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李光耀六四后预言 中央必拒分离主张
港人须学习“爱中国”

李光耀曾以“灾难”形容六四事件。

(伦敦30日讯)英国国家档案馆解封新一批机密文件,当中包括1989年“六四事件”前后英国对中国局势的观察及评估,以及香港前途问题的档案。

密档显示,已故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早于六四事件后认为,香港人对全面落实民主的意欲大增,他预视中国政权定会拒绝任何人以“分离、民主基础及香港身分”为主张来区分香港。



六四前后,香港发生百万人大游行、《民主歌声献中华》等连串集会及悼念活动。

英国密档解封

在最新解封的英国密档,提及1989年7月,英国驻新加坡高级专员迈可派克曾与李光耀通电话,谈论六四后的香港发展、中国政局等。李光耀曾以“灾难”形容六四事件。

李光耀主动谈及香港发展,两次表示对英方继续遵守《中英联合声明》的承诺“感到满意”,但对六四前后香港的“暴力”及“非典型”反应感到困惑,只能归咎于连日来大量电视报道;他又认为港人在事件后,对于加快推动更完整民主制度的意欲是“意外地高涨”。

他分析,港人反应无疑令中国产生敌意,并认为中国不会接受任何政治团体作出被其视为是“颠覆”的行为;即使香港未来拥有“高度自治”,中央都会拒绝任何“分离、民主基础、香港身分”主张,将属于中国一部分的香港区分出来;港人也必须学习“爱中国”,不论他们的真实感受为何。



李光耀相信在1997年前,任何推动香港走向完整民主制度的行动,都不会获中央政府允许;中央只会接受经过计算、严格控制及循序渐进的方式,让香港走向民主。

刘兆佳:没放弃“一国两制”中央不容特区对抗

就李光耀当年的分析,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认为,六四事件没有令中央放弃“一国两制”,但强化了香港会成为颠覆国家基地的忧虑。

对于2014年占中运动后中央打击港独,刘认为,中央长久以来都不接受分离主张,亦不容许特区与中央对抗、成为颠覆国家基地。

刘称,六四及占中虽均触动中央神经,但本质有异,六四时港人刻意介入中国政治,试图改善中央政治状况,而占中后的社会讨论则涉及港人尝试脱离中央管治,形成分离主义。

前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李柱铭表示,1985年偕同前行政立法两局议员李鹏飞等人与李光耀用餐;他引述对方指“争取民主是以枪指着领导人的鼻”。

他说,港人坚持要有民主,最终有关普选的条文写在1990年颁布的《基本法》内,未有受六四事件影响,认为李的说法只是反映他不想香港有普选。

已故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曾在1990年1月访问香港,时任港督卫奕信(右)在港督府设宴。

六四前夕邓小平曾表示“200人死可换20年和平”

1989年4月15日中共前总书记胡耀邦逝世,学生上街悼念引发民众运动,掀起“六四事件”序幕。

英国密档揭露,英驻华大使在当年5月,从在北京的著名美国学者口中得知,有说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曾表示“200人死可换来中国20年和平”。

牺牲示威者稳定政局

美方国防单位则收到三大情报,包括中国政府无法避免流血冲突、政府医院人员已被召回工作单位、军队获指示采取一切手段平定事件。

天安门的学生及群众于5月中旬发动绝食,中国政府在5月20日宣布戒严。

在戒严当日,英国驻华大使唐纳德曾发电报予英国外交部,透露同日在北京与美国著名毛泽东研究专家施拉姆午餐,对方指其消息人士向他透露,邓小平于近日曾表示“two hundred dead could bring 20 years of peace to China(200人死可换来中国20年和平)”。

唐纳德认为,这说法显示中方宁牺牲示威者来稳定政局,以换取时间完成“改革开放”进程,评估学生已令中国政府及共产党“失去面子”,事件变成大危机。

大使馆门外有30坦克

在六四清场后,唐纳德最早于6月5日再向英方发放消息,发现大使馆所在的建国门外大街有30辆坦克车,建国门外外交公寓附近有士兵驻守及料有狙击手等,另有英国人的寓所中流弹,而大使馆门外警卫已由解放军取代。

文件又指出,中国当时成立热线电话予民众举报“反革命暴乱”的头目。唐纳德在9日再发电报予英方,指天安门东西两面仍然封闭,仍有人见到坦克及装甲车进出天安门,另有便装国安人员走入“胡同”搜捕示威者,而军队亦曾包围“中国社会科学院”搜捕。

