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研究:受损程度难修复
人类摧残逾百自然遗产

印度马纳斯野生生物保护区动植物数量锐减。

(纽约1日讯)一项跨国研究指出,全球有逾100个自然遗产近20年间,不断遭受人类活动所严重破坏,多达20处的受损程度是难以修复。

由澳洲昆士兰大学联同野生动物保护学会、加拿大北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组成的国际研究队伍,调查了联合国世界教科文组织遗产所遇的直接人类活动与林木损失情况,在《生物保育》发表报告。



亚洲情况最恶劣

他们发现,63%的地点自1993年起,皆遇到辟地筑路、务农、都市化、工业等人类活动压力。

其中亚洲情况最恶劣,特别是印度马纳斯野生生物保护区。这个老虎、侏儒猪、印度犀牛和印度大象等许多濒危物种的栖地,如今因为人类足迹飙升,动植物数量锐减。

另外,中国的泰山和武夷山也受到人类活动增加和伐林威胁。

北美洲的林木萎缩最甚,损失占全球世遗的57%森林,例如美加边境的沃特顿冰川国际和平公园,林地损失约占原有的23%,即540平方公里。



研究员称,北美林木萎缩主要原因相信是在气候变化下,松甲虫成灾有关。

反应

 

大千

狐狸曾是人类最好的朋友? 最新研究发现「人狐同葬」

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相信许多人都有这样的观念,但是现在有研究指出,对于上古世代的人类而言,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可能不是狗,而是狐狸。甚至有考古学家发现一处墓穴竟然出现「人狐同葬」的特殊景象。

根据《CNN》报导指出,人类与狗之间的关系历史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数万年前之久。但考古学家于1991年在南美洲南部巴塔哥尼亚(Patagonia)发现一座距今1500年前的墓穴,这座墓穴出现人类与某种犬类动物同穴而葬的景象,后被证实,这头犬类动物并非是小狗,而是灭绝的南美洲狐狸「Dusicyon avus」。

后续研究这具狐狸的骨骸,考古学家发现,骨骸保存度十分完整,骨头上没有切削的痕迹,因此认定这头狐狸生前并未经过宰杀。而且透过骨骸中胶原蛋白的检查,发现其与人类食用相同的食物。

牛津大学考古学院威康信讬古代基因组和生物考古研究网络的研究员勒布拉塞尔(Ophélie Lebrasseur)认为,由此可推断,这只狐狸生前疑与人类有著眷养关系,而且关系十分密切。

报导中也提到,Dusicyon avus是一种肉食性的动物,在更新世(大约260万年到11700年前)直至全新世活跃,大约在500年前灭绝。其体型与现代德国牧羊犬接近,但不如德国牧羊犬壮硕,体重最高可达15公斤。

而除了南美巴塔哥尼亚发现有人狐同穴而葬的纪录外,西班牙科鲁尼亚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安格莱德(Aurora Grandal-d'Anglade)也曾提过,在伊比利亚半岛的青铜时代墓地中,也曾发现人类与几十只狗同穴而葬的景象,当中也包含了4只狐狸。

安格莱德受访时表示,他认为古代人类会饲养犬科动物,例如猴子、鸟类、爬行动物作为伴侣动物,而目前已经有许多地方都证实,在陪伴古代人类的伴侣动物中,也包含了狐狸的存在。

新闻来源:CTWANT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