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默照孤单

孤单(9)



一个人的世界不一定孤单。我拥有过不孤单的一个人世界。

小时候,可以在木房里,看蚂蚁队伍搬运年糕碎块,走过木梁,爬下木柱,穿越木地板,进入地洞。然后,一手划过路线,任蚁队七零八乱。

也可以躺在地板上,看灰尘现形于亚答叶屋顶破洞射下的光柱。然后,刀手砍过光柱,看灰尘纷扬。

雨天时,在屋旁的小沟渠,看雨滴把渠水打成水泡,随波流向屋后。追着水泡,送别。再迎接新的水泡,追着和送别。

这是我一个人的世界。一个人却快乐的世界。并不孤单的一个人世界。



到底孤单是怎样形成的?当我和大自然同乐,一个人并不孤单。也许,陪伴不一定由人。也许,万物为伴。所以,一个人的世界,不孤单。

孤单(10)

中二假期,觉得野外的游戏玩够了,是时候尝试读一读书。当时,不懂得方法,只知道背书。

读书时,选择盘腿坐在床上。其实,读书不论什么方法,专心为要,必有所得。

很多时候,专注的时候,会听到邻居播放尤雅、邓丽君、李逸、高山、刘文正等人的歌曲,抑或隔房电视里的玛丽东尼及傻那那节目。有时,没有了音声,心里轻安自在,思绪(空无思绪)自由飞扬飞远,快乐地感受天地一体。

这种一个人的快乐,绝不孤单。

后来,参加继程法师的静七。调身对于骨骼粗壮的我并不容易。但是,外在的身体,其实干扰心的调理不大。我很容易调息,进入专住的状况。很快,身体消失了。专注时,太平佛教会远处的火车声和各种细远的活动,都听得清楚。那种宁静的禅悦,似曾相识。其实,中学读书时的专注与静坐时的专注是不一不异的。

这种一个人的禅悦,绝不孤单。

这是无始以来的努力。这是无始以来的功夫。有累世的那一个人之努力与持续功夫,不孤单。

孤单(11)

有一群人陪伴,就不孤单吗?

担任马佛青总会长时,因于利害关系,常常会出席一些大场面的盛会,且是联办单位之一。

推动青年学佛是志向,担任马佛青总会长是快乐的事。但是,当你清楚知道一些大场面的联办盛会,其实是友会领袖提升自己社会地位的手段,尤其邀请首相或重要部长为嘉宾,抑或大马十大杰出/世界十大杰出者,把人力物力花在提升领袖个人事业利益的情况,肯定与志向违逆。

尽管招待帝王似,尽管热闹非凡,其实内心非常孤单。

这种一大群人的陪伴,十分孤单!

孤单(12)

大场面的孤单,苦吗?

大场面的嘻哈,乐吗?

嘻哈的表面,看起来快乐。孤单的内心,感受是苦。

但是,大场面的苦,未必来自孤单。那种苦,来自内心的怨憎会:不想要的人事,因于利害关系,不得不一起嘻哈;那种苦,来自内心的爱别离:喜欢见到的事物,却因于人的私心,远离自己;那种苦,来自内心的求不得:所求的理想,不得实现。

孤单的感受是苦吗?抑或是怨憎会、爱别离和求不得的心所在苦?

这些心所会推动你远离大场面的孤单,怀念一个人的快乐。

怀念在晴朗的雨后,舒服地浮游于田洼水牛躺出的(幼童眼界之)深潭上,看水波粼粼晃动而去。

怀念看友伴徒手捉水蛇,然后自己虎爪捉石头鱼。那种莫名的成就感!

怀念一个人看云的日子,骑着自行车,从市区踏到现今多媒体大学的路口。然后,发现乌云密布,奋力踏回市区,任乌云和雨在后面急追。

那是一个人的快乐,因为爱取会、怨别离及求之得。这都是自己自由意志决定要做的事,所以快乐。

孤单快乐?孤单可以很快乐,因为一个人决定而爱取会、怨别离及求之得。

这不就是陶渊明的田园生活?

孤单(13)

功利思维改变了现代社会。资本家为了以最少的资本赚最多的钱,推动了工业革命,促成人口迁移和都市化。为了绩效,人类的工作分工与专业化。

都市工作的人们,每天做同样模式的工作,或承担沉重的工作压力。就为了绩效与盈利。上工下班,又面对塞车。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很多时候是晚上一两个钟头。想运动,外头又黑又不安全。想开窗看星空,又给霓虹模糊了、高楼抵挡了。

在狭窄的公寓,面对的是四面的墙。留下的娱乐,就是电视节目。

如果单身的话,会不会孤单?这样的孤单,苦吗?里面的苦,来自孤单吗?

