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教长:期间需接受辅导
“霸凌领袖”停学惩戒

初中女生疑因小误会,遭学姐打致头破血流。

(双溪大年25日讯)教育部长拿督斯里马哈基尔卡立宣布,由即日起,成为“霸凌领袖”的学生将面对停学半年的处分,其他霸淩者则被停学两个月,以示惩戒。 

他昨日下令允许州及县教育局及学校全面处理校园霸淩事件。 



“经过纪律委员会调查,我们将采取停学半年的处分对付‘霸凌领袖’,其他霸淩者则被停学两个月。”

马哈基尔卡立出席亚洲医药及科艺大学一项对话会后,受询及某国中一起校园霸凌事件时说,霸凌者在停学期间需接受辅导,包括送往亨利葛尼感化院。

他表示,这取决于纪委会的决定,希望该会处罚涉案学生前彻底调查。

“纪委会的管辖范围只限于校园霸淩,若涉及犯罪,必须将事件移交警方处理。”

女生的头部被钝器打伤。

2学姐暴打动用钝器初中女生头破血流



斯里白沙罗某国中日前传出一起校园霸凌事件,警方已确认欺凌者身分,法庭亦将发出逮捕令扣捕他们。

这起事件中,一名初中女生被两名学姐拳打脚踢,更被钝器打破头,血流满面。

女伤者父亲苏克里已报案,并将女儿送往双溪毛糯医院治疗,目前情况稳定,正等待脑部扫描结果。

发逮捕令扣霸凌者

苏克里向《南洋商报》说,警方已向有关学校查询,欺凌者身分也被鉴定,不过警方找上门时,不见欺凌者家人的踪影。

他指法庭明天会发出逮捕令扣捕霸凌者。

据一名知情的老师冯福宽(谐音)透露,校园内应该安装闭路电视,确保学生在安全环境下学习,免受欺凌。

“该校教师为了学校名誉,竟然没有陪伴被欺凌的女伤者去医院治疗。”

他认为,教师需扮演关键角色,当发现霸凌事件时应挺身而出,免助长歪风。

反应

 

商余

年少日记,少年往事/心然

最近心情较低落,因此害怕看主题过于沉重的电影,因此一直回避期待已久探讨小学生自杀议题的港片《年少日记》,但最终还是看了。观后想起自身在年少时也曾拥有过一本日记,而一段尘封已久的年少往事,就经意的再度浮动荡漾……

初中二年终暑假在一家中药店打假期工,在店里看到一本心仪的日记本,萌起要写日记的念头。

于是当领了人生的第一次薪水后,就买下了那本钟爱的日记簿。那本日记记载了中学生涯多愁善感的“年少呓语”与“心事档案”,当中有一段深刻且无法遗忘的年少往事……

6年级那年,一直照顾弟妹的大姐突然“不告而别”(参与马共),家里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心里留下一个非常庞大的黑洞,不懂如何填补。

当时由于喜欢阅读与书写,文字成为重要的出口。

很想打抱不平

初中开始频密投稿至学生或少年读物,文章都有被刊登的机会,那时也看到另一位同龄但不同班的林江泉同学的文章也常被刊登,顿时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升上初中三,难得因缘彼此同班,但由于坐的位置有段距离,而性格内向的自己不敢主动找对方交谈,大多打个简单的招呼而已。

记得接近第二学期暑假,学校惯例办校内华语演讲比赛,林江泉同学被选为演讲代表,因此班主任会在上课时挪出一小段时间让他练习。

由于林江泉同学性格温顺,动作斯文,常被一群较环蛋的同学“欺负”(那年代没有“霸凌”这词),他们常以“娘娘腔”或“乸型”的外号取笑他。

我记得那时林江泉同学还未没讲完,这群同学就在下面起哄。他难过的责骂他们懂得尊重他人的感受,当场哭了起来。

印象中,班主任没什么认真看待处理,也没谴责那些同学,只是教林江泉同学返回座位,改天再练习。

其实那时我心里感觉难过也很愤怒,很想打抱不平,想向老师反应那群同学平时也如此欺负对方,但因害怕会成为下一个被霸凌的对象,始终不敢举手发言。但心里挺难受自责,觉得自己怯弱。

再体会“不告而别”

久后,第二学年的暑假开始。第一天我就写了一封信寄给林江泉同学,表示那天没勇气替他发声,心里很难过,向他道歉,并告诉他自己向来有读他的文章,只是不敢主动找他聊天,或许暑假后我们可以成为好朋友,彼此分享阅读与写文章的喜悦。

当信寄出去后,就一直期待回信,结果两星期的暑假结束都没收到回信,心里有份强烈失落。

第三学期开学,踏入教室就觉得气氛有些沉重,而林江泉同学的桌位空置着。然后班主任进来以沉重的语调告诉大家,林江泉同学暑假因参与童子军露营发生意外去世了。

我仍然记得那天整个人空空荡荡,完全不晓得该如何处理那复杂无比的情绪。十来岁的自己第一次如此近距离与死亡打个照面,也再一次体会“不告而别”的伤痛。

两天后,我与一群同学去探望他的父母,才知道他是父母亲唯一的男孩,他的母亲一直在哭,哭的非常伤心。年少的我们不懂如何去安慰,只记得大家在回家的路上,都保持安静与沉默。

我忘记如何度过那段失落的日子——但外在的世界依旧运行,继续上学,继续考试,一切仿佛没发生过。我那时唯一倾诉的方式,就是在日记本里不断涂写,不断提出了无数没有答案的大问号。

而我始终不知道,那封信有没有到达林江泉同学的手中?

没碰上“人生导师”

电影《年少日记》也提到学校霸凌所带来的伤害。片中的小男孩就是长期在父亲无情的“霸凌”下,选择了生命的不归路。

男主角提到他年少时多渴望其寂寞与失落能及时被看到,但这个老师始终没有出现。

我们或许也一样,始终没有碰上可以启蒙自己生命的“人生导师”,而我们也或如电影里的小孩一样,长大后也无法成为小时想要成为的大人。

我们看电影常为剧中人流泪唏嘘,或许是为自己落泪叹息。

电影某程度上就是现实的投射,难怪我们喜欢躲在漆黑的影院去“偷窥”属于他人或自己的晦暗世界,让思绪在虚实之间滚动与翻腾……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