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

泰国电影节
5部泰片泰好看

为庆祝马泰建交60周年纪念,泰国大使馆特与GSC院线联办联办“泰国电影节”,从4月20日至4月26日,共播放5部影片,包括喜剧,爱情与鬼片等不同风格的影片。电影节乃入场免费,将在吉隆坡谷中城、万达广场及柏威年广场GSC国际院线举行。

有关索票与播映详情可浏览官方面子书www.gsc.com.my或面子书THAI FILM FESTIVAL IN MALAYSIA



《天赐的礼物·A Gift》

本片又名《国王的祝福》,是一部纪念已故泰国先王普密蓬的作品,借电影作为送给泰国人民的2017年新年礼物。

电影分3部分,讲述3对情侣之间的爱情故事,还有和家人之间的感人亲情,和朋友之间的坚固友谊…… Beam和Pang在晚会彩排时被临时抓来做“交流大使”和“大使夫人”,结果Beam对Pang一见倾心,主动撩妹展开攻势,故事就此拉开帷幕…… 



本片于2016年12月1日在泰国上映,票房不俗。风格上属于温情励志电影。

《一日情人·One Day》

30岁的“书呆子”Denchai在办公室里,只有帮同事修电脑的时候,才有些许存在感。

直到Denchai认识了市场专员Nui,被Nui的可爱和真诚迷倒。

但Denchai唯一能做的就是远远守护。

然而,命运却眷顾了这书呆子。Nui滑雪遭遇意外,醒来却暂时性失忆了,这个病的症状是仅失忆一天。

Denchai觉得这是他靠近Nui的唯一机会,于是他谎称与Nui是情侣,以男友的身分与Nui共度了一段特别的时光,尽管他们只是一天的情侣……

《带我回家·Take Me Home》

在一场事故中失去记忆的Tan,努力想要回忆起自己是谁。他一直追寻,终于发现了一点线索并指引自己回到那个朝思暮想的、温馨的家。

在一处偌大的庄园中,Tan遇到了他的双胞胎姐姐Tubtim,以及从小照顾他长大的Waew。

原本这是一个家人团聚、皆大欢喜的结局,但随着对家人的深入了解,Tan发现有一股黑暗中不为人知的神秘力量在笼罩着这个所谓的“温暖的家”……

《王冠·The Crown》

本片由泰国知名演员与歌星Ekachai Srivichai亲自执导的影片。影片讲述一个父亲与儿子的关系。

儿子不愿意继承父亲泰国传统舞蹈(Nora) 的事业,他的梦想是要成为一个流行歌手。

然后他爱上以一位女孩,对方却是泰国传统舞蹈舞者,着使他愿意返回家乡,与夫亲一同发扬泰国传统舞蹈,并成为大师。

《伤心先生 ·Mr. Hurt》

本片是今年的作品,像一些泰国电影般没有章法,但始终带有一种粗线条的创造力,而且故事总包含泰式幽默和不同风格的杂糅。影片的男主角全场一直展示其肌肉,他对爱情不忠,时刻准备好迎接新的爱情……

反应

 

优生活

付费参加野鸡影展 得奖真的实至名归吗?

“奖”不停的影视乱象/上篇  报道|黎添华

当媒体报道我国某影视作品在康城得奖时, 举国欢腾不已。惟,不足1个月后大家却懵了。因为康城影展评审阵容这时才出炉,而后宣布的竞赛名单更不见大马作品。

原来是场所谓的“创大马历史”盛典,并非欧洲4大影展之一的“康城影展”,因为在康城举办的影展本就多不胜数,一些甚至付费就能参展,甚至得奖。只是,我们可能不晓得,更可怕的原来还在后头……。

对影视作品有一定认识的人都知道,类似的美错从来不是意外。基于媒体普遍对影展的认知不足、官方机构也没有很好的审核,加上教育界与文化圈对影展的灌输不多,因此不仅媒体摆了乌龙、就连许多的影视工作者也在有心,或无意下,被混淆了视听。