一个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肯定孤单。这样的孤单,会有苦受。但是,苦的根源未必来自孤单。这种孤单的生活,乃求不得、怨憎会及爱别离的状态。苦受是这方面引起,而非一个人生活。一个人无法过自己喜欢的生活,一个人无法凭自由意志亲近大自然,为了三餐温饱而求不得苦。

(2,待续)

反应

 

优生活

父子共创绘本 环保又疗癒

报道|游燕燕 图片|受访者提供

有睡前故事听的孩子是幸福的!最令孩子感到期待的除了故事本身,他们更喜欢在睡前时刻与爸妈相处的亲密时光。身为一家之主和家庭经济支柱,吴德福意识到孩子需要父亲的陪伴,所以即使再忙也不忘每晚为孩子说睡前故事,而且说的都是原创故事!其中一个说了大概一个月的《森林法庭》故事,去年更出版成绘本,患有自闭症的儿子也为绘本画了45幅油画作品。

有学者指出,父亲为孩子说故事,效果是母亲的3倍。即使是同一本故事书,对于孩子来说,由父亲阅读会比由母亲负责更吸引。原因是普遍的家庭都以母亲为主要照顾者,母亲陪伴孩子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孩子会对父亲的声音比较好奇,更吸引他们的专注力。 

即使父亲为孩子选择题材较陌生的故事书,他们也乐意倾听,因为父亲说故事的感觉更新鲜。不但如此,孩子更会认为父亲在故事后的讨论与平日常接触的母亲有所不同,因而变得更期待。 

2002年,吴德福律师获委任为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总会长,自那时起,他就忙得团团转,皆因除了社团事务,他还得兼顾律师楼业务。周日,他早出晚归;周末,他全国奔走,陪伴家人的时间有减无增。 

当时,他的太太李励章居士对这种情况感到忧心,担心3个孩子跟父亲的关系会渐渐疏离。于是,她提醒丈夫,除了亲近母亲,处在孩童时期的孩子也需要亲近父亲,才能达到理想的柔和和阳刚的性格平衡。她要他想个法子,3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他不能缺席。 

“一言惊醒梦中人,我思考了几天,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坚持每天晚上给孩子们说睡前故事。当时,我的大女儿和小女儿分别是7岁和5岁,儿子大约是1岁。我选择自己创作故事,所有讲述的故事都是经过构思、布局和铺成,并通过悬疑和趣味的故事情节打破孩子的惯性思维。同样的,我也打破自己的惯性思维,以达到说好故事的目的。对我来说,故事创作是一种思维模式上的挑战,故事成败取决于回应挑战的能力。” 

吴德福曾创作《小精灵寻宝记》、《荧光夜游记》、《法庭故事》等等的睡前故事,《小精灵寻宝记》和《荧光夜游记》也曾刊登在《佛教文摘》。

一边开车一边创作 

每天都这么忙,怎么还有时间创作故事呢?有的,就是善用开车的时间。由于几乎每天都需要四处奔波,他便一边开车一边在脑海中创作,全程没用笔记下,全靠大脑记住,待晚上回到家就把故事从脑海中掏出来给充满期待的孩子。

他所创作的睡前故事都是连续故事,孩子期待父亲回家讲故事,也期待故事的后续发展。不仅如此,他在说故事时,会采用角色代入法让3个孩子投入到整个故事的发展中,透过想象力达到身临其境的体验。比如,在故事中出现的3个小精灵分别以孩子的名字取名为“明精灵”、“好精灵”和“乐精灵”,并以孩子的个性来塑造角色。 

“每晚的睡前故事大约是15至20分钟,讲完一个连续故事大概要1至2个月。为了让孩子的期待不断,我每次讲到最精彩的部分就留明晚待续,我也喜欢看到孩子们露出一脸意犹未尽的表情,哈哈!所以,我很坚持创作的故事桥段一定要有能让孩子惊喜连连的效果。” 

传达环保与因果循环价值观

在中学时期,吴德福便热爱文艺创作。当时,他偶尔会给刊物投稿,一些作品曾获得刊登,也曾获得一些相关奖项。 

一向来热衷于佛教社团的他,对儿童文学和儿童佛曲创作特别感兴趣,而且用心深入研究。在还未开始向孩子说睡前故事之前,他已经常研究和创作关于儿童的文学和乐曲。他表示,儿童文艺创作不容易,创作者对儿童身理学、儿童心理学、儿童文学、儿童语言学、儿童音乐学等一定要有所掌握,而且所创作的作品必须让儿童容易领悟并培养思考能力。

