冲突”事件。实际上“5·13事件”只是导因,它直接把族群间的矛盾提到台面上。族群冲突事件后,当局所采取一系列以马来人优先、马来文化为中心和马来语文为主的政策,如“新经济政策”、“高等教育固打制”、“国家文化政策”等等,导致族群关系严重被扭曲。这个时期的扶弱政策,使华人更能感受公民间的差别待遇,而现实中的各种制度,也彰显了马来西亚华人犹如二等公民的地位。

三、90年代小开放时期:由于“新经济政策”有利于培育从中获益而倾向支持巫统的商人集团,不管是土著或非土著,从而巩固了政治人物的地位。因此,“新经济政策”结束后,延续大部分该政策的“国家发展政策”取而代之。1990年代适逢马来西亚经济持续起飞,马哈迪政府鼓励华商和马来人商家合作开发经济,加上一系列有利华人社会的政策,俨然进入一个良好的族群关系阶段。然而,1998年的“安华事件”再次把政治问题和族群问题带回台面。

四、后马哈迪时期:马哈迪于2003年10月退位后,先后由阿都拉巴达威和纳吉出任首相。然而,马哈迪尔后对继任者的干预,使他最终和纳吉翻脸。为了扳倒纳吉,逾90岁的马哈迪退出巫统,参与反对政线,甚至配合净选盟走上街头。马哈迪带着本身议程的政治斗争,实际已经影响自1998年以后,逐步形成的以跨族群为主线的新政治发展。马哈迪创立的土著团结党,依旧延续50年代单一族群性政党的操作方式,土著团结党除招收土著党员外,也接受非土著成为附属党员,但此举看似有点勉强,也和反对阵营一直强调的跨族群性质政党格格不入。未来若土著团结党的影响扩大,势必会把提倡跨族群政治群体的努力付诸流水。

公正可纠正问题

族群问题是马来西亚建国迄今有待解决的重要议题。这除了是各方对族群问题的理解程度和彼此之间对于如何达至和谐的方式有不同的看法外,族群间的问题往往被有心人利用,成为巩固其政治地位或利益的重要手段。于是乎,60年后我们依旧在族群边界徘徊,殷殷期盼着林先生描绘的“一家人”的画面。

无论如何,笔者始终信赖林先生提到的另一种心理的建设:“眼前,马来亚各民族的文化与经济发展得极不平衡,这是极可遗憾的现象。但我们相信天生人类是生而平等的,民族的文化与经济的进步,只有先期与后期的分别,并没有可能与不可能的差异。只要政府采取的政策是公正的,不平衡的现象很容易的可以纠正过来,绝不至于优越者永远优越,落后者永远落后。”即使这是一段写于61年前的文字,今日读来,其况依然,也是吾辈所当努力的方向。(作者为华社研究中心研究员)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