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36年教育路
与生命打交道

从大学毕业后,当年24岁的她成为了一名中学教师;36年后,她年满60岁正式荣休,心中盘算的不是好好享受退休生活,而是“如果可以多待两年多好啊……”

从事教育工作36年还不够吗?都算得上几乎是半辈子了。谢巧叶对教育工作的热忱可说是非一般的火热;对她而言,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与生命打交道、建立生命的一种过程。



谢巧叶退而不休,继续为教育领域作出贡献。

今年,是谢巧叶的荣休年;不是55岁、不是56岁,而是“圆满”的60岁!不等记者问下去,她马上说:“如果你问我还想继续待到62岁吗?肯定会!”

来到55岁的退休年龄,大部分人开始作好退休的准备,更有些人在45岁时选择可选退休计划(ORP),打算领取一笔退休金,好好享受退休生活。她认为,教师提早退休是教育界的损失,因此她经常鼓励还有能力的教师继续留在教育领域,以作出更多的贡献。

保持心态健康

“现今的教育领域缺乏有经验、有热忱的好教师。我时常劝勉打算提前退休的教师们重新考虑,若身心健康状况良好,不妨继续贡献一份力,因为这个领域仍然需要你们。”

据她了解,一般人选择提前退休的主因是身体疲惫或压力造成的健康问题。既然健康状况由不得她控制,那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心态健康。



积极看待问题

“压力一定会有,所以要懂得解压,让自己的思绪无时无刻保持最佳状态。我不允许任何事情令我沮丧,也不允许任何问题拖垮我。我以积极的态度看待问题,坚信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毕竟所有问题都是由人类制造,人类当然也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2001年起,我国公务员的退休年龄从55岁延长至56岁;2008年延长至58岁,2012年则从58岁延长至60岁。

谢巧叶犹记得在2001年签署56岁退休合约时,还跟友人开玩笑道:“不懂有没有60岁的退休合约?”可见她对教育的热忱,并没有任何的时限;如果可以的话,她想一辈子奉献于教育事业。

建立年轻生命

“你知道吗?教师是一份报酬很高的工作。”薪资高?“哈哈!薪资也不差,但最大的报酬是能够建立一个年轻人的生命!教师就是一份与生命打交道的职业。”

访谈中,你会不知觉被谢巧叶乐观积极的态度感染。她看重每一个生命,而且对生命抱持极大责任感。学校就是她的第二个家,学生就是她的孩子。在与学生相处的时间里,她尝试了解他们的问题,并尽最大能力给予帮助。

她坚定地说,只要还能呼吸,只要还有健康,她一定会继续付出。待在家里可以做些什么?当一个人还拥有健康的思绪和体魄,还可以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退休不是一种浪费吗?

谢巧叶表示不曾后悔从事教育工作,这个领域非常适合自己,因为她喜欢与年轻人一起相处。

良好教育 改变人生

学生最怕什么类型的老师?就是走出学校范围之外还要管你的老师。谢巧叶就是这种老师……

她笑说:“即使在学校的范围以外,我随时都会留意学生的行为。即使不是我校的学生,当我一看到他们在做坏事,我就会上前劝勉,再不然就是向他们的学校报告。有时候,送煤气的工人会向我‘打小报告’说看到一些学生在做坏事,我也会马上采取行动。”原来,她到处都有“线眼”啊。

“身为社会的一分子,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责任做好本分,以确保社会的安稳、美好。我不能只照顾自己家中的院子,而忽视别人家中院子的问题,因为大家都住在同一个社区里,别人照顾不好院子的花草也会影响整个社区的美观。因此,我坚信彼此关怀、分享和合作是改善社会的关键。”

真心影响转变

在教学生涯中,她曾经历快乐,也曾经历困境、沮丧,教闻者心惊。在三十多岁时,她曾因工作压力导致精神紧绷、情绪不稳而流产;经常遭学生刺破汽车轮胎和刮花车身,甚至遭私会党恐吓。面对这一连串的受惊事件,她只淡定地说:“这些事件都很普遍,算是一种职业风险,无可避免的。

“为了让一切维持秩序,这些问题是必须面对的。看到不对的事情,我一定要处理好;如果小事处理得不好,就有可能酿成大事。由始至终,我从未想过放弃当教师,这份工作让我找到快乐,也让我看到付出一片真心可以影响一个人做出好的转变。”

学校全面翻转

谢巧叶虽获得不少教育奖项,但最令她自豪的奖项是担任SMK Tropicana校长时获颁的“2012年初中评估考试(PMR)飞跃进步奖”,那是她在6个月内“拼搏”出来的成绩。

当年,SMK Tropicana沦为Band Five学校,意即最差的中学等级。自她2012年担任该校校长后,在3年内就让学校全面翻转,在全国2300间中学排名中跳跃至第819名。

由于学校的设备破旧不堪,她向相关非政府机构和父母发起筹款活动,从中获得一笔款项购买所需物资,并设立辅助班帮助后进生学习。

“有些父母告诉我,当小贩也可以赚取生活费啊!没错,但那时一份很辛苦的工作。我希望改变学生和父母的思维,即使父母是一名小贩,不表示你以后也必须当一名小贩!良好的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也能为人生带来转变。”

