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

Flash Back的运用——以《Dangal》为例/郑国豪

《Danga》

宝莱坞电影《Danga》,是印度巨星阿米尔汉(Aamir Khan)继《PK》之后又一部杰作。

故事改编自印度摔跤手玛哈维亚普卡(Mahavir Singh Phogat)的故事。叙述玛哈维亚是印度最杰出的职业摔跤手,他梦想可以替印度夺得国际大赛的金牌,可惜一直未能如愿。退休之后,本寄望自己的儿子可以继承自己的衣钵,继续这个位未完成的梦想。奈何自己却连续生了4个女儿,几乎让他放弃梦想。但一次自己的大女儿洁达(Geeta)和二女儿芭比达(Babita)竟然把两个男生打得鼻青脸肿,他发现自己的女儿似乎具有摔跤的天赋,便立志在栽培她们成为职业摔跤选手。



片长接近3小时的《Danga》,前半部着重敘玛哈维亚如何在不被人看好的情况下训练两名女儿,在保守、落后、性别刻板印象严重的印度乡下地区,玛哈维亚和他女儿硬是在艰难的环境中证明了自己,最终玛哈维亚成功让两名女儿获得全国冠军,将女儿送入国家训练中心接受进一步训练。

采用高压手法训练

在影片中,玛哈维亚采用高压的手法训练,强迫她们每天一大清早就起床练习,甚至将女儿推入河里以训练她们的应变能力。这场将女儿推入河里的戏夹杂在一大段训练画面的蒙太奇系列镜头中。导演没有直接拍出玛哈维亚将女儿推入河里的画面以及她们跌入河中的画面,就直接跳接到她们湿淋淋的坐在家门口的画面。即使没有拍出“出手推入河里的画面”,观众从前后镜头中也可自行理解。

但这段轻轻带过的剧情原来是一个伏笔,在影片结尾发挥了关键作用,完全符合了设计剧情上尽可能做到“轻伏重扣”的原则。

影片结尾的高潮戏,是大女儿洁达代表印度参加2010新德里共运会女子摔跤决赛时,玛哈维亚却被人陷害而无法亲临现场指导。洁达在即将落败的时候,脑海里却突然闪回(Flash Back)的自己被父亲推入河里后在河中挣扎的画面,在配上父亲当时的台词“你爸爸不可能永远陪在你身边,你自己要想办法解决!”



让影片产生更大力量

这段在影片前半部没出现的画面却在影片最后的高潮场面才出现,反而在影片中产生更大的力量,让洁达仿佛瞬间开窍一般找到支撑自己的精神力量战斗下去。

不论是叙事上留白,或是最后的Flash Back运用,都不是什么新鲜的手法。但只要运用得恰到好处,再老套的方法都是好方法。

反应

 

娱乐

《计程人生》
真实与虚构的临界思考/郑国豪

2010年,伊朗导演贾法帕纳希(Jafar Panahi)以“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对国家安全造成疑虑,散布不利当局文宣”等理由,在自己家遭到逮捕,起因是那时候的他正计划以2009年伊朗大选舞弊事件为题材拍摄影片。



虽然该片仅仅处在构想及撰写剧本的阶段,但他就因触犯当局而被逮捕,被判处6年徒刑和20年内不准拍摄电影和撰写剧本的刑罚。如此政治打压,却仍然无法让他妥协。顽强的贾法帕纳希之后还是陆续完成了3部作品,最新的一部便是《计程人生·Taxi Tehran》。

在影片中,贾法帕纳希化身为一名德士司机,每天穿梭在首都德黑兰的大街小巷,而影片则是利用车上的行车记录器所拍的画面所组织成,由车里内乘客和司机(导演本身)的对谈,以及车外的德黑兰街头景观,共同构成了这部当代德黑兰浮世绘。

我们其实很难去定义这部影片是剧情片还是纪录片,甚至有理由怀疑,这部全程以行车记录器拍摄的影片,这算不算得上是一部“电影”?

太多细节值得细细品味



影片的时空只有一天,吻合古典希腊戏剧中的“三一律”(时间、地点动作一致),这显然是经过导演刻意设计而为之。在一天中,贾法帕纳希先后遇见了许多人物,形形色色不一而足,讨论范围涵盖死刑存废、女性地位、艺术传播、创作自由、言论自由、社会民主、拍片禁忌、宗教意涵扽等。虚实之间,观众竟也难辨哪些是真实人物,哪些则是参与演出的演员。

有趣的是,片中小侄女的课堂拍摄作业竟然有一大堆的限制,如:正反派主角名字的选择、宗教信仰的呈现方式、男女生之间不能有亲密肢体接触、避谈政治议题、不准在影片中呈现“污秽的现实”——即是影片只能美化生活种种,不准批评现实社会的景况。对照导演本身被伊朗政府的限制,不禁令人莞尔。

《计程人生》游走在记录和剧情之间,同时透过电影剧情和导演本身处境的相互对照,它拥有太多值得细细品味的细节。柏林影展将最大奖颁给本片,除了表扬影片的成就之外,更大的意义在于,表扬贾法帕纳希即使在伊朗政府的重重禁锢之下,仍然冲破枷锁,能在备受限制的条件之下拍摄出一部杰出的作品。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