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普腾再度向政府寻求金援
(吉隆坡1日讯)消息指普腾再度向政府寻求金援来覆盖营运损失。
《The Edge》引述消息来源报道,普腾(Proton)向政府要求15亿令吉至18亿令吉,来渡过营运难关。
去年6月,财政部已通过认购普腾新发售的可赎回可转换累积优先股(RCCPS),注资12亿5000万令吉给普腾。
中国吉利集团重启谈判
此外,消息也说,早前撤回竞标的中国吉利集团已重启谈判,因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Groupe PSA)的胜出几率有所降低。
一名领域高层说:“法国总统奥朗德千里迢迢访马,却没有签署任何东西?这很明显。若标致雪铁龙和普腾有共识,大可先签署了解备忘录。其他细节可以随后解决。”
消息透露,标致雪铁龙集团已不热衷利用普腾来稳定东盟市场,可能寻求其他低政治陷阱的选择。
另一方面,一名熟悉内情的消息人士说,普腾与策略伙伴协商的绊脚石是管理控制权。无论是标致雪铁龙或吉利,若无法取得管理控制权,皆不会同意。
李书福:进口零件成本高30% 吉利拟大马建供应链

李书福
(吉隆坡8日讯)中国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指出,因严重依赖海外进口零件,大马汽车供应链成本比中国高30%,比泰国则高出10%。
他说,大马汽车大量零件需要从海外进口,再到当地装配,然后作为整车销售,加上汽车市场规模不大,最终导致汽车成本居高不下。
“这意味很难获得足够的规模来降低成本。”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他称吉利当前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帮助提高大马汽车业供应链的竞争力。
“吉利计划从全球引进一些汽车零件企业进入大马,加强与当地供应商合作,推动大马汽车零件产业本土化。”
竞争力将超越泰国
他日前在央视财经《对话》栏目录制现场如是表示。
他在谈及对宝腾最初印象时称,20多年前第一次到大马考察时发现,宝腾汽车在当地市场一家独大,是一个非常受国民尊重的品牌。不过,他认为宝腾作为大马国家品牌,一定要实现大部分零件的国产化和本土化。
“只要供应链成本在现有基础上下降约30%,大马汽车工业的竞争力就会超越泰国,在东盟市场独树一帜。”
拟年杪推电动车
2017年,吉利控股集团与多元重工(DRBHCOM,1619,主板消费股)签署协议,收购宝腾49.9%及豪华跑车品牌莲花51%股权。
此后多年,吉利持续向宝腾汽车输入产品、技术、人才、管理等,并在入股后,用两年时间让宝腾实现扭亏为盈。
公开数据显示,宝腾去年全年总销量达15万4611辆,按年增长9.3%%,创下自2012年来的最佳业绩,连续5年取得销量增长。
此外,宝腾也加入开发电动车行列,计划在今年底推出新能源品牌,旗下首款纯电动车型吉利银河E5,预计年底面世。

放眼年产50万辆车
吉利国际控股(大马)总执行长魏梅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未来更多吉利品牌车型将导入宝腾。
“我们希望把宝腾产能从十几万辆提升到50万辆,同时打造100万套零件供应链体系能力。”
她说,面对中国车市内卷及地缘政治等各种原因,中国车企要成为全球化企业就要持续走出来,而大马是首选。
不过,谈及丹绒马林汽车高科技谷(AHTV)项目时,魏梅表示,大马工业制造基础薄弱,为了降本增效,该项目要带动吉利的供应商入驻大马。
“这套在大马的商业模式,复刻了中国汽车制造场景,希望能够把大马打造成吉利出海的一个战略高地。”
宝腾矢称霸大马及东盟
宝腾总执行长李春荣博士表示,经过6年融合,宝腾汽车实现了研发、制造、质量、采购、营销的全面变革,连续五年销量和市占率在大马市场排名第二。
他透露,吉利入股宝腾后,制定了“十年发展计划”。
“第一个目标是使宝腾尽快盈利;第二个目标是使其成为大马第一大汽车品牌;第三个目标是成为东盟前三汽车品牌。”
实际上,吉利收购宝腾股份的目标,并不仅仅是为了进入大马市场,而是借道宝腾,瞄准东盟及打入全球市场。
吉利分析认为,大马每年有80万辆新车销量,辐射东盟350万辆的新车销售,并且可辐射东南亚、欧洲、澳洲等其他右驾车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