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价物价 不信任政府
逾八成港人感痛苦
(香港14日讯)一项最新调查显示,香港逾八成市民认为现时生活痛苦,主要是受到高房价、高物价影响,又对政府缺乏信任感。
《香港经济日报》报道,认为生活痛苦者中,以住房问题最为困扰,其次是物价。
据报道,这项调查结果是由树仁大学经济与民生研究计划,在2月透过电话及网上访问889人后所得出。
结果显示,83%的港人认为现在生活痛苦,较2013年的71%上升了12%。
至于痛苦指数由2013年的2.85分,升至去年的3.07分,累计增幅为0.19分。不过今年整体的痛苦指数是3.04分,较去年微跌0.03分。
57%不看好新政府
调查又显示,有41%受访者认为最痛苦的问题是住屋,有17%认为是物价,另有13%市民关注就业和贫困。
这项调查同时访问市民对新一届政府的看法。多达57%受访市民,认为新一届政府的施政能力不会有改善。
未售屋价比可负担高3倍 供需错配人民买不起房

(吉隆坡5日讯)国内目前未售房屋平均价格达60万2186令吉,几乎是真正可负担房价21万6000令的3倍。
根据联合国与世界银行标准,房价应不超过家庭年收入的3倍,而我国家庭年均收入约7万2000令吉,意味着房价与购屋能力之间存在严重错配。
中低收入群难负担
最新数据显示,当前市场上未售出房屋的平均价格,已超出该标准约2.79倍,反映出中低收入群体难以负担当前屋价,房地产市场与实际需求出现严重脱节。
马来西亚工艺大学(UTM)房地产经济与金融高级讲师副教授纳吉拉扎里博士指出,主要问题在于所建房屋的类型与价格无法符合B40与M40群体的购买能力与实际需求。
他认为,市场真正的购屋需求来自40%最低收入群体(B40)和40%中等收入群体(M40),他们寻找的是可负担的住房,而非豪华单位。
纳吉拉扎里说,B40群体能负担的房屋价格为约14万4000令吉,而M40群体约为28万8000令吉。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房屋平均价格,分别高出这两组收入群体可负担范围的4.18倍及2.09倍。
“另外,房贷审批日趋严格,许多有购房意愿者因为债务收入比过高,或信用记录不佳,而无法获得贷款。”
他提醒,未售房屋数量持续累积,不仅会影响发展商的现金流,也可能导致银行面对更多不良贷款(呆账),进而对国家金融体系造成系统性风险。
尽管市场对高楼住宅的需求减少,发展商却仍倾向推出共管公寓及高楼住宅项目。
“这种现象背后有几个因素,包括都市土地有限、高档单位利润更高,以及这类项目更容易获得地方政府批准。
“有部分发展商仍相信现代城市生活方式将维持对高楼住宅的需求。但现实是,吉隆坡的豪华公寓空置率已高达28.7%。”
此前有报道指出,截至去年杪,全国共有2万3149个建成但未售出的住宅单位,总值高达139.4亿令吉。其中,公寓与共管式公寓占60.5%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