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重建消费信心大考验/李治宏

霹雳中华总商会总会长刘瑞裕日前促请政府,在未来12个月让雇员选择不缴纳公积金,以便人民有更多金钱消费,解决市场低迷情况。

他以我国约1300万人就业人口,以及平均月薪2000令吉推算,指若能实行此项方案,将能每个月为本地市场注入26亿令吉的额外消费力。



他还指也许有些人会担心这会影响雇员公积金局会员退休后的退休金,但目前人民和企业都受苦,必须先解决眼前的问题。

在当前经济前景不明朗,市场低迷之际,这不失为一项有创意的建议,但相信政府和公积金局不会采纳这个方案。

原因很简单,政府和公积金局已在2016年财政预算案下,实行让公积金局会员选择将公积金缴纳率从11%削减至8%的方案,期限是从去年3月至今年12月31日。

根据第二财长佐哈里,截至去年9月,约有50%会员选择缴纳8%公积金,这意味着有约40亿令吉的资金流入市场。

纵然如此,再加上一马援助金,也未大幅度提振市场消费和整体经济增长,否则,霹雳中总也不会提出暂停缴纳公积金一年的方案。



从农历新年来临前的消费市场最后一分钟旺热买气看来,国人的财富并未大幅减弱,问题在于消费意愿比往日弱了许多。

资金入市笼统假设

而且,暂停缴纳公积金一年,每个月预计将有26亿令吉资金流入市场,也只是一个很笼统的假设。

第一,并非所有1300万就业人士都会选择暂停缴纳公积金一年。

第二,假设1300万就业人口平均薪金2000令吉也嫌太高。若以最低薪金制平均1100令吉,会较合理。

不过,不管怎样,笔者认为,不论是削减每个月的公积金缴纳率,还是暂停缴纳公积金一年,对于刺激市场消费和重振经济,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

其实,如果从农历新年来临前的消费市场最后一分钟旺热买气看来,国人的财富并未大幅减弱,问题在于消费意愿比往日弱了许多。

这说穿了是消费者的信心问题。眼前经济与政治前景不明朗,国人普遍谨慎消费,选择持有更多现金或储蓄作未来应急之需。

如何重建市场消费和投资信心,才是各方眼前最大的挑战和考验。

反应

 

言论

EPF第三户头恐弄巧成拙/梁仕祥

本月本地最热的财经课题,除了有石油与黄金价格因为地缘政治风险因素而飙升,还有就是雇员公积金局(EPF)第三户头的详情已浮上台面。

到截稿为止,EPF其实都尚未针对其即将推出的第三户头给个说法或官宣,但各路媒体已经在抢先引述消息报道,而各报得到的消息又大同小异,看来新闻的真实性已是八九不离十。

不影响派息论待观察

先重温相关新闻:EPF预料在5月推出第三户头,允许会员随时从该户头提款。落实之后,未来会员缴纳的公积金分配将调整为第一户头75%(目前为70%)、第二户头15%(目前为30%)及第三户头10%。

消息人士也称,第三户头不会影响公积金派息,对此我抱持较大的怀疑态度。冠病疫情期间,政府允许EPF会员数次特别提款应急,对该局派息率的影响是肉眼可见,要说成立可让会员灵活提款的第三户头后对该局派息毫无影响,应该是绝无可能。

再回顾一下第三户头的提议是从何开始。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是在去年宣布2024年财政预算案时一并公布此项措施,并由财政部研究如何实施,当时预计今年4月就会开跑,2月底公布2023年派息时会披露详情。

不过公积金局的进度并没有赶上,是直到最近才有风声传出。

回到今天主题。政府宣布成立EPF第三户头的用意,想来是为了让国人可以更灵活管理自己的退休储蓄,必要时可以提出一笔钱应急。同时也可回应了之前在野党屡屡提倡的重启公积金特别提款计划。

出发点虽好,但这主意是把双刃剑。首先,从个人理财角度来看,国人的理财素养仍然堪忧。如果有机会让会员灵活提款,大部分人到底会真的因为需要应急而提款,还是为了即时享乐而拿钱出来消费呢?这一点是存疑的。

若是后者居多,那政府一直表示想要重建国人退休储蓄的计划,恐怕会因为成立第三户头不进反退。

最大本地机构投资者

另一方面,公积金局是国内股票市场的最大本地机构投资者,面临资金流失加速,可能会冲击其投资部署,本地股市也会遭受撤资冲击。

另外,拟议的第三户头与一般的银行存款户口有些相似,而派息率可能又会较银行的利息要高。如今数字银行发展迅速,已在推出极优惠的存款利率与传统银行抢滩。

国内金融机构的存款竞争若加剧,恐怕会侵蚀银行的盈利。

公积金局本身就是两家银行——兴业银行(RHBBANK)和马建屋(MBSB)的最大股东,也是多家上市本地银行的主要股东。

也许政府其实是有更两全其美的方案回应上述的疑虑吧。但目前也只能等候公积金局正式推出第三户头时,才能知道更多详情。

希望政府推出新政策时是有经过深思熟虑,应以长远效益为优先,而非为了短期的政治利益而仓促进行。尤其不应再朝令夕改,否则外资的撤离只会不断加剧,经济复苏就更加遥遥无期了。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