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冷眼倾囊相授
听众意犹未尽

股市基本面大师冷眼(冯时能)在《南洋商报》总社开讲,除了多年来的忠实粉丝,纷纷到场支持,也有不少年轻人前来取经,人潮络绎不绝。

冷眼主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强调自己做功课的重要性,并针对个别股项分享投资心得。



听众无不聚精会神,屏息静听,时而勤做笔记,生怕错过任何微小的细节,也有人在与冷眼有同样的意见与感受时,露出会心一笑。

三个小时的讲座会,彷佛眨眼间就结束,尽管已超出时间听众仍留守聆听,冷眼更是倾囊相授。讲座尾声,一些听众仍意犹未尽,似乎不愿离开。 

●蕉赖 叶玉霞(61岁)

希望多创作写书

我从2004年起就成为冷眼的拥趸,多年来一直有留意他的动态。 

从《南洋商报》上得知冷眼“重出江湖”的消息,由于迫不及待,一大早已抵达《南洋商报》总社礼堂。 希望冷眼多创作写书,多给股民意见,或在报章上分享文章,让广大民众获益。



●泗岩沬 丘石明(70岁)

理论务实不浮夸

约3年前,我曾参与冷眼的讲座,这次的场面较上次更热闹。 冷眼的理论很实在,从不浮夸、不刻意,而且学识渊博,我从中学会很多的知识。

冷眼也是个慷慨的人,不吝于给予他人指教,明白股民的心理并提出意见。 

●瓜拉雪兰莪 曾诗敏(23岁)

对投资产生兴趣

对股市或投资都不是很了解,只是在弟弟推荐下出席。

听讲后虽还是一知半解,但也产生了兴趣。

●槟城 李晋城(19岁)

也学到做人道理

一直对投资股票有兴趣,今天在朋友的介绍下,特来听听大师的意见。

看过冷眼的书,不但学到投资知识,也学到做人道理。

●八打灵蔡秀慧(左,31岁) ●甲洞 黄德平(31岁)

宣扬投资正道

我们从《南洋商报》电子报上得知讲座消息,虽然事前已登记,但还是只能坐在大厅的位置。

冷眼宣扬正确的投资观念,并在书中反复劝告大家不要投机。冷眼的论著教会我们了解公司的基本面,并对如何选股有着详尽的撰写。 

反应

 

名家专栏

诈骗猖狂小心为上/万年船

上周政府正式向脸书和抖音社交媒体平台建议,严厉贯彻不准13岁以下儿童注册社交媒体账号的禁令。

万年船真是老糊涂了,这不是已经明文规定了的吗,为什么政府还有建议?

难道他们没有管辖或执法的权利?

听起来这有点像电影禁令,电影院应该帮忙执法,务求年龄不符合18禁的电影的青少年或小孩,不得观赏这些电影。

那么,社交媒体有遵从这些禁令吗?

该严的地方不严,这就是本地执法机构的问题。我要提出的不是13岁禁令,而是充斥许多诈骗案件的社交媒体。

容易掉入陷阱

只要稍微浏览脸书,便可以发现,十则广告之中,有4至5则是关系到投资名人邀请我们参与该名人的投资讲座或投资课程。

这些广告,光明正大的用上这些名人的肖像,还写上他们的背景,宛如他们自己的现身说法。

人民一不小心,或者是受到好奇心的驱动,很容易就掉入陷阱之中。笔者稍一留意,原来鼎鼎大名的资本投资基金经理陈鼎武,或本地著名投资大师冷眼赫然就在其中。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崇尚资本增长,将收益再投资,不鼓励派息的陈鼎武先生,竟然向观众推荐一个大马12项高股息的股票讲座,这让我忍不住将此广告摄影下来,发往资本投资询问。结果的回答当然是这是诈骗广告。

有人举报才调查?

我们很不明白的是,在马来西亚,何以这种摆明是欺诈,甚至滥用肖像权,已经严重侵犯了个人私隐权,但是不见当局严加执法。

难道真如许多人回应的那样:警方必须在有人举报的情况之下,才开档调查?而又必须有人蒙受损失,才有开档的理由。

难道脸书等提供广告页面的社媒,不应该负上一些法律责任?

这些社媒在接受广告合约时,应该严正对待负责人,不得胡乱使用未得授权的肖像,否则它们将共同面对被起诉的后果。

这几位愿意分享他们的投资心得的投资师傅,被这些诈骗集团偷龙转凤,面对难以计算的名誉损失,而且,也可能因为举报无效,怕人家误会他们参与诈骗,因此退隐,失去教育群众的热忱。

大马交易所应该采取主动,和执法单位,还有受害的投资名人,共同向社交媒体如脸书等宣战,取缔违法广告,将一片污浊云端扫清,让散户免于受骗,得以向正道投资学习。

免责声明

本栏纯属学术上或经验上建议,读者若有兴趣投资,应该自行深入研究或询问股票经纪才决定,盈亏自负。我们鼓励通过正确的投资方式创造财富。作者言论不代表《南洋商报》立场。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