“2012年初中评估考试(PMR)飞跃进步奖”是谢巧叶最为自豪的奖项。

从推动者到倡导者

一路走来,谢巧叶的教学生涯可说是一步一脚印,从普通教师、部门主任、下午班资深助理、全校资深助理到成为校长,曾扮演各个不同的角色,曾接受各种不同的挑战,所累积的经验从不私藏,反倒乐于与他人分享。

她坦言,从早期当一名教师开始,她已从工作中寻获快乐,更从未想过要升迁。虽然如此,任何工作或责任交在她手上,她一定会做到最好。

“对我而言,获得升迁机会是一个额外的收获。后来我也明白到,当你背负的责任越来越多、资历越来越深、职位越来越高的时候,影响力也将随着扩大,能做的事情更多,不同的机会也等着你来发掘。”

离不开教育领域

退休合约期满后,她“被迫”离开学校,来到了双威学院(Sunway College)担任剑桥GCE A-level课程总监。看吧,还是离不开教育领域!

36年后首次踏入私立教育领域,迄今已上任第八个月,她庆幸自己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尽管换了一个新环境,职分也不同了,但她的教师帽子仍旧戴在头上。

“在政府学校,我是一名推动者;来到私立学校,我则是一名倡导者,校园充满青春活力的生命节奏令我动力加倍!虽说我现在主要是参与行政部分较多,但一日是教师终身都是教师,我仍然坚守自身原则、唱着同一首歌——与生命打交道。”

她指出,大专院校追求的是卓越的学术表现,而不仅是合格的分数,所以使用的策略也稍有不同。不过,她相信无论是中学生或大专生,他们都需要一双聆听的耳朵,并从适当的建议中获得肯定。

视学生为孩子

“视学生为自己的孩子,付出真正的爱心。”这是她经常向讲师们说的一句话。任何事情只要对学生有益处的,就应该要尽己所能给予帮助。爱心不能出于勉强,只有真心地表现爱才能让学生感受得到,也意味着这是你真正喜欢做的事。

尽管年届六十,她坦言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为了赶上科技的脚步,她不断地提升自己,参加研讨会、短期课程、网络作业课程等等,以身作则告诉身边的人:不要满足于现状,应该要在目前所处的位置装备自己面对未来的挑战,与时并进。

“坦白说,我不是为了赚取更多钱才继续工作。我拥有足够的退休金,不愁吃不愁穿。我享受从事教育工作,我要做我喜欢做的事,我要继续分享所累积的经验。只要健康状况允许,我一定会做下去!

“我时常鼓励一些年轻教师,面对困难时不要气馁,尽最大能力做好本分,因为身处于教育圈子内的我们比起圈外人更有能力为生命、为社会作出改变。”

反应

 

言论

由疫情催动的教育革新/林煌达

面对冠病影响,结合了互联网与智能教学的线上学习,似乎已在“老师要教好,学生要学好”的前提上,成为了人们推崇的“教育新常态”。

近几年来,随着多媒体、电脑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开始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改善原有的教学方法及教育环境;然而,此种做法也间接导致了传统学校和教师的角色,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及挑战。



学校作为一个接受正规教育的场所,长期以来以传授符合国家与社会发展目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任。许多现代的学校其实是早期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并以培训工厂员工所需的工作技能为主,甚至向精英阶层传授管理政府、企业与军队的知识与学问。

如今,这种应工业需求而生的被动教学模式已显落后,也不适用于21世纪强调自主学习的大环境。因此,不论是教育结构、教学模式或学习技术,全球的教学资源及教师角色,都无可避免地面临着多样化及颠覆性的革新。

此外,身为教学的主体与中心,教师亦须在不影响教育水平及教学质量的情况下,通过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改善原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本位的教学功能,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潜力。

师生身分重叠模糊



时至今日,教育的核心已从“教”转移至“学”,课堂的目标也不再是老师的教学进度,而是在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台湾著名作家严长寿曾说,我们应该从未来的眼光审视现在,而非用过去的经验框限未来。

对此,我们不难预测,今后“教师”与“学生”的身分将经常重叠,而日渐变得模糊;“学校”也将成为一个求学的地方,转型为一个互相学习的平台。话虽如此,教育不应因科技的进步而变质,其传承知识、启蒙创新、立德树人的本质更不能够因为新技术的介入而被抹去。

教育不能仅着眼于现在,而是必须放眼到宏观的未来。面对新科技带来的各类冲击,有些教师是表现得不知所措,有者则固守权威,其中自然也不乏过于看重技术的更新,而漠视了人文素养的教育工作者。

有道是,培养人才靠教育,而教育成败的关键则在于教师。而今,在以“创新学习”作为新理念的教学环境中,如何高效地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以及改变现代课堂中教师的角色,诚然也是教育界中的重大议题。

换个角度来看,学校、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变,除了可被视作推动教育改革的契机之外,或许也是某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即让一众教师重新审视往日教学方法的同时,亦能为旧的教育观注入新血、赋予新内涵,并用以栽培适应时代发展的栋梁之才。

互学新知为后代谋福祉

适逢今年我国教师节的主题为“为知识学习,塑造下一代”(Berguru Demi Ilmu, Bina Generasi Baharu),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及“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之理,在居家抗疫期间可谓比以往更具启发性。

有鉴于此,教师应时刻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及深化对教育的理解与认知,并借此引导学生树立相应的自主学习方法、策略及观念,且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互学新知,踏实地通过教育为我们的下一代谋求福祉。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