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公务员感恩论与《彼得原则》/黄英豪博士

我班上的学生们总爱找一些比较有争议性的课题挑战我,这也怪不了他们,从一开始我给他们下的论调就是“要读MBA就要挑战现有的,要墨守成规最好呆在家里上网搜索就行了”;他们果然听我的“忠告”,凡事大小都吹毛求疵,非打破沙锅问到底绝不罢休。教《国际贸易》的好处就是无边无际、包罗万有,普天下一切都能拿来讨论,博弈一番。

效忠与效率乃两码事



昨天一位同学听我的话开始读报章,看到一则新闻是说政府首席秘书丹斯里阿里韩沙要公务员莫忘恩负义(马来文是:kacang lupakan kulit),要大家好好工作,回报国家,效忠政府,莫让不良分子乘虚而入、颠倒是非;他又怕大家听不懂,再加一句提醒公仆“大马公务员福利好是举世闻名的”。刚好课题讲到职场办事效率的种种因素,他就抛出个辩论题问大家的意见:“我国160万公务员是先效忠才有效率,还是有了效率才能效忠国家?”

当然,此题目一出绝无冷场,面红耳赤,倒是忽略了做老师的我;到最后大家辩到有气没力的时候才想起我,问我的意见。

我开门见山,说效忠和效率本来是两码事,从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死死效忠的中坚分子还不少,可是那些人最后追求的是“效果”而不是“效率”;史上有名的两万五千公里“长征”,现在国外史家也在研究,据不完整统计,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间,中国共产党单单中央红军从一开始的8.6万人到会师时只有3.3万人(其他军团也损失惨重),有效率吗?效果倒是有了!

这个时候,我提醒大家一个组织要有规律的运作,人员要茁壮成长,是要靠能力和本事。

学术界就有一位大师叫劳伦斯·彼得(Laurence J. Peter),1968年发表一篇举世瞩目的论文《彼得原则》,当时他是在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教育系当教授;《彼得原则》的核心概念是“凡是在职场里面,每个人只能被晋升到自己的瓶颈”,简单的几个字,却一针见血地道出很多组织单位的弊端。



“层级组织学”唯才是用

从《彼得原则》他就悟出了个大道理,他把它叫作“层级组织学”(Heriarchiology),1969年被美国时代杂志引述喻为当代组织学的典范;彼得本人也是一名幽默大师,按照他的原话,“在研究《彼得原则》的当儿,一不留神就悟出了‘层级组织学’,诚属意外收获”。

“层级组织学”幽默的调侃一个组织的构成和正常操作都是全靠那些还未攀升到他们能力瓶颈的人,那些已经高高在上,“好吃好过”的领导们几乎都是江郎才尽,使不出法宝了。

有同学就挑战说,那么,整个组织(包括政府机关在内)不是事倍功半的养着一群“过气”领导?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时代不同了,曾经一度,这个论点是对的,可是凭着资讯的发达社会已容不下泛泛之辈高高在上;因为现代的领导很多都在自我提升、寻求突破,办事能力不断的增进,同时也印证了《彼得原则》的基本规律。

此番,丹斯里阿里韩沙苦口婆心,提醒公务员退休以后还有2%常年加薪,切莫轻举妄动,断送大好前途;此时此刻,不禁令人想起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的经典名句:“你可以暂时蒙骗所有的人,也可以永久的蒙骗一部分人,但是你不能永久的蒙骗所有的人。”

班上同学最开心的是,我一不小心开始触及敏感政治课题,我说“层级组织学”讲完了,也快下课,我国政府部门大小官员办事能力参差不齐,你们喝杯拉铁或卡布奇诺,试图以“层级组织学”分析分析吧!顿时引来哄堂大笑!

黄英豪博士

反应

 

财经新闻

【南视界】政府年付320亿 公务员退休金

公务员退休金,一直都成话题。

退休金预算支出,在2020至2024年期间,增至320亿令吉。

让我们来看看,从1976年到2024年,公务员退休金的预算支出:1976-1999年,平均每年15亿令吉;2010-2019年,每年194亿令吉;2020-2024年,每年320亿令吉。

更甚的是,公务员退休金开销,预计将在2030年再攀升至460亿令吉,并在2050年进一步增至1200亿令吉。

鉴于退休金开销规模较大,随着政府财政压力加大,以及老龄化社会,这些财政改革计划是必要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