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

冷战时代的金刚

电影《金刚》重拍,只能说光阴似箭,原来上一部《金刚·King Kong》已经是2005年、12年前的事了。



当年彼得杰逊拍完《魔戒三部曲》如日中天,说要重拍《金刚 》时大家可说都有一点期待的,当年的主角是艾德伦布鲁迪和妮奥美华兹,还有积布莱克。

妮奥美华兹本来戏龄不浅,却凭此片才红了起来,可说是此部《金刚》最大的贡献吧?其他的已经没什么印象了,还是例牌的“刚女郎”站在金刚掌上,以及爬上帝国大厦。

还有例牌“刚女郎”

目前的这部《金刚:骷髅岛·Kong: Skull Island 》没拍到帝国大厦,例牌“刚女郎”还是有的,不可思议地被握着伸进大蜥蜴口中把舌头拉出来,“刚女郎”还是毫发无损。

电影背景是70年代(上一部是30年代,当年彼得杰逊不忘大玩时代风味),从前帝国大厦是美国甚或全世界最高的建筑,因此金刚爬上去跟飞机打架,算是有点看头的。



如今这部《骷髅岛》也不乏70年代味道。戏里被骗去探侦骷髅岛的军人,本来是越战结束,即将回家,结果被派予另一任务。

老影迷都知道,“最后一次”对电影中的角色来说,是不吉利的。这回角色众多,也不晓得谁人可以从骷髅岛回来。

幸好剧本还算可以,戏里众人给金刚四下打落,兵分两路,一队由“洛基”汤希德勒斯顿与“刚女郎”带领,找到浩劫余生的一名二战兵士(老甘草 约翰莱利饰演)另一队则由森姆杰逊饰演的军官带领,要找到炸药,杀掉金刚报仇。故事说得有条不紊,一边是由鸽派,一边则由鹰派带领。

戏里最没有“存在价值的”是爱把头靠在黑人科学家肩膀上休息、好像度假似的景甜小姐。是,这部电影也有中资,景小姐背后的靠山可真大呵。

仍不算杰作

拿一般商业电影来比较,本片的电脑特效、故事转折、角色塑造与演员的表现来说,都属中上。好看的条件都齐全了,但仍然不算一部杰作。

戏里隐隐约约说到反战(适逢70年代,越战的年代)、环保的课题,幸好没有那么明目张瞻,适可而止。这类的商业电影,能够做到的也就是如此了。戏末交待二战老兵的结局,最窝心的莫过于此,或许这也是本片最动人的用心之处,关心的不是其大明星男女主角的动态,而是一个小人物、小配角的处境。这倒不是怪兽片里常常遇到的。

反应

 

副刊

【商余】回到美嘉园

颈后骨痛,本来到SS2某家大药材店,想看个中医的,没想到原来“很好生意”,看病要预约,“插队”要等一个小时以上。我只好改到美嘉园“中国华山”。那是我的老地方。

进到店内,见到老板娘数十年如一日地站在柜台内。李医师里面在看诊,要稍为等等。我跟老板娘闲聊几句。



她这才认得出我:“你是以前住在巴士站前面的?”我说是呵!

我问她:“以前我住的那家旁边,有个做鞋的,还有没有在?”

老板娘不知道。我说:“以前,那边都是拜日莲正宗的,每次傍晚的时候经过,就听到一阵的念经声。”

我说很多人都不在了:“Big Book Shop”的姐弟已提早退休(退休前有到Jaya One“椰子屋”帮衬。)

“是呀,”她说:“我们在这里已有四十多年了。”



点点滴滴忆旧街坊

“我比较迟来,我到这里住的时候,是1983年,有40年了。”我说。

老板娘拿起柜台上的计算机,算了一算,说:“36年。”

“那时,前面还是空地。”又指另一个方向:“那边还是橡胶园。”

我问,她隔壁的“Bayu Timor”的老板娘有在吗?

她回答:“少来了。人上了年纪。”

“是哦。”我想一想,问:“有六七十岁了?”

“有了。”她回答。

“我第一次帮衬他们的时候,只吃一个鸡肉馅饼,很便宜,才两令吉。那时他们的东西都不好吃。然后我看见老板娘坐着翻一本厚厚的食谱。后来她们请了一个印尼安娣。东西才慢慢好吃起来。”

“印尼安娣还在。”老板娘说:“不过还是须要老板看着。”

“这一带认识,还在的老隣居,就只是‘Joy’蛋糕店的玛嘉列。”我说。老板娘好像不认识她。我只好说“Joy”旁边的“肥佬蟹”。老板娘说;“他们好生意到,你不知道,排长龙可以排到我们这一边来。”

我突然想起“克里斯多弗”。寄居我隔壁做鞋的家庭的一个男孩。福州人。瘦瘦高高白白,以前他就在“肥佬蟹”打工。人不多话,友善,我记得有一回我问他福州话“王八旦”怎么说?我学了拿来骂他那顽皮的福州侄儿。

聊着天,未几李医师走出来,我可以进去了。我进了小房间,里面的摆设,好像跟廿多年前一样,没有变化。但是李医师大概不记得我了。只是要我把手伸出去,给他把脉。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