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走,一起上学去?/方城

最近,在学校的周会上,进行了一场可谓“别开生面”,也让我“大开眼界”的推介礼——即《走,一起上学去》(PROGRAM JOM KE SEKOLAH)。据悉,这活动是全国性的,由全国警察总长开幕后,要全国中小学在校进行推介礼。

然而,让我讶然不解的是:曾几何时,上学读书已经成了一种口号,需要大力鼓吹,像旅游局在招揽游客一般需要打广告了?



从前,读书,是难得的因缘,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读书或好好的读书;现在,孩子们都太幸福了,不喜欢读书的学生多的是。然而,许多孩子还是被父母逼着到学校,于是,逃课率增加了,校园“滋事”分子增加了。大家又不免把矛头指向老师或教育制度的缺失。接下来,又进行一堆让人“啼笑皆非”的活动。

学校不是天堂是炼狱

在推介礼上,有个警官代表警察总长前来演讲,希望学校及老师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喜欢到校学习。我不知道,也不愿去估计,到底多少学生因为这样的推介礼,而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我略问了几位学生,他们也觉得很可笑。如果一个这样的推介礼能起作用,那么我们何必花时间去进行教改?

学生不爱到校,或者不爱学习,除了是家长校长,甚至是学校教育部爱看绩效之故以外,最重要的是,学校在他们眼中,不是天堂是炼狱。如果遇上老师缺席,他们反而会很开心。这与以前的学生“负笈从师,不远千里”或“俯身倾耳以请”的学习态度是相差太远了。

今日学生学习态度是问题,老师的教学态度也是问题。老师一致认为多给功课,就是学生进步的基石。于是,学生有做不完的功课,老师有改不完的作业。教与学成了一片红海。试问:谁还想上学去?就算是老师,也有许多觉得到校上课是很累的事儿!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一切以传授道理为先,过后才学知识。孔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一个人没有道德修为,就不必教他学问。教会了无德之人学识,只会贻害人间。古人又言:“力有余而学文”,有了道德的力量,才认真的学习。这是不变的真理。

然而,我们今天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也因为家长怕输,家长怕输又是上一代没有教好他们德行的重要)就重学识多于道德修养。

所以,我才说这是根本的问题啊!如果今天大家仍不改变,大家还只是看绩效,再多的推介活动,也只是一阵清风,转眼就逝啊!

反应

 

言论

公道在哪里?/方城

最近,看了《二十条》这部戏,深觉它与去年爆红的电影《毒舌大状》的中心内容极为相似,都是为了宣扬捍卫正义而面对重重挫折磨难的过程。

戏的结局是皆大欢喜的,哪怕过程中戏中人物经历了多少苦难,又有多少人为了正义而牺牲,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捍卫正义、宣扬正义永远存在”这样的主题,当然是好的、是正向的思维。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它出现过吗?

我那青春期的孩子都会说:这世界没有公平、公正,在有权有势的人眼中,他们本身就是王法,就是公正!就算有立法执法机构,也敌不过这些人的威逼利诱。

这部戏中也有好多个案都是如此迫害受害者,让他们承认错误,并关进牢房若干年,而真正的坏人却逍遥法外!

对于孩子的想法,我很讶异,忙告诉他:有的,有的,你必须相信:天网恢恢,这些人终究会遭到报应的,也许不是这一世。(我说着时,自己都难免有点心虚。)

如果你看见霸凌、看见别人被欺负,你于是伸出援手,把施暴者打伤了。然后,你却被拘留提告了,因为你不是法律,不能动用私刑惩罚坏人!事发现场有很多人证,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出来作证。这时,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那么执法单位为了结案,也不会再开案细查的。于是,好人含冤,而沉冤还能得雪吗?也许会,但不知何时。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有些人面对这种不公,不断上诉,提出诉求,坚信正义公平存在,最后沉冤就算得雪,一般人还是一样觉得他傻。

如果你仔细观察,现在的社会已经没有太多这样的人了。

现在的人,大部分都选择明哲保身,能够不理就不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曾经在校园里,发生一宗破坏公物个案时,学校以几个人的说辞就断定某班学生是肇祸者,需接受处罚。学生要求调看监控录像也不被允许,为此,学生之中有人愤愤不平,有人则认为赔钱了事,不必再生事端!在校园这个塑造学生人格的地方,竟然也是这样处理问题的!这样下去,试想谁还会相信公义存在?或相信“法”绝对不可以给“不法”让步的道理?最终,所谓的公道正义 ,将沦落为戏里的情节,梦中的城堡,永远不会是生活中的现实!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