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欧元因素若阻碍经济复苏
意大利“脱欧”概率升

意大利经济危机严重影响民众生活。这是去年12月,意大利移动电信公司员工在罗马举行罢工游行,抗议工资缩减。

德国智库伊弗经济研究所所长福斯特日前在接受意大利媒体采访时表示,作为欧盟创始成员国及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的意大利,存在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消息一出,引发各方高度关注。

据中国《人民日报》报道,欧元于本月1日迎来了自己的15岁“生日”。目前使用欧元的共有包括欧元区19国在内的23个国家,受欧元影响的总人口数接近5.5亿。



福斯特表示,虽然欧盟仍有强烈兴趣将意大利留在欧元区内,但意大利民众却只有在本国能够回到令人满意水平时,才愿意让意大利继续使用作为统一货币的欧元。

如果意大利人最终认定欧元是意大利经济恢复的障碍,那么该国就很有可能离开欧元区。

福斯特此番表态被意大利媒体视作“打破禁忌”的举动,甚至已经有意大利媒体认为,因为伊弗经济研究所和德国政府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这反映出德国已经着手准备,应对意大利未来可能退出欧元区的命运。

鉴于目前欧元兑美元汇率已经跌至历史最低水平,不少悲观的分析人士认为,2017年可能成为欧元迎来终结的转折之年。

早在福斯特前,德国研究机构展开的调查就已显示出,在未来12个月里,意大利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高达9.9%,甚至首次超过希腊的8.5%,成为最有可能退出欧元区的国家。



成经济危机替罪羊

福斯特认为,为了达到本国人民的期望,并继续留在欧元区内,意大利政府必须通过改革来提升竞争力。

意大利前总理伦齐本被外界视为意大利改革的希望,而他的改革计划在公投中遭到抵制,欧元也成为意大利经济危机的“替罪羊”。

意大利新经济新社会基金日前发布数据,对现在和欧元诞生前的意大利物价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咖啡、披萨等食品价格在欧元时代上涨23%,油费上涨45%,电费上涨50%,天然气费增幅较小,但也达到了16%。

这些成为反欧元政党手中的“证据”,用以争夺更多选民的选票。但这刻意忽视了引入欧元这十几年里的通胀、国际能源市场价格波动等关键因素。

根据最新展开的民调显示,目前虽然赞成意大利留在欧元区内的受访者仍占“主流”,比例高达45%,但也仅仅领先“反欧元派”2%,而在2015年底,有55%的意大利人愿意继续使用欧元。

意大利前总理伦齐的改革遭遇挫败,助长民粹的“退欧”气焰。(法新社)

政客缺远见  选民短视

意经济危机难怨外人

意大利约翰卡伯特大学教授帕加尼尼对《人民日报》表示,意大利政党在过去20年里缺乏长远规划,才是导致目前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

很多问题超出普通人的认知水平,选民在投票阶段只关心同自己直接相关的短期利益,也在客观上导致长期深陷经济危机折磨时,必须找出“替罪羊”发泄。

反对党们恰恰是抓住了这一心态,通过将错误转嫁给欧元,来掩饰自身存在的问题。

民粹主义政党五星运动近期宣称,如果能够在下次大选中获胜上台,将对是否留在欧元区内举行公投。

但帕加尼尼却认为,虽然诸如五星运动的欧洲各国民粹主义政党都坚称,是否退出欧元区将是“人民的选择”,但他们并没有对退出欧元区的结果有任何对策。

而由于选民接受信息能力和分辨是非能力有限,很难防止再一次出现类似英国脱欧的“黑天鹅事件”。

修宪难  公债高

意退欧非易事

现行意大利宪法禁止就退出国际条约举行全民公投,即便在未来大选中获胜上台,五星运动想要就退出欧元区发起公投,更多的也只能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民调”。

而想通过国会内部决定欧元去留,在目前意大利政坛格局下也很难获得通过,退出欧元区的公投只能在修改宪法相关条款后获得法律效力。

以伦齐政府修宪为例,从提交议会审读到最终公投,共计耗费了近3年时间。

意大利想和欧元区进行割裂并非易事。

重击意大利经济

据意大利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意大利公共债务总额目前已经高达2.223兆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超过130%。

当前经济缓慢恢复的主要动力之一,就是欧洲央行仍将继续执行的量化宽松政策。

如果退出欧元区,必将导致主权信用评级遭受负面影响,进一步增加国际市场融资难度,致使债务危机进一步恶化,对意大利经济无异于一次毁灭性打击。

反应

 

国际财经

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 “不应过早或过晚降息”

(马德里14日讯)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菲利普·莱恩称,过早或过晚降息都有风险。

莱恩向西班牙的RTVE表示,虽然当前的通胀趋势非常好,但仍需要更多时间才能确保价格涨幅回到2%的目标水平。

他在周二播出、以西班牙语配音的讲话中表示,货币政策放松的确切时机取决于数据,而存款利率——目前处于4%的纪录高位——的下行路径将逐次开会决定。

欧洲央行决策者正在考虑4月或6月首次下调利率的可能性,许多人倾向于更晚时点,以便更好地衡量通胀冲击过后欧元区薪资补涨情况。

物价未缓解

虽然早点行动将有助于提振当地低迷的经济,但周三早些时候英国和美国公布的数据凸显全球价格压力尚未完全得到缓解。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