“很多人可能连影展和赛会也不会分, 更不用说区分哪些是正规影展,哪些是野鸡影展。” 本地著名导演杨毅恒向本报如此说道。

观摩与合作的对接

所谓“赛会”是指业界颁发殊荣,如俗称‘奥斯卡’的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而“影展”则还包括放映会、观影座谈、选片卖片,有的还有大师班和创投等活动。也因如此,对热爱电影事业的影视业者而言,这也是个观摩与合作对接的盛典。

作品曾多次赢得国际殊荣的杨毅恒表示,尽管拍电影不该是为了得奖,但作品受邀参展是一种荣誉,多少会对电影宣传带来效果,因此监制或出品人、导演乃至整个班底一般都不抗拒被表扬。

更现实的考量是,一旦导演知名度提升后,申请官方补助或洽询投资商也相对容易,而演职员们更会争相前来合作,明乎此,不少导演或制作人都希望作品海报的“桂冠叶”越多越好。另外,部分影视专业大学则积极鼓励学生参赛,除了让学生一鸣惊人外,大学也能沾光,进而吸引更多人报读。

影展代理走捷径

换言之,无论导演、制片、投资方,甚至是学生和校方都希望参展,而协助电影报名参展的“影展代理”一职更是应运而生。不过,也正因如此,一些看准“业界需求”的不法分子就投其所好地举办“野鸡影展”,试图让人以捷径方式参展,甚至为了虚荣心而花钱买奖。

他本身就坦言,自己曾在报名参加某影展时,居然被告知一旦付费后就能入围,因而立即作罢。

“参赛或参展没有不妥,但若是要花钱购买荣誉的话,这无疑自欺欺人,也不健康。”

悉数“野鸡”特点:

除了花钱,来自台湾的策展人兼资深影评人郑秉泓在探讨有关现象多年后,观察出“野鸡影展”的几项特征:

1.这些影展没有评审名单。就算有所谓的评选机制,也欠缺专业或具知名度的评审阵容;
2.奖项多不胜数的如“分猪肉”;
3.影展的官网内容并不丰富,也有欠完整;
4.选片有欠系统及专业;
5.从新闻发布、宣传至放映及颁奖,都敷衍了事;
6.一些影展几乎每月都有颁奖;
7.部分影展甚至表示若今年没得奖,来年能以同一部作品继续参赛,或允许多年旧作参展。

“这类影展在过去几十年来一直存在,然而近10年来则不断冒出新的‘问题影展’。”

付费参与非正规

尤为一提的是,所谓“野鸡影展”并不是指二三线规格的正规影展,毕竟小影展也可以具备自己的专业性,而大影展也是从小做起的。

他坦言,本身不介意影视业者或学生报名参加二三线的影展,因为若依据本身作品水平来选择符合自身门槛的影展来参加的话,这并无不妥。惟,他不认同的是以付费方式参与,甚至买奖,而这样的影展也不会是正规影展。

正规影展要求严谨

大马资深影评人陈伟光透露,一般正规影展不仅有选片委员会,一些更在选片上设有初选、复审及决审等关卡。

在艺评界30年的陈伟光也曾任影展评审。他说,正规影展几个月前就开始筹备,而选片同样也花上好一段时间,一众评审甚至还会有激烈讨论,过程十分严谨。

他指出,目前全球共有3000多个大小影展每年定期举办,其中目前只有46个获得认证,而负责国际电影节认证的单位,是国际电影业最具权威的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FIAPF)。这个1933年成立的机构将影展分成4个认证类别:
A.竞赛型非专门类电影节;
B.竞赛型专门类别电影节;
C.非竞赛型电影节;
D.纪录片和短片电影节。

“目前获得认证的46个电影节中,A类别占了15个,B类别24个,C和D则分别为2和5个。”

认证机制进行审核

这些认证都是依据策展方的组织能力、评审团分量、媒体表现、财务状况,乃至防盗版机制等进行审核。当然,不具备认证的电影节不意味着就不具威望,比如超过30年历史,且挖掘许多著名导演的独立电影节“日舞影展”。

