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难忘广东小调

还记得很清楚,我对广东小调产生印象,全因一位小学女老师。这位老师,有点胖,是当地广东会馆粤曲组的负责人。小孩子特别喜欢到处躜,有时会到会馆看几位“准老倌”唱曲,而这位老师最爱哼的小调是这几句:“做男人喔,点都有个老婆先至矜贵哎嘛(女唱)。睡冷巷个阵时,就唔荒唔矜贵嘞(男唱)。”

我父母也喜欢粤曲。父亲偏爱大锣大鼓的,口中常哼名伶徐柳仙的首本:“别离人对奈何天,离堪怨,别堪怜,离心牵柳线,别泪洒花前……”有板有眼。



母亲除广东小调外,我听过她唱抗战歌曲《松花江上》。此曲在抗日时期,勾起很多东北人的国恨家仇,也沸腾了他们的满腔热血。

令人百听不厌

对于抗战歌曲,我更喜欢《我家在广州》:“我已没有家了,我家在广州……我记起了门前的垂柳……还有我的白发的老娘,我的千千万万的战斗朋友……广州在沉沦,可是广州也在战斗……”悲愤中有一股奋起的斗志,很能唤醒人心。

说到小调,一般上是谈情说爱居多,有些也加一些鬼马的元素。例如:“我一心望拍拖,今晚共你睇戏……你个衰鬼头,我一于懒睬你……”。也有一些近乎童谣式的小调,如“鸡公仔,尾弯弯,做人新抱甚艰难,早早起身又话晏……”轻快的有:“月明风清清,共同效秋节令,嫦娥在天空升,我今晚真高兴……”还有就是自叹自怜式的:“频嗟叹,自己好做成甘贱,为了吹鸦片,唔应卖屋又卖田……”无论哪种小调,都令人百听不厌。

广东小调流传很广,可说有广东人的地方,就能听到。这一点又可从好些粤剧名曲,常常会参入几段广东小调看出来,它们就好像是大锣大鼓的润滑剂。比如慈善伶王新马师曾的几首成名金曲,《万恶淫为首》和《光绪皇夜祭珍妃》,不单是广东小调,其他曲子如《木兰从军》和《秋水伊人》等,都被收为己用。奇怪的是,加了这些小曲,整首曲子听起来还是很调和。



当然,这是编曲者的功力所在。说到粤曲或粤剧的编撰,那个年代的粤港地区,唐涤生算是一代宗师。马师曾、薛觉先、红线女、白驹荣、白雪仙、任剑辉、梁醒波等名伶,都演过他编的剧目。但属于鬼才的编剧高手,是唐的师父南海十三郎。

十三郎批媚俗犯众怒

这个十三郎,原名江誉谬,又称江誉球、江枫,生长在一个大家庭,自幼饱受同父异母兄弟欺凌,养成孤僻性格,更且持才傲物、放荡不羁,人缘极差。他是香港大学医科肄业生,未毕业即投身粤剧编撰,名作无数。80年代,因恶批香港电影界太过媚俗,犯了众怒,全行封杀,无人再敢邀写剧本,以致他神智混乱,最后死在青山医院。

毫无疑问,南海十三郎和唐涤生,是那个时代粤剧界的两面大旗。可惜唐以42岁的英年,在他的名作《再世红梅记》首演之时,不幸中风猝死在观众座位上。

以前曾写过朱秀英粤剧团有一小孩会唱《光绪皇夜祭珍妃》。是的,以那时的小孩水准,认为那很好听。最近偶开“优管”粤曲部分,听到新马师曾唱的版本,真的可以用“听出耳油”来形容。新马仔号称伶王,唱功当然是一流的。他对曲本的拿捏,无论是咬字、情感乃至滚花和换调的起承转合,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伶王即是伶王,并非浪得虚名之辈。

反应

 

副刊

小品集《满庭芳》后记

编这本书的时候,正值医生告诉我前列腺发现细胞变异迹象之后,心情受影响是难免的。想到我还有很多事没有做完,上天也许不致那么残忍吧!

其实我还不累,我会继续做我的日常工作。



这个集子里的87篇文章,绝大多数原刊登在《南洋商报·商余》副刊的“满庭芳”专栏,所以书名就叫做《满庭芳》。由于并非志在传道授业,因而行文力求轻松活泼,自娱娱人。老朋友史灵先生称它们为“揾吃稿”,确是一语道破玄机。

但虽是“揾吃稿”,依然还有些看头。比如有些谈人物,有些谈历史,有些谈往事;而有些怀旧,有些探新,有些评人等等,所搜集的资料,也许是没有人或很少人谈及的。有几篇关于政经文教的,读起来似乎还有一些正气,想想以后可能没机会再出书了,就把它们也编进去,以示我对这些问题的关心;表达立场也好,仅仅是作为纪念也无妨。

谢谢老朋友兼老同事柯金德先生为这本书写序,他是《商余》马来西亚版的第一任编者,由他执笔,不作第二人想。附录一栏,借杰伦和笔抗两兄的大作吹吹风、打打广告,也要谢谢两位兄台。另外,我也附录了谢祝南老弟的〈十年难磨一宝剑〉的七言诗,也一并在此致谢。当然也不忘感谢提供版位让我讲东讲西的两位〈商余〉版编者,他们是刘镒英女士和张永修先生。

家庭是一股很大的力量

编这本书的时候,正值医生告诉我前列腺发现细胞变异迹象之后,心情受影响是难免的。想到我还有很多事没有做完,上天也许不致那么残忍吧!其实我还不累,我会继续做我的日常工作。



这次的生理与心理历程,让我深深体会到,家庭是一股很大的力量,它可以在生理与心理上无限量的支持你。我的老妻,虽然没说话,但我感受到她那股默默支持的气场。我的儿子们,我的儿媳们,他们的关怀与开解,使我了解到上天确有好生之德。还有我的6个孙子孙女,他们的稚气与灿烂的笑容,更是我勇气的泉源。

我也要感谢一些老朋友,比如杰伦夫妇、金苗、金德、驼铃等兄台,还有育才校友会的老同学燊发、亚泉、元评、耀宗等诸兄的关心与鼓励,使我更能无畏的面对健康上的困扰。

附记:病中小感

做了小手术,心中稍宽,也比较踏实,但问题远没有解决。有不少的参考资讯,朋友们也传来一些治疗的药物和辅助食品。我的直觉是,心态很重要,如果心态摆得正,若不能打败对手,至少能与它和平共存。

我的念三年级的孙女,在我做完手术回家后,对我说:“爷爷,你不要再进医院了,你载我上学。”这句孩子话,让我心中纠结了好长一段时间。

(24/5/2016  哥文宁城)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