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美国的重振雄风之梦

作者约翰米克斯威特
《第四次国家革命》 作者:约翰米克斯威特

译者:区立远

出版社:左岸文化



特朗普在登基美国总统宝座后,马上签发了几个颇具争议性的行政命令,引起很大的风波。不少人担心特朗普会破坏美国的民主根基,另一边厢,却有人认为特朗普也许真的是美国的救星,将被”政治正确”绑架的美国释放出来,回归正确的轨道。

无论是哪一个结果,似乎都意味着美国极可能面对过去未曾料想过的变局,甚至包括制度上的重大改变。

《第四次国家革命》一书的英文版,尽管早在美国总统选举进行之前就出版,但却仍然可以置于上述脉络中来阅读。这也许可以让我们理解,求变的并不仅仅是一般民众,也包括精英,而这一切都跟国家体制有关。

本书基本观点认为,从近代欧洲历史角度看,“国家”在过去经历了3次半的革命。



提出“社会契约”概念

第一次革命发生在17世纪,当时欧洲渐渐发展出主权国家,权力集中在国王手中。此国家体制的革命,为欧洲各国家带来了优势,并开始在各个领域引领世界。汤马斯霍布斯是当时一位重要的理论家,他提出了“社会契约”的概念,即一群人同意推举一位统治者来治理社会,成立国家,借此终结乱序无章的“自然状态”(人与人之间互相对立、战争)。换句话说,国家是带来稳定、治理、发展的唯一解决办法,他以“利维坦”(《圣经》中的怪兽)来称呼国家。

第二次革命,是在18世纪晚期与19世纪,按照书中的分析,这时候的自由主义者开始把国家改制为一个更理性的体制,把那些搞裙带关系的“旧腐败”问题给根治了,让国家在办事上更具效率、更能网罗人才。另一方面,在意识形态上则相信“自由市场”,拒绝国家过度干涉。

打造“福利国家”

进入20世纪,国家经历第三次革命:人们开始意识到,仅有理性的国家(不搞裙带关系、不贪腐、选贤任能等)并不足以为大部分人带来幸福。因为,许多人在先天不足、后天失衡的情况下,其所具备的条件远远不如另一些人。因此,在碧亚翠斯韦伯与希德尼韦伯夫妇积极提倡下,大力打造“福利国家”。

本书作者约翰米克斯威特(John Micklethwaite)表示,除了上述3次国家革命之外,在1980年代,其实曾发生过“半次”革命:在弥尔顿傅利曼的启发下,美国总统里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尝试遏制政府的扩张,推行私有化。然而,这次的革命并未完成,无法阻止“大政府”趋势,故只能算是半次革命。

从以上的概述看,本书作者对历史的分析其实并没什么独到之处。两位出身自《经济学人》编辑部的作者,他们的意识形态很显然的是反对大政府,认为国家由于一些根本性的因素,没办法解决效率的问题。因此,扩张国家/政府的权力与职责,只会带来低效率问题。此外,国家权力的扩大难免导致官僚体系的扩大,带来沉重的国家财政负担。

从“世界”回归“国家”

另一方面,作者也开宗明义表示,他们反对无政府主义的主张,因为没有国家的管制,社会只会一片混乱。故此,他们的政治立场,其实是小政府:尽可能地约束国家的职能与权力,把各个部门,特别是与经济有关的部门,予以私有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相信,在自由竞争的市场逻辑下,能够解决国家所无法解决的效率问题,同时由于国家下放权力,因此可以阻止不断扩大的官僚体系与行政开销,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从上述的小政府立场出发,作者批判了美国的左翼与右翼政治。左翼强调的社会福利,只会导致国家财政进一步恶化,且社会得面对低效率的恶果。右翼虽强调市场至上,但其对外侵略的主张,带来了庞大的军事开销,同样加剧国家财政负担。

政治脉络与动机

实际上,本书有趣的地方,对个人来说,并不是其对历史与小政府立场的分析。而是本书著述的政治脉络与动机。

本书副题是“重新打造利维坦的全球竞赛”。“利维坦”、“全球””和“竞赛””这3个关键词,说明了主张国家第四次革命(即完成1980年代未完成的小政府革命),是为了应对在全球化背景下与其他国家的竞赛。而此竞争对手,毫无疑问地,就是近年来崛起的中国。

方案是小政府主张

作者在本书导论中花了不少篇幅,描述中国的浦东干部学院(培育国家行政人才的机构)的运作,指出中国从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以新加坡为学习对象。而这种“中国模式”或“亚洲替代模式”,是一种结合了威权主义和小政府的奇怪组合。眼见这种怪诞组合不断扩大影响力,引起了本书作者的忧虑,并坦白指出“西方必须改革,是因为即将失败。”尽管面对中国这个假想敌,作者却充满信心地认为西方能够在这场全球化竞赛中胜出,方案就是小政府主张。

故此,小政府的主张,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国内的各种问题,包括民主失衡、财政赤字、低效率等,更是在面对外部强敌的情况下,必须自强来打败对方。换言之,这何尝不也可以视为是不同意识形态版本的“让美国再次伟大起来”(特朗普语)?