/对制作人的影响/ 扭曲业界价值

“野鸡影展”让大马影视作品有机会走上国际,甚至一炮而红,但这却不见得皆大欢喜。

在影视圈超过10年的监制李颖文就透露,尽管对影坛有认识的大投资商往往会懂得辨识“野鸡影展”,但不排除一些对影视认识不深的企业或投资商,会因为某些导演经常“得奖”,就误认为该导演值得投放资源。这对有实力、且认真拍片的团队而言是可惜的。再来,若拍出的水平差强人意,更会令这些投资商从此止步。

此外,由于首映对一部电影来说十分重要,而影展本身也希望自己的活动上能发掘好电影,因此“野鸡影展”的出现无疑让好电影错放在不对的地方,同时也让影展失去介绍好电影的机会。

无法正面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影展也会有影片买卖、发行,或洽谈合作,反观“野鸡影展”则无法为导演和制作人带来这些正面的发展平台。

李颖文就观察,由于目前社会在意奖项,多过该典礼是否具有分量。因此若业界、媒体、民众、甚至政府机构都不了解影展的意义及奖项的来历,并任由有心人士刻意鱼目混珠的话,那么这不仅是业界的一种扭曲,也不利于影视圈的发展。 据悉,一般除非导演执意,不然报名影展多为监制的工作。

/对导演的损失/抹杀发挥机会

李颖文不是唯一一个使用“扭曲”二字的人。同样认为这是畸形现象的杨毅恒就表示,当业界普遍对影展认识不深时,很容易造成急功近利的演职员错入团队,反之认真拍摄的团队则人手不足。

“演员和制作班底或许为了得奖、沾光,所以而选择这些导演,哪怕这些奖是野鸡奖,他们也希望有机会吹嘘一番。”

他语重心长表示,演职员需要一份肯定是可以理解的,尤其品牌(Brandmark)对演员的演艺事业也有帮助,不过,这品牌应该建立在精良制作、正规影展,以及具分量的奖项上。反之,自欺欺人只会被业界当做笑话。

这也是为何,日本媒体从不理会“野鸡影展”,业界更会“耻笑”这类殊荣,因为他们知道类似影展将鼓吹歪风, 进而抹杀好导演得以发挥的机会。

/对策展人的破坏/分薄首映机会

虽说“真金不怕火炼”,但大马国际影展主席吴佩玲就表示,自己经常被询问大马究竟有多少个影展,显然的“野鸡影展”正影响大马影视圈形象。

再来,她表示,尽管制作精良的团队懂得区分“野鸡影展”,甚至杜绝这类歪风,但始终无法完全避免“错投影展”的情况,而这也无疑分薄了策展人争取电影首映的机会。

“首映给了‘野鸡影展’,而不是我们这里是很可惜的。”

除了导演们的支持外,赞助商的支持也很重要,因此吴佩玲指出,若资源错投了影展,对正规影展是一种损失。大马国际影展即将进入第5届,据悉过去每届开销不低。

/对观众的冲击/误导鉴赏水平

别以为圈外的我们就不会被这类影展影响,陈伟光就表示,当观众普遍认为得奖就是好片时,“野鸡奖项”加持的电影或会误导观众的鉴赏水平。

再者,若得奖的是部烂片,那么观众很可能就不再支持影展电影,这无助于提升本地的艺术鉴赏水平。

李颖文也认为,虽然行内人及电影爱好者对影展影片掌握一定的鉴赏水平,然而,普罗大众却有可能因“野鸡影展”而错判了影展电影的水准,一旦观众抗拒影展电影,长期而言就无助于本地影视业发展。

“业界当然不会因为电影得了野鸡奖而被误导,但大众却可能会误会如此水平就是得奖电影。我就有时会被问某某得奖电影是不是很红很好看。”

更甚的是,若学生与新导演都沉溺于野鸡奖项在最短时间给予的关注,最终本地影视业将出现一群急功近利,且能力与水平欠奉的新生代,最终只会拖垮业界整体的发展。显然的,影展对业界而言扮演重要角色,但“野鸡影展”却也同时释放出无穷的破坏力。

下篇:为了能吸引投资商入资、让演职员自降身价加盟,同时又能一炮而红,一些导演会试图通过付费方式参加“野鸡影展”,甚至买奖来自我吹嘘。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