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持扩音器)1989年5月19日到天安门广场与学生对话,希望他们停止绝食,并说“我来晚了”。

不认同当“街头战士”声援六四对赵紫阳行动大惑不解

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在“六四事件”的取态,导致他其后遭到中共罢免及抨击。

在英国最新解封一批机密档案可见,1980年代初英方对赵紫阳可谓“寄予厚望”,相信他即使面对“保守的共产政权”,在带领经济改革方面能有所作为;但在1989年6月中旬,英国及新加坡已故总理李光耀都认同,赵紫阳已完全失势,李光耀指赵不是“街头战士”,对他到天安门广场声援学生感到大惑不解。

赵紫阳在1980年起担任国务院总理,与当时的中共总书记胡耀邦,均被视为已故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推动“改革开放”的重要副手。至1987年,胡耀邦下台,赵紫阳接任总书记一职。赵紫阳在六四事件中,被指一直反对军队入城,又在5月19日到天安门广场与绝食学生对话,向学生说“同学们,我来晚了”。

被指是改革开放派

根据英国密档纪录,1980年担任英国驻华大使的柯利达形容,赵紫阳为人硬朗、主动及务实,重视国家政治及改革开放。

柯利达指出,当时中国“落后及人口过盛”,赵要面对保守的共产政权,要把委靡不振的劳动力提升至香港般的生产力,相信有不少障碍,但相信赵在一段时间后必定有所作为。

赵紫阳过往被指是改革开放派,1988年3月,柯利达与中国文化部副部长会面,对方转述赵紫阳在一次部长级会议曾说,共产党从未成功控制文化发展,赵本人也不懂文化艺术,认为党不应该指导文化机构,而是由他们自行发挥。

李光耀:赵紫阳错估形势

柯利达认为,文化项目在中国从来是高度敏感的政治议题,另称中国改革将走向未知的方向,料赵会因经济改革面对政治风险。

六四事件后,英方指出邓小平现身时,身边只有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李鹏及一众老党员。

江泽民软弱不够强硬

根据1989年7月的纪录,李光耀与英国驻新加坡高级专员迈可派克的对话中,李形容赵紫阳是有智慧及勤奋,不明白他为何会成为“街头战士”,走到天安门广场支持学生的行动,反问:“为何他会错估形势?”

李光耀当时相信,赵已无可能重新掌权,李鹏希望以反党的罪名把赵紫阳带上法庭。

他又认为,学生在事件中把矛头指向邓小平及李鹏,是“愚蠢的行为”,认为邓小平必定会粉碎学生的异见;但事件对中国及邓小平本身都是悲剧,共产党不但面临严重分裂,认为赵紫阳的离开将后继无人,形容当时新上任的总书记江泽民“不能维持1年”,指自己曾见过江泽民,认为他软弱而不够强硬。

反应

 

要闻

议员将李光耀与共产党挂钩 雷尔:恐影响马新经贸

(吉隆坡15日讯)民主行动党日落洞国会议员雷尔指出,大马国会议员将新加坡已故前总理李光耀与共产党挂钩的言论,恐会影响马新两国企业的经贸往来。

他今日参与2024年财政预算案委员会阶段辩论时,向企业发展及合作社部提问道:“我国一位议员近期发表李光耀与共产党有关系的言论,会否对我国与新加坡经贸关系造成问题?

“这名口无遮拦的国会议员发表的言论,或许会对马新双边经贸关系造成影响。”

雷尔的言论立即引起伊斯兰党甲抛峇底国会议员茜蒂玛丝杜拉的不满,站起援引禁止在议会厅内对议员发表恶意指控的议会常规36(6)条文,要求雷尔撤回言论。

“我要求日落洞(雷尔)撤回言论,我已(向警方)录供,目前还未有任何结果。”

雷尔回应道,他并未提及任何人的名字,茜蒂玛丝杜拉无需对号入座。

“我并没有提到任何名字,吃辣椒的人必觉得辣,我没有提到甲抛峇底的名字。”

主持会议的国会下议院副议长刘强燕允许雷尔继续辩论。

雷尔则指他提到的事情与企业发展部有关,并称许多商人尤其是马来商人都在担心他们的产品可能会被新加坡排挤。

雷尔最后要求部长说明,我国应该如何避免两国企业往来受到类似事件影响。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