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浅谈马中
同形异义词

去年4月末,谈了马中“同义异形词”,本期来谈谈“同形异义词”。 

首先,先谈谈“同形异义词”研究。周有光(2002:44)针对箇中的“同形词”与“异义词”,分别提出“同形词”形同、音不同、义不同;“异义词”为形同、音同、义不同的说法。此外,宿红(2010:716-717)更具针对性地把汉语词汇语义变化,分为:词义范围扩大、词义范围缩小、词义转移3种类型。 



马中“同形异义词”研究方面,纵然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些较具代表的研究成果,但它的定义似乎没取得一定共识,各方学者说法更是迥异有别,或有待进一步的讨论与开发。 

其中,黄华迎(2014:77)在借鉴了前贤们对新加坡华汉语同形异义词研究后表示,大马华语与汉语同形异义词,是指在大马华语词语中与普通话构词语素(即汉字字型,不包括简繁字体之间、异体字之间的区别)完全相同、语素排序相同,但其语义、色彩或词性方面存在不同程度差异的词语,并认为此现象主要由英语或马来语音译,乃至意译词、闽粤方言借词、饮食文化、自然环境以及媒体使用不规范词语等影响所致。 

研究发现

其实,不管是马中“同义异形词”还是“同形异义词”,我们认为两国华汉语词汇出现变异、差异的情况或不能被忽视。惟,人们似乎并未给予这些现象过多的关注,甚至很少学者对它进行深入且系统性的研究。 

查阅发现,相比起马中“同义异形词”,马中“同形异义词”数量相对更少。关于马中“同形异义词”的定义,我们认为,它应该是:在大马华语与汉语中发音完全相同(音同)、汉字字形完全相同(形同),即“同音同形”,更不包括汉语方言词语、声调又或儿化音倾向不同,但其语义却存在不同程度差异的词语。 



形成原因

这些“同形异义词”的主要形成原因有三:一,词的义项出现减少(词义减少);二,词的义项出现增多(词义增多);三,词的使用方法出现改变,出现词义不同状况。使用者已不存在任何关系;有者即是察觉到了,也会在用词时刻意作出区分,用其他词来代替(词义转移或词义不同)这3种类型组成。 

其中,较典型的例子就有“登记”、“同志”、“先生”、“爱人”、“书记”、“计算机”、“土豆”、“财政”等。纵然,这些词汇或不影响各区域华汉语使用者进行沟通,但亦不排除或出现“指鹿为马”的囧况。 

搁笔前,举个搬不了大场合的搞笑案例:“偷吃鸡”(偷步)还好,但倘若今天我“偷吃蛇”(偷懒)了,中国友人却问我吃了哪种蛇、味道好不好时,我应该怎么回复呢?

反应

 

时事

“渎”怎么用?

“渎”,不是“读”。或许,我们对这词有些熟悉,但更多的仍是陌生,不知道它该怎么用、怎么搭配,且总觉得它与“宗教”沾边,事实真是如此么?这就为大家翻查《现代汉语词典》(2012),一探权威著作怎么解释! 

渎(dú),很少单独出现,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绝对不会,更不可能以“听、说、渎、写”的搭配出现。



《现代汉语词典》(2012:321)对它仅有两种解释:

—— ① 轻慢;不敬:~犯ㄧ亵~ㄧ烦~ㄧ有~清神(书信套语)。

② 沟渠;睡到;沟~。

“渎~”与“~渎”的搭配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华语词典》(2010)并没出现任何“渎”一词或与其相关搭配的词汇。这或可证明,任何的“渎~”或“~渎”均非新、马华语词汇这一说法。然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渎~”与“~渎”的搭配方法,仍包括: 



■ 渎职 

(1)渎职(2012:321):动词,不尽职,在执行任务是犯严重过失:~罪ㄧ~行为ㄧ因~而受到处分。 

举例:(吉隆坡30日讯)……反贪会逮捕3名槟州回教法定税金机构官员,协助调查涉嫌渎职及贪污案件。(《南洋商报》《时事》2017年7月1日) 

■ 亵渎 

(1)亵渎(2012:1443):动词,轻慢;不尊敬:~神明。 

举例:(吉隆坡30日讯)亚航X D7237班机机长依布拉欣查拉鲁丁指出,当时本身十分清醒及镇定,也没有要亵渎神灵的意思。(《南洋商报》《时事》2017年7月1日)

●建议

撇开中国在楷体、宋体的字形规范上有何不足、待改善之处这般严肃课题不谈。就大马华语(仅针对“简体”)的正式文稿而言,我们的建议是:——首选“楷体”,其次才是“宋体”或其他。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