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是时候承认统考/陈福顺

土权组织领袖警告,若政府承认统考,将不惜入禀法庭挑战。他的这番言论受到朝野政党领袖的批评,尤其是董总反驳他对统考作出种种荒谬和失实指责。

土权领袖对国内其他族群的权益诉求,经常发表一些充满着煽动情绪的言论加以阻扰,这样做法,不但无法加强种族间的团结和谐,反而更加剧种族间的矛盾。



为何土权一直要针对华文教育的统考如此穷追猛打,一点也不放松呢?大家都是大马子民,请别把教育政治化,应该以更开放的心态看待统考。

重视教育重视经济

其实承认统考并不是洪水猛兽,难道政府承认统考,就会影响其他民族既有的利益吗?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因为办教育的目标就是让孩子学习知识。

无可否认的是,教育就是知识,知识就是财富,独中教育乃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不但可以提高国民知识,同时也可以提升国民素质和生活水平。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有赖于更多的教育发展,所以独中教育都应该受到重视才对,重视教育也就是重视经济发展,只有普及教育才能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



我国联邦宪法明文规定,尊重我国多元民族社会的各种语文、文化和宗教的保存与发展。所以,发展母语教育是合情合理和合法,这是无庸置疑的。

珍惜各族文化瑰宝

老实说,我国得天独厚,各民族可以学习三种语文,这也是我国多元种族的一种特色,这是其他国家无法媲美的,所以我们不应该去破坏它,必须好好珍惜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瑰宝。

在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国家,发展华文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对我国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百利而无一害,看不出有什么理由土权要排挤华文教育的发展?

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 让我国引进中国大量投资,开拓许多新的经济条件,深化两国新型合作,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推动刺激作用,有利我国经济发展。

近年来,马中经贸的趋势开创了一个良好势头,相信在两国的共同努力下,若发展顺利,未来前景会越来越好,这将对我国人民的生活有着翻天覆地的改变。

我国的商家要与中国打交道做生意,对华文华语的掌握,更是一大优势,这凸显华语的重要性,因此承认统考可说是大势所趋,政府是时候承认统考。

反应

 

灼见

市场规律牵动教育难题/胡逸山博士

市场经济规律的确是个很微妙的现象,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把它形容为一只无形的手,在奉行自由资本主义运作的社会里不能说是操纵,但至少显著影响许多社会经济、甚至政治经济的发展趋势。即便是被奉为立国之本的教育领域,又何尝不是如此?只要我国有关当局最大程度允许教育行业依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运作,加上适当的、主要是保证品质的监管,那么很多本来以为很难处理的、涉及政治较量的教育课题,也许都能迎刃而解,或至少不再那么棘手。

就说本地实施多年的公立大学固打制吧,每次都让入学固打不多的种族忧心仲仲,眼看学子们即便公共考试的成绩再优良,也难分配到所心仪的学系。而独中生的统考文凭不获有关当局所“承认”,就更别奢想得以入读公立大学了。所以当时有者就设法凑钱到国外深造,但也有许多优秀的学子就因没钱而失学,出来社会打拼,以后只好靠“社会大学”来“学习”了。

但后来有关当局开放高等教育行业予私人界来经营,情况就逐渐有了转变。从一开始,这些民营高教学府就不甘于自限予本地,而是勇敢地走出去,与外国的大学结盟办双联课程,让许多学子们得以在本地学府与外国大学本校分别读上1+2、2+1、1+3、2+2、3+1,甚至是3+0、4+0等年份组合的课程,不但大幅度地节省了到外国求学知的高昂费用,而且毕业时还得以领取国内外两校的证书,两全其美。许多家长与学子,从此就根本不再考虑到公立大学就读的选项,而是专注到此类私立高教学府就读。

我当年独中毕业时这类国内外双联高教领域还未趋成熟,只好直接到外国去深造,否则应该也会考虑如此的“价廉物美”的深造选项。而演变到当下,许多此类私立高教学府自身也已升格为完整的大学,不一定再与国外大学合作办学。但即便如此,看来许多学子也还是趋之若鹜地要到这些本地私立大学就读,这从每次公共考试成绩放榜时,五花八门的教育展上各大小私立大学争相招生的场景看出来。如此一来,“固打少而没书读”的怪像,也就得以在很大程度上,被教育领域的市场规律进展缓解了。况且,说得更白点,对于雇主来说,更乐意聘请毕业自公立还是私立大学者。

但同样的教育领域的市场规律,却也影响在另一个相关的教育课题上,也就是独中统考文凭不被有关当局承认一事。这是一个长期以来扣动本地华文教育捍卫者的课题,而对于如我般拥有此文凭者来说更为如此。

高三班级几乎办不下去

但近年来却也观察到一个起码对我来说是个怪现象,即许多独中的学妹学弟选择在高二时报考大马教育文凭,之后就跳过高三不读,当然也就不报考高中统考了,而是凭着教育文凭,直接到上述的一众私立大学去读一年预科,之后就继续就读到大学毕业。

个别独中甚至面对高三学生寥寥无几,高三班级几乎办不下去的困境。坦白说,长此下去,独中统考所面对的问题或将超越被承认与否,及办下去是否还有意义的存在问题了。市场规律强大的运作能力,实在不容忽视。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