只不过,在特朗普胜出总统选举后,本书作者大概会非常失望吧?因为让美国再次伟大起来的方案,现在看来,似乎并非作者所主张的小政府、自由市场、全球化,而是让美国从“世界”回归“国家”:边界重新强化,国民意识再固化。这些举措都在谱写着不同的美国政治演变史。究竟是否真能让美国再次伟大起来,且拭目以待。

反应

 

副刊

当一个知识的旅者

时间匆匆,转眼又到岁末。〈读书人〉今年最后一期,特访问专栏作者吴小保,分享他的阅读规划、阅读心得以及新一年的阅读展望。

吴小保

●个人是否有阅读规划?若有,去年的阅读规划还满意吗?你会特别偏爱哪些类型著作?



2013年大选结束后,强烈地感受到自己对政治的理解匮乏,当时定了个长期阅读计划,希望能够从政治光谱右派著作开始读起、以左派为终点,好好充实自己。然而,起初对这领域并不熟悉,只能慢慢摸索;走过不少冤枉路(读到烂书),但一路读来,还是小有收获。

记得一开始不懂分左右,只好从书柜随意挑选。选了本金里卡(Will Kymlicka)《少数群体的权利》,讨论多元文化主义的课题。之后又读同一位作者的《当代政治哲学导论》,但忘了碰到些什么状况,当时并没有一气呵成地读完,只看了前两章;拖了几年,至2016年才把全书看毕。

也读了其他一些导论性质的书,但都忘了书名。

选读倾向左派著述

接下来几年选读的,都比较倾向左派著述,偏离了起初“由右读起”的规划。几年前,台湾心灵工坊一连出版几本日本左翼思想家的著作,我都不错过,先后读了《柄谷行人谈政治》、《世界史的结构》、《伦理21》、《哲学的起源》和《帝国的结构》。书柜上还收了好几本柄谷行人的书,如《迈向世界共和国》、《马克思,其可能性的中心》和《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还未有机会好好研读。



那两三年,柄谷行人是我主要的学习对象,之所以,一方面与其简明的写作风格相关;另方面,则被其“解放世界”的理想所吸引,毕竟是年轻人,容易热血沸腾。

同时也接触其他左派论述,比如大卫哈维(David Harvey)的《新自由主义化的空间》、《新帝国主义》;罗拔沃尔夫(Robert Paul Wolff)《为无政府主义申辩》;埃里克奧林賴特(Erik Olin Wright)《真实乌托邦》等。

然而,也许阅读口味太过偏颇,虽成功形成了特定观点,却对自己的信念缺乏更深刻的批判与反思。自知长此下去,大概会被同温层所困死。

●阅读对你而言有何意义?

阅读跟自己立场不同的书,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一方面好好认识不同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则可以再三反思自己的立场。我相信,一个没有经过反复检验的信念,是不值得信仰的。

阅读的意义,对我来说大概就是如此:让自己成为一个旅者,离开故乡,去探索不同的世界。当你重返故乡,就会用不同的眼光审视它,对它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去年有哪些著作或作家特让你印象深刻?其特点在哪?

大约从2016年(或2015?)开始,比较有意识地选了些右派著作来读,于是冥冥中又回到了当初的规划,虽然顺序是颠倒了。

读了几本右派的书,但还不算有深入了解。如《经济学人》出身的约翰米克斯威特(John Micklethwaite)、亚德里安伍尔得礼奇(Adrian Wooldridge)的《第四次国家革命》,该书认为政府职能过大、却又缺乏效率、并导致债台高筑,因此主张削减政府职能,把大部分责任交给私人界或市场承担。

从2016年起,比较集中地读美国学者法兰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的著作,先后看了《政治秩序的起源》(上下卷)、《大断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和《我们的后人类未来:生物技术革命的后果》。福山是当今有名的政治学者,曾在1989年发表〈历史的终结?〉一文,后于1992年扩充写成《历史的终结及最后的人》一书。“历史的终结”命题之提出适逢苏联瓦解之际,在国际知识界引起很大反响,遭左派激烈批评。

逼迫重新思考一些想法

透过福山的书,逼迫我重新思考一些想法。过去受柄谷行人影响,对“国家”有着相当负面看法,认为它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然而,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却强调国家的作用,认为缺乏健全且自主的政府,人民就无法享有优质民主。比如,美国由于有着很强的不信任政府的传统,因此设置了很多约限政府权力的繁文缛节,其结果是导致政府功能不彰,最终是人民买单。

我们固然不必照单全收福山的所有观点,但我想,公允地说,福山是我相当欣赏的作家——毕竟我年纪渐长,开始学会欣赏不同立场的人。

欣赏福山主要有两点,首先他懂得提出好问题。在《我们的后人类未来》,福山提出:人类现有的伦理与政治制度与人性相关联,一旦不断取得突破的生物技术改变了人性,这对我们的伦理与政治制度带来怎样的影响?其次,跟柄谷行人一样,福山的著作平易近人,不会有太多吓死人的专业术语(现代知识人的魔咒、凡夫俗子无法掌握的语言),而且他是个旁征博引的学者;也是一个说故事者,能够把复杂历史用相对文学的方式说出来。

●明年有什么阅读规划?

2017年将尽,2018年又是个挑战的年份。从2013年至2018年,正好间隔着两次大选。

回顾这5年,所读的书不多,但小有收获。展望未来,除了继续研读政治、社会学类的书籍,也希望将来可以多读不同领域的书,尤其是科普类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