太太逝世发文纪念 

《森林法庭》只是一个口述的睡前故事,他从来没有好好地把故事完整地化为文字。尽管过去多年来,他一直有把《森林法庭》出版成书的想法,但这个想法却迟迟无法实现。直到他的太太李励章居士于2021年逝世,他连续多日在脸书发文纪念她,才同时把《森林法庭》完整地写下来。

《森林法庭》讲述一场大雨导致森林里发生了一件可怕的大事故。由于山洪爆发,水土流失,往下游冲去的大树桐造成森林中的动物逃的逃、伤的伤、死的死。森林之王为此事大发雷霆,召开森林大会,一场动物与人类的法庭开审就此掀开。 

“3个小精灵接受动物们的邀请担任控方律师,而人类的朋友八哥、鹦鹉和麻雀则担任的辩方律师,在森林法庭里针对控状展开精彩的对决。最终,人类被判败诉,却一次又一次地逃过动物的逮捕惩罚,但最终还是没能逃过因果报应。” 

灵感来自真实事件

该故事的灵感启发源自真实事件。1993年杪,位于雪兰莪州安邦的淡江高峰塔公寓,因长时间大雨,导致高峰塔山上的泥土不断地被冲刷、堆积,大量的沙土摧残着高峰塔原本就不稳固的地基,造成大楼墙体开始出现裂缝最终倒塌。 

雪州政府于1991年重点开发淡江地区,淡江高峰塔后山地段也列为发展区之一。随着政府大量砍伐耸立在后山的树木,导致土壤直接暴露在雨水和空气之下,为日后的塌楼惨剧埋下祸根。 

去年,吴德福获《佛教文摘》之邀出版《森林法庭》绘本。绘本简述了法庭审案程序,相信是本地以此类主题作为题材的首本绘本,主要传达环保、因果循环和伦理价值观的信息。

全程陪伴 引导儿子绘画

考虑到以图为主的绘本需要多幅图画,吴德福便让拥有绘画天分的儿子吴尚乐负责绘图。从去年2月至10月,他全程陪伴和引导儿子绘画了总共45幅油画作品,绘本于同年11月出版。 

为了让患有自闭症的儿子能够画出配合故事发展的画作,父亲会先找一些相关图片供他参考,并向他解释所要呈现的画面,让他按照指示作画,这样也能够减少儿子的心理负担。

“遇到一些难以用画笔呈现的景物,我们就会一起讨论该如何使用油画技巧做到大致效果。在绘画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摸索出很多新技巧,有些甚至是老师没教的,从中可以不断提升绘画技巧。” 

询及儿子会对父亲的介入产生抗拒吗?“我陪着他读书、作画那么多年了,也了解他的学习方式,基本上我教的东西他都不会抗拒,反而会耐心聆听。只是有时画累了会有小小的投诉,我就让他休息好了。”

以本地作为背景 

目前,他正在构思接下来计划出版的绘本故事。他创作的故事通常以本地作为背景,并融入丰富多元的本土元素。

吴尚乐从小就爱画画,小时候最爱画卡通,至今对动漫也很感兴趣。在他上小学时,老师向父母表示这个孩子很难教,后来被诊断患有自闭症。在父母和专家的教导下,他在华小完成7年的学业,并掌握了很强的语文能力,因此父母选择让他上国际学校,希望能提升他的社交能力。

按照孩子能力教育

“每个特殊孩子都有不同的情况,父母应该要了解孩子的情况,按照孩子的能力教育他。完成中学学业后,我们了解到要让他上大专院校学习比较困难,既然儿子喜欢绘画,我自己也对绘画感兴趣,我就带着儿子一起去学油画。为期3个月的油画课程只是学习基本技巧,掌握基本功后就要靠自己多练习和探索了,这对儿子来说也是好的,自由发挥更适合他,我主要是陪伴和引导他。” 

今年农历新年期间,马六甲人生佛学中心举办的《森林法庭》绘本油画展反应不俗,所展出的16幅画作售出了8幅,其中一半收入捐给该中心。 

“我把售画的钱存入儿子的银行户口,并让他知道他的作品有钱赚。当他知道画画是可以赚钱的,就把更多心思放在绘画上。他现在几乎每天都在画画,也可以说是他的工作了。” 

像一般人一样,吴尚乐有能力自学。只要对某件事物感兴趣,他就会主动上网搜索各种资料用心研究。“我现在已经把他当成是普通人了,每个人都能通过自学来提升知识,他也可以,有些事情甚至懂得比我还多!

“我有打算让他学习电脑动画,但考虑到他需要合适的学习方式,我可能需要跟他一起学,或我先去学然后教他。无论是哪种方式,我都会按照他的能力全力帮助培养和加强他的一技